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有什么好想的,当然要啊
这可是他们做梦都想要的好事啊,要是不答应,那才真的是傻子呢
然后,如同做梦一般,在他们答应愿意成为大华国国的子民之后,很快就有官员为他们登记造册。
然后将他们分配到一些人数不多的城镇,为他们统一搭建房屋,分配土地,分配生产工具还有粮食。
至于房屋还有生产工具还有粮食,都给他们折算成了欠款。
当然了,他们自己悄悄计算了一番,这个价格,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便宜。
这一切,简直就好像做梦一般。
他们就这么成为大华国的子民了,也分到了土地。
接下来,是农闲时刻。
这些呆不住的新民,开始找活计。
然后他们发现,在大华国,找活计真的很好找。
人家不但管饭,吃的饭居然比他们自己在家里吃的好多了。
工钱还多,他们在蜀汉在曹操治下的时候,哪里有这么多工钱的活计啊
并且工作时间还少
这样的活计,简直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然后他们合计了一番,如果天天做工的话,应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把欠账全部还清
这还是没计算地里产出的情况下。
如果再算上地里的产出,那用的时间就更短了
原来,当一个大华百姓这么好啊
虽然他们才刚刚成为大华百姓没几天,但是他们已经由衷地感觉到作为一个大华百姓,内心深处那种由衷的幸福和骄傲了
这些来到大华的流民,来到大华之后才发现,大华国百姓的生活,竟然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
他们来大华,算是来对了。
于是,有新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捎信,告诉他们,此地人傻钱多速来额,是大华国就是天堂,快来吧
于是,开始就越来越多的难民,偷偷偷渡到大华国。
庐江郡、九江郡还有南中,接纳了大量的难民,这几个郡的郡守,嘴巴都快乐歪了。
现在他们最缺的就是人口啊,简直就是渴了给递水,困了给枕头,要什么有什么
第六百七十三章:十面埋伏
庐江郡、九江郡还有南中的郡守,最近真是高兴坏了。
每日都有大量的流民进入他们的郡内,然后流民收容所会很快给流民登记造册,完成这一步手续之后,这些流民,转身一变就会变为大华子民。
然后很快,这些流民就能够投入到他们郡的建设当中。
现在各地都缺人啊,对他们来说,劳动力就是生产力,就是郡治建设的保证啊
不过很快,其他郡的郡守就不愿意了,纷纷上表皇上表示自己的不满。
整个大华,可不光庐江郡、九江郡还有南中缺少人手啊,现在就没有不缺人的地方。
见到这么多流民纷纷流向庐江郡、九江郡还有南中,他们坐不住了。
纷纷要求,这些流民必须见者有份,每个郡都要分到一些才成。
想了想,最终吕布同意了其他郡守的建议,决定接下来的流民安置,将不再安置在庐江郡、九江郡和南中这三个地方。
而是将流民分配到其他郡治中去。
相比较来说,庐江郡、九江郡和南中这三个地区,虽然人口仍然没有达到饱和,但是相差不会太大。
倒是夷洲、瀛洲还有交州等地,人口缺口有些大。
于是,这些流民,重点向这几个地方倾斜。
对这些流民来说,把他们安置在哪里倒是无关紧要了,只要能够成为大华的子民就谢天谢地了。
尤其是被安排到交州得新民,虽然交州得地理位置差了些。
但是凡是安排过来的新民,都是在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城镇。
百姓一来到这里,就可以免费分到房屋、农具还有土地。
相对于被分配到其他地方的流民来说,这里的起点反倒是更高。
流民满意了,不过庐江郡、九江郡还有南中的郡守了不干了。
这些流民都是从我们郡守进入大华国的,凭什么现在一个人不给我们啊
然后,这三位郡守少不了偷偷暗中下手,克扣一部分流民自用。
而这种事情,朝廷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
蜀汉还有曹操治下,和南中、庐江郡还有九江郡接壤的区域的地方官,渐渐发觉不对味了。
咦,不对啊,怎么逃荒的难民越来越多了捏
这已经不能用逃荒来解释了。
其实,虽然秋粮颗粒无收,但是百姓家里现在根本还没到断粮得地步。
他们家里的粮食,足够支撑他们吃上一月半月的时间。
朝廷的救济命令还没有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多流民逃荒呢
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嘛
然后,经过打听之后,这些官员才知道,这些流民竟然是逃难到大华国去了。
而大华国那边则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啊
逃难过去的流民,全部都被大华国收编为大华国的子民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这些官员简直要把鼻子都气歪了
大华国真是太过分了,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官员才反应过来。
一边设置路障阻拦过境的百姓,一边赶紧将这个消息上报。
当这个消息报告给刘备和曹操手头的时候,对这个问题,这两人也极为头疼。
去年得旱灾,再加上今年的蝗灾,两场灾难让这两国雪上加霜。
他们国内储存的粮食,已经不足以让百姓度过这次难关。
他们并没有这么多的粮食赈济百姓,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百姓就只能活活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保证这些必然要被饿死,活不下去的百姓,不会闹出点什么乱子来呢
这么看的话,其实让自己境内的一部分百姓,逃荒到大华国内,倒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样一来,会大大减缓他们国内缺粮得压力,让他们可以平稳的度过这次难关。
但是他们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情况发生。
因为民为国之本也
老百姓大量流失,必然会伤及国本。
并且这还会严重影响到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噢,你朝廷已经不作为到这种程度了吗
大声灾难了,你们没有办法让老百姓吃饱饭,就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往大华国跑。
你还能指望老百姓对你有多大的归属感吗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和刘备,不得不严令边关战士。
严防边关,严禁百姓越过边关进入大华境内。
这道禁令一下,蜀汉还有曹操治下百姓,大量流入到大华国的情况,才得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