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1 / 2)

明末资本家 燕忌南 6749 字 2019-04-15

的士兵帮自己从其它的地方弄来了十张桌子。

那些官员送的礼大多数是五十两的银子,倒是那些商人送的礼的贵重一些,一般都是一二百两,那徐四很大方的送了五百两的银子,那位江苏的豪商卢绍阳也来了,送上了一千两的银子做礼仪,对于这二位,唐同事后给他们回了礼,每人给了两只玻璃碗,至于其他人,则是每人送了一瓶香水。

要说这时也有从西洋流传过来的玻璃,但极为罕见,价钱比那玉都要贵,这徐四与卢绍阳一见这玻璃碗,便知道其中的珍贵,对唐同的回礼自是极为满意,至于那得到香水的人,回到家中一看是玻璃装着的香水,也是喜爱之极,在这个时候,一只玻璃瓶就可卖上百两银子,可谓是昂贵到了买椟还珠的地步,而唐同还在想着一瓶香水卖五十两银子,在早期来说,实在是失算的很。

对于这场婚礼,唐同做为穿越而来的后世人,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难堪的地方,但是这些来的宾客却是有些难堪,不来吧,得罪这位唐大人,来吧,这位唐大人却是娶个寡妇,若这是纳的小妾,众人一定会高兴为唐同捧场,但娶寡妇却绝对是件丢脸的事,谁都脸上无光,众人来也只是走个过场,不想得罪了唐同而已。

唐同不是真正的古人,自然难以明白古人的想法,再加上他本来就不是那种喜欢凑热闹的人,一时倒也没有明白为何这些人随意的喝了点酒后便都有回去了。

没人有心思灌唐同的酒,唐同倒是乐得精神抖擞的进了洞房。

两盏红烛高烧,新房内透着亮堂,唐同推开了门,看着坐在床边的陈玉娴,心中有些恍惚,自己这就是结婚了么,从此这才是真正算个家吧。

唐同心中想着,挑开了盖头,烛光下,轻施了粉黛的陈玉娴显得很娇艳,秋波若水让唐同再也移不开目光,唐同坐了下来,将陈玉娴搂在了怀中。

陈玉娴从来没有想过,她会第二次盖上红头巾,第一次是惦惦不安的心情,这一次,从盖上红头巾的那一刻起,心中便充满了甜蜜,当唐同掀开了红头巾时,那种甜蜜化成了陈玉娴心中的柔情,心有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唐同进来时,沅儿便拉着柳如是悄悄地跟在后面,等唐同进了房后,二人便趴在门缝边往里面看着,见唐同把陈玉娴搂在怀中,多少有点儿明白了男女有别的柳如是脸上不禁有些发烫,而沅儿却见两个大人搂在一起,觉得有些好玩,不由的笑了一声。

正文第四五章上京城去

沅儿的笑声不大,但以唐同那比常人敏锐一些的感官来说,却是听的很清楚的,知道有人在外面看门缝,唐同放开陈玉娴,起身把门打了开,沅儿跳着扑到唐同的身上道:“叔叔,沅儿也要你抱着。”

唐同把沅儿抱起来,心想我抱着你,怎么好与你娘做那事儿,柳如是红着脸上前,扯了扯沅儿的衣服道:“沅儿,我们到前边玩去吧。”

柳如是毕竟有十一岁多了,已经明白了不少的事情,自然知道要哄走沅儿,免得唐同难堪,谁知沅儿却摇摇头道:“柳姐姐,前边有什么好玩的,不如你也让叔叔抱着,然后让叔叔给我们讲故事吧,已经好久没听叔叔讲的故事了。”

唐同揉了一下沅儿的头发,宠溺的道:“好了,讲故事就讲故事,不过叔叔讲完了故事后,沅儿可得听话的去睡觉哦。”

“嗯,叔叔,沅儿一定会听叔叔的话的。”沅儿点了点头,又讨好的在唐同的脸上亲了一下,这个动作是因为唐同以前老是喜欢亲她的脸,而沅儿也有样学样的反过来亲唐同的脸,一来二去的渐渐形成了习惯。

唐同一手抱着沅儿,一手拉着柳如是,道:“你也进来吧,以后是一家人,别那么生分。”

反正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唐同心想,多一个柳如是听故事也没什么的,把门带拢后,四人坐在一张床上,在大小三个美人儿的围着下,唐同讲开了故事。

屋内静静的,只有唐同一个人讲故事的声音,屋外夜深人静,偶尔会有一声虫鸣,初夏的时光天还不热,但屋内人的心却热了,红烛锦帐春宵短,当沅儿睡着了后,她做了一个梦,梦到她的唐叔叔又与她的娘亲抱在了一起。

陈玉娴的肌肤长的本就好,经过在这半年来的时间调养,她的肤色更是艳若桃花,这让唐同有些庆幸自己遇到了她,否则这样的艳色岂不是要默默无闻的消失在世间,而陈玉娴心中同样也在庆幸,自己这一生能遇到唐同,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幸运,是得之我幸,只有得到了才是幸运,一双玉笋弹立在唐同的面前,是那般的玉色生香,唐同温柔的抚摸着,心中却不禁想到,世有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己眼前的这个女子,若是有其他的敢再动她一指头,自己一定会拔刀把那人斩成两半。

当唐同终于占有了陈玉娴之后,无论是唐同还是陈玉娴,在这一刻,才觉得人生是如此的充实,象踏着彩云看到山河的美景,象干旱的大地得到了雨露的滋润,这一刻,唐同再也不去想以前的种种往事,陈玉娴再也不记得那十几年的忧伤。

唐同娶亲,田畹没有来,但派了一个给唐同送了点礼,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几天后,唐同带了柳生三郎和十名士兵,携带着几十只玻璃碗和三百瓶香水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另外唐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入京城,是因为去年建奴叩关而入,有四万来人马,号称十万,直抵京城,在北方烧杀抢掠到今年的四月份,前后差不多八个月,大部人马这才离去,史称己巳之变,这种情况下,唐同当时可不敢过来,倒不是唐同怕死,而是他那点人马根本就没有训练好,真要面对着建奴的骑兵冲击,必败无疑。

唐同此次上京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钢铁厂的事,没有好的钢铁,就没有好的武器,现在拦在唐同面前的大问题就是没有好的钢铁,虽然这时候大明的钢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与后世的钢铁质量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