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赶回了常州,那个锦衣卫的刘百户见了宁太监的手条,没说二话,将那三人的名字清除出了锦衣卫,然后让唐同带走。
唐同这才知道这三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的,见这三人为了替他唐同保密而遭此劫的,唐同的心中也很感动,好言安慰了三人一番,第二天,那三人听人说唐同为了他三人四处求人,并为此花了不少的钱贿赂金陵的镇守太监,心中也同样很感动,在心里发誓要追随唐大人一辈子。
这事情过去十天后,京城的圣旨也下来了,让唐同彻底松了一口气,虽然圣旨上说要罚银三十万两,但很显然并没打算追究唐同妖言惑众的事情,而且还升了唐同的官,成为金陵的副总兵,管理江苏一地的海盗与走私活动,表面上看,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但唐同心中明白,这可是有着天大的油水可捞的位置,因为这个时候大明虽然有收商业税,可没有专门收海关税的地方,唐同完全可以把苏杭一带大明最富裕的地方的海上贸易控制起来,到时候别说三十万两的银子,就是一百万两的银子也会有。
唐同首先接管了太湖的水军,虽然这支水军名存实亡,但唐同要的就是这个正当名义,否则就不好扩张自己的海军队伍,至于大明的其它水军,唐同是捞不着的,只有这支驻扎在了太湖的水军千户所,唐同才能凭着圣旨把它纳入自己的管辖之内。
随后唐同成了海上辑盗纵队与海上贸易中心,这海上贸易中心和水军的大本营就设立在后世的吴淞口一带,这个地方现在还只有小渔村,没有城市,但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处,就是扼守了长江出口与杭州湾,对于控制苏杭一带那些想出海做生意的人是很有利的地势。
那支挂在太湖水军名下的编外军队正式回到了唐同的手中,现在唐同手中虽然有不少的船,但大海船却只有两艘,而且只有一艘船上有四门落后的火炮,后膛枪到是有三千支,由于现在工人的技术已经很熟练,出现废品率很少,又采用了铁制的水力机床,加工的精度大副度的增加,成本也降下很多,因此,现在一支后膛枪的成本只需要二十五两的银子,只是唐同手中没有太多的钱,所以没有大力生产。
唐同找到那些有生意往来的商家,以年息百分之二十的代价借到二十六万两的银子,购买了两艘海船和十六门西洋火炮,至于原先船上那四门落后的火炮则得理给了别的海商。
唐同又从流民中招收了五百名十八至二十二岁的年青人充入了水军队伍中,唐同一切就绪后,准备开始带着队伍出海去时,苏淮盐帮金陵分堂的香主苏大找上了唐同。
这个苏大这些日子可不好过,唐同那一下,等于把他私人所有的钱都给拿走了,使他成了穷光蛋,还让分堂中的公共财产也亏空了一部分,对于唐同他自然不敢报复,为了弥补公共财产的亏空,他只好想办法在分堂的账本上做更多的假账了,结果却让帮主方若仁发现了账本上的破绽。
对于手下贪污一些帮中的公共财产,只要不是很多,方若仁是不会去计较的,然而这一次苏大在帐上下手太狠了,方若仁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本来若是苏大老实的跟帮主方若仁讲明情况,那也不会有什么事,但这苏大心中却不愿让方若仁知道他被唐同敲诈的事情。
这个江湖,表面上是个讲义气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只讲实力的世界,苏大跪地求饶的事若是风传开了,他苏大也就不用在苏淮盐帮中混了,正因为如此,苏大才不愿意说出那件事,而他虽然是方若仁的亲信,但他出了这样的事后,方若仁也不会再把他苏大放在金陵分堂香主这个位置上了,要知道方若仁可不只他一个亲信,眼红着这个位置的人多着呢。
方若仁查出了账本上的问题,先是找苏大询问了一番,原本的意思是希望苏大把那些贪下的钱自己吐出来,可问题是苏大哪来的钱补上这个窟窿,方若仁见苏大迟迟没有补上这个窟窿,自然对苏大有所怀疑,便想把苏大从金陵堂香主的位置上调走,可苏大又怎舍得自己辛辛苦苦十几年才得来的位置,这个时候又正好听到唐同升为了副总兵,于是,苏大心中一横,便找到了唐同,表示愿意投靠到唐同的手下。
唐同现在本没有心思管这种小事,后来苏大说那方若仁至少有二十万两银子的身家时,唐同心动了,于是在苏大的带领下,唐同带了柳生三郎与六百士兵连夜出发。
正文第七十章踏上倭岛
一
方若仁这个人主要的就是贩卖私盐,其它的坏事做的并不多,在朝庭来说,大量贩卖私盐的人也是要砍头的,不过在唐同眼中,这人却是罪不致死,所以唐同只是扣压方若仁与他的家人,另外被扣压的还有两个在苏淮盐帮中与苏大地位相若的香主。
这一次,无论是私人的还是苏淮盐帮的公有的财产,唐同都搜刮一空,留给苏大的只是苏淮盐帮的一个空架子和一班没了钱的弟子,唐同共搜得财物共计三十来万两银子。
实际上说来,这方若仁与另外两个香主私人的财产加起来也没苏大有钱,这三十万两银子的财产中大部分是苏淮盐帮公有的财产,唐同留下了十万两的银子做储备资金之外,其它的二十来万两全都换成了瓷器,丝绸,茶叶,加上自己工厂生产的肥皂,香皂,玻璃,香水等生活用品,总共装了六大船,其中有两艘船是强征了别的海商的,唐同便带着三千名手下,加上方若仁他们那些人出了海。
唐同这次出海的目的是要在倭岛上和南洋一地各设立一个进行贸易的地方,至于殖民南洋,唐同现在手上的实力还不够,因为在海战中,唐同估计自己手下还不是西洋人的对手,所以唐同的目标就是先垄断大明的海外贸易再说,等有钱了,把军队的实力提上去了,唐同自然不会对那些西洋人客气。
方若仁原本以为自己是死定了,他早就听人说这个唐大人可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但一行人出了海后,唐同找到他道:“方帮主,本官这次让你过来,是要开诚布公的与你说几句话,本来以大明律,方帮主你们的所作所为是杀要头的,但本官念在你们没有做太多的恶事,所以放你们一马,至于那些银子,本官也只是借来周转一下,本官会以每月三千两,共十年时间把这些钱还给方帮主你,所以,本官希望方帮主你能明白事理,不要逼本官做出那杀人的事来。”
“唐大人请放心,小的会安分守己的。”人在屋檐下,方若仁也不得不低头,听到唐同说不杀他们,心中大松了一口气,他可以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但他不能不在意自己父母妻儿的性命,,而且他此时心中更恨的是那个背叛了他的苏大。
唐同不杀方若仁,是因为唐同不喜欢苏大那个人,别看现在苏大很听自己的话,但唐同知道,这苏大能背叛一次,也就会背叛第二次,而且唐同看到方若仁这个人的为人还算可以,武功也不错,杀了也有些可惜。
“无论你心里多么恨本官,但方帮主你自己最好清楚,你活着,不是你一个人的性命,还有着你的家人,你要是想报复,最好是想明白一点,本官饶你一次,却是不会饶你第二次的,当然,如果你表现的好,本官会让当倭国总督或者南洋总督的。”唐同先警告了一番方若仁后,又给方若仁许下了一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