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朗曾经在华夏国少林寺的经书之中见到过四位祖佛的名讳,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燃灯祖佛”,又被称为“燃灯古佛”,他出家之前乃是一个部落的太子,又被称为“燃灯太子”。
而佛祖是佛门修佛之人的真正领袖,总共有三位佛祖,称为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而最正中的便是现在佛,也便是世人所熟知的如来佛祖。
而任何组织,任何人,从诞生之日起,注定了会遭遇数不清的劫难,这便是“劫数”。
佛门同样有它自身的“劫数”,这个劫数自然不是一般的当权者造成的,他们充其量只是凡夫俗子罢了,佛门要经历的“劫数”是毁灭性的,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被称为“天劫”,就连佛主无也无力抵抗。
然而,佛门的教义之一,便是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只有这样才能立地成佛。
佛门之中,四位祖佛和三位佛祖不忍心看着佛门灭亡,商议之下,他们七人愿意牺牲自我,将自身化作佛法力量,汇聚于七颗七色的佛珠之中,这也便有了“七色佛珠”。
有了七色佛珠之后,自然要交给武功最高的佛主,去对抗天劫。
果不其然,佛主拥有了七色佛珠,力量增涨了不知道多少倍,奈何,天劫更强,一波接着一波,虽然最终抵住了天劫,保住了佛门,佛主自身却被打的神形俱灭,不复存在。
然而,七色佛珠却流传了下来。
历经了几千年,七色佛珠一直存在,但却不能出现,他一直在寻找有缘人,有缘人便会称为新的佛主。
也便是现在的徐朗
听完老和尚的讲述之后,徐朗竟是跌坐到了草地上,老和尚的信息量不仅仅是太大的问题,而是太尼玛离谱的问题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串七色佛珠竟是隐藏着这么大的玄机
也就是说自己眼球中的七颗佛珠就是佛门之中最厉害的七位老佛爷幻化而成的
我嘞个去
打死我也不信
徐朗心中惊愣道,然而,看这位老和尚也不是那种会说谎话的人呢,人家也没有必要拿这种事情欺骗我吧
想着想着,徐朗虽然仍然一时半会儿的接受不了,但也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怪不得自己眼球中的七色佛珠的力量那么强悍呢,原来是佛门之中最厉害的七位老佛爷幻化而成的,不厉害才怪呢
徐朗惊愣的看着那个老和尚,还是难以置信的问道:“喂,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可不许说谎言逗我玩。”
那位老和尚急忙说道:“佛主,弟子岂敢欺骗您呢再者说,抛开弟子的身份不说,弟子毕竟也是几百岁的人了,哪里会厚颜无耻的欺骗人呢”
一听这话,徐朗又是震惊不已,急忙问道:“什么,你,你几百岁了这怎么可能呢”
老和尚急忙说道:“弟子乃是华夏国唐朝时期来敝国传教的鉴真师的座下徒孙的隔代弟子的徒孙,如今,已经三百多岁了。”
徐朗一听这话,又是惊愣不已,没想到这个老和尚已经三百多岁了。
刚刚老和尚说他是鉴真师的“座下徒孙的隔代弟子的徒孙”,这你他妈是什么辈分呢为什么他一定要跟鉴真师扯上关系呢
徐朗急忙询问这个问题,这一问不要紧,徐朗不由得又得知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惊天大秘密
正文第2061章震惊的真相
只听老和尚缓缓说道:“弟子法号明德,来自二本最负盛名的佛学圣地里高野,而当年的鉴真师便是在里高野坐化成佛,留下一粒佛舍利。”
徐朗不由得一愣,之前虽然听说过“佛舍利”一说,但却没想到真的存在佛舍利,他急忙问道:“然后呢”
明德大师看了看徐朗,似乎犹豫了一下,又是缓缓说道:“佛主,请问您知道华夏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哪位吗”
徐朗不知道这个老和尚为何会谈到四大美女,但是,就徐朗所知,西施、貂蝉、昭君和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中,最美、最传奇、谜团最多、权势也最大的自然是大唐时期的杨玉环杨贵妃。
徐朗随即说道:“应该是杨贵妃。”
一说到这里,徐朗的脑海中似乎想到了什么,全都是有关杨贵妃的奇闻异事。
据历史记载,杨贵妃天资聪颖,善于迎奉,又通晓音律,能歌善舞,美貌倾城,唐玄宗沉溺于杨贵妃的姿色之中,过着“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日子。
然而,安史之乱爆发,掀起的战火惊醒了二人的美梦,杨贵妃随唐玄宗逃至马嵬坡后,不幸成为战乱的牺牲品,至今其下落仍让后人追寻。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门。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然而,有关杨贵妃是否真的死在了马嵬坡,却成为了永久的历史之谜。
徐朗喜好美人,自然也了解过一些有关四大美人的故事传说。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
也有人说,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