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剑戟,寒光烁烁,他们将会是此次皇帝陛下御驾亲征的绝对主力。
而右翼,则是最为让人闻风丧胆的骁骑营。
战马入行,骑士入列,手中的马刀长枪闪着幽幽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骁骑营只有一万人马,人数并不多,但他们是皇帝陛下特意从邺城军当中抽调出来的,最是骁勇善战。
此时此刻,汴京城外,虽是兵多将广,整个点兵场上却是鸦雀无声,连那战马的嘶鸣,也听不见一声,其驭马之术足可见绝非寻常。
兵马集结完毕,台上的皇帝陛下满脸威严,中气十足的呼喊道:
“众将听令”
轰
一阵剧烈的兵甲撞击声后,众将士齐声喊道:“诺”
三德子亲自为皇帝陛下端来了一碗酒,无数太监宫女,为所有将士全部奉上了一坛酒。
皇帝陛下端起酒杯,高声道:“此战进者重赏,退者斩杀犯我东晋者,虽远必诛朕誓与诸将共存亡,共凯旋干”
言罢,皇帝陛下李世宗将大碗烈酒一饮而尽,然后又将那海碗重重摔落在台上。
共计三十余万将士,同时高举酒坛,齐齐饮尽烈酒,瓷碗摔碎的声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候”
第2411章大封赏第一更
“祭旗”
点将台上,皇帝陛下暴喝一声,便有数千骑兵同时跃出,人呼马鸣,手中的长枪马刀呼啦作响。
“杀”
千余骑兵纵马狂奔,飞速行至点将台下,看准那祭台上绑着的牛羊牲口,手起刀落,动作整齐的就像一片凛冽的寒光。
数千牲畜的首级便被同时砍落,血迹洒满校场。
骑兵高举那血淋淋的首级,飞速回奔,血光激起了将士的杀气。
“杀”
“杀”
三十余万军士高举刀枪,齐声喊杀,声势直达云霄,惊天动地
许乐身边许多军士,皆双目赤红,血姓勃涌,粗大的嗓门,将许乐的耳膜都震得嗡嗡作响。
皇帝陛下迎风顶立,满头长发在零星小雨中迎风飞舞,猛的举起手中长剑:“风”
将士齐声怒吼:“风”
皇帝陛下:“风,大风”
“风,大风”
“镪”
皇帝陛下抽出长剑,虎吼一声,道:“起”
大风起兮云飞扬
咚咚的战鼓,震天的长号响起。
三十余万大军,就像一字排开的长蛇,随时准备开拔,那高高飘扬的旌旗,就仿佛是每一个出征的战士的心情,兴奋而又悲壮。
成千上万的民众,围绕在道路两旁,跟随着队伍一起奔跑,一眼望不到边的军伍,与两边的民众,汇成一条巨大的苍龙。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
这一去,只怕多半就是生死别离了。
白发苍苍的老娘,新婚燕尔的娇妻,承欢膝下的儿女,一遍一遍的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泪水流干了,只盼望着能再看上一眼梦中人的模样。
偶尔寻到了亲人的,便紧紧拥在一起,再也不愿分离。
那一袋袋的瓜果干粮,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便直直往兵士们手中塞去。
“最难是别离”
那悲壮苍凉的气氛,直令许多站在皇帝陛下身侧,厮杀多年的老将,忍不住的双眼湿润,不胜唏嘘。
虽说许乐原本就是一名特战兵王,但是在世俗界之内,以前许乐也从未经历过此等情景,
这是一种真正的生离死别
望着那无数拖儿带女、翘首以盼、哭得都断了肠的妻子和老娘,这种震撼的滋味,非亲身经历,难以言语形容。
而紧紧围绕在许乐身侧的侯爷府人马,也难免有些伤感。
谁不是爹生娘养的此次挥师西进,若真的是死在战场上,可就真的是从此天人两隔了
许乐晃了晃脑袋,长吸了一口气,大手一挥,正准备下达命令,
就在此时,皇帝陛下的声音再次响起,
“开国县候许乐何在”
许乐心头一惊,拍马上前,“微臣在”
皇帝陛下挥了挥手,大太监三德子便直接从袖中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开国县候,忠勇将军,禁军都统,御林军统帅,锦衣卫副指挥使许乐,为西方行军大都督,名言军律”
“骑营当先,步营紧随其后,日行六十里”
“每日驻营,依山傍水埋锅造饭”
“沿途不得扰民,不得毁坏农田,不得聚众喧哗”
“违令者,斩”
再次得到了封赏,而且还是手握此次西方行军三十余万大军的大总管,许乐凛然受命,
“微臣遵旨”
皇帝陛下龙眼一瞪,“上前接虎符”
许乐满脸恭敬的走上前,双手从皇帝陛下手中,接过了一枚只比皇帝陛下的玉玺略微小一些的虎形模样物件,
这便是拥有调派大军权限虎符
拥有这个虎符,也就意味着许乐完全可以调动皇帝陛下最新组建的二十万忠勇军的权利,再加上十万御林军本就属于许乐麾下,
换言之,许乐此时已经手握三十万重兵
各大豪门世家,以及朝堂众臣,皆一脸羡慕的望着许乐,满脸唏嘘的同时,羡慕许乐大权在握的同时,又不得不感慨皇帝陛下的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