所以,如果想要继续进行文化入侵的话,现在就必须要将汉字简化,推行白话文。
要知道,就算将汉字简化,推行白话文之后。
在后世,汉语都是最难学习的语种之一,都把那些外国人虐的痛不欲生,欲仙欲死。
如果不简化,不推行白话文,文化入侵,基本上不可能取得太大得成绩。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将汉字简化,推行白话文
做出这个决定,吕布都感觉头大如斗。
在这个时代,要做出这种改革,实在是太难了。
估计一旦推出得话,整个大华所有读书人,都会跳出来反对的吧
就算是大华的官员,恐怕都没有人赞同。
这个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吕布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想要推行文字改革,都将困难重重。
一个搞不好,就将前功尽弃。
但是一旦改革成功的话,带来的好处也将是巨大的。
现在对吕布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现在整个大华,能对吕布造成掣肘的力量并不多,或者说基本上没有。
大华毕竟刚开国不久,世家已经被吕布彻底打压下去,百官之中,那些平民子弟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席位,官员还没有明显的党派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吕布才能做到大权独揽。
不过,怕就怕到时候会碰到所有官员的集体反对啊
因此,吕布先召集了内阁扩大会议。
首先将内阁的庞统、郭嘉、贾诩参与列席,然后将诸葛亮、荀彧、蔡邕、戏志才、许攸、周瑜、陆逊、鲁肃等人,也一并出席此次会议。
在会议上,吕布并没有马上提出文字改革的事情,而是先仔细讲解了一番文化入侵的重要性。
讲解完毕之后,吕布观察了一番,发现出席会议的十一人,脸上都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看到这种情况,吕布不由暗中点了点头,然后向诸葛亮问道:“孔明,这件事情,不知你怎么看”
诸葛亮沉吟片刻,然后说道:“皇上雄才大略,微臣十分钦佩,微臣认为,皇上文化入侵的策略可行一旦文化入侵的策略成功的话,以后全面入侵,必将起到事半功倍得效果。”
吕布点了点头,然后向周瑜问道:“公瑾,你的意见呢”
周瑜不由说道:“皇上,微臣也认为可行”
嗯,周瑜和诸葛亮都比较年轻,年轻人接受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问完两个年轻人之后,吕布才询问了几个老臣得意见。
大家的意见,基本上是赞同的。
这十一人,可都是大华精英中得精英,见识非凡,自然能够看出文化入侵策略的厉害之处。
看到众人都持赞同意见,吕布这才接着说道:“可是,我们的汉字极为繁琐,文章晦涩难懂,推行起来十分困难。别说让那些从来都未接触过的外国人来学了,就连我们大华的子民,学习起来都是困难重重。诸位爱卿,不知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听到皇上的问话之后,十一位大臣先是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小声议论起来。
半晌之后,不由纷纷摇头。
尽管这十一人,无不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碰到这种难题,他们也很难给出解决办法。
如果用后世的说法的话,那就是历史局限性束缚了他们的思维。
看到众人都给不出解决方案,吕布咳嗽了两声,不由给出了自己的改革办法。
“朕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朕以为,汉字十分繁琐,我们可以把汉字进行简化,尽量修改的简单易学。文章晦涩难懂,我们可以推行白话文,文章就用我们平时说话的风格来写。这样一来,无论是我大华的普通百姓,还是那些外国人,接受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了。”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吕布的话音刚落,就听蔡邕迫不及待地开口进行反对。
吕布早就做好了有人反对的准备,在听到蔡邕的话之后,不由问道:“国丈,不知有何不可呢”
第九百八十八章:简化字
蔡邕义愤填膺地说道:“皇上,汉字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瑰宝,文章是我们汉族的文化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如果简化汉字,推行白话文的话,岂不是数典忘祖了吗这样一来,国将不国了啊,皇上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呵呵,简化一下汉字,就是数典忘祖了么就要国将不国了么
果然如同料想的一样啊
没等吕布说话,只听荀彧也沉声说道:“皇上,伯啖先生所言极是,汉字万不可轻改,文章万不可轻改,否则的话,只怕会引起天下读书人得唾骂啊,皇上”
嗯,果然不出所料,这两人是坚决反对者。
不过,最起码荀彧的理由听上去比蔡邕,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吕布不由沉声问道:“众位爱卿,不知你们怎么看”
庞统、郭嘉、贾诩还有戏志才、许攸,都持反对意见。
而诸葛亮还有周瑜和陆逊、鲁肃几人,则是默不作声。
看起来,就算是年轻人,一时之间也很难接受吕布提出来的文字改革啊。
这就是历史局限性啊
吕布不由皱眉问道:“朕想问你们几个问题,汉字有据可考得年代,大概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当时商朝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那朕想问你们一个问题,甲骨文为什么没有成为主流文字,逐渐被舍弃了呢”
当吕布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十一位大臣脸上都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但是每个人又默不作声。
吕布提出的这个问题,让他们感觉到,其实皇上提出来的文字改革,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从情感上他们又没办法接受,也拒绝接受。
看到所有人都不说话,吕布直接提名了:“奉孝,你来回答刚才朕的问题。”
被点名了,不回答也不行了,郭嘉只好回答道:“回皇上,是因为当时的甲骨文十分繁琐,并且并不完善,后来经过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发展,最终才形成我们现在的文字。可是,现在我们的文字已经十分完善了啊为什么还要改革呢”
吕布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爱卿,在商朝开始有文字,是为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并不完善,所以经过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形成籀文。”
“但是籀文依旧很繁琐,最终又改革成金文,到了秦朝,再一次精简为小篆,到了汉朝又变革为隶书你们看,汉字经过不同的朝代,发生了多少变革”
“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固步自封啊他们发现,文字太繁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就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们并不因循守旧,他们并没有想到数典忘祖。为什么现在朕一提出简化汉字,推行白话文,你们就要说朕数典忘祖了呢朕想问问你们,这到底是什么道理难道我们还比不上古人吗”
皇上的一番话,竟然让十一位大臣,一时间不好反驳。
但是他们仍然默不作声,很显然,他们并没有真正认可皇上的改革。
吕布不由沉声说道:“文字改革,势在必行朕意已决就由你们负责进行推行”
什么
听了皇上的话,这十一位大臣心里不由暗暗叫苦。
皇上欸,您这不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吗
如果我们十一人推行文字改革的话,还不得被全天下得读书人给骂死吗
因为他们自己本身,都是不赞同皇上得这个改革的啊
荀彧和蔡邕等人,很想称病,但是看到皇上的脸色,他们又忍了下来。
迟疑了半晌,荀彧不由说道:“皇上,文字改革,事关重大,势必会引起天下读书人得反对。臣以为,这件事情必须要慎之又慎,不可盲目行事,以免酿成大祸。”
吕布冷笑道:“朕意已决,你们不要再说了。文字得变革,朕亲自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