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恒,当时还有林海文的对头张赟呢,后来发展到要写诗,林海文就写了一篇题白龙寺后禅院,这首诗后来也收录到明月照大江诗集中的,算是林海文的名作之一,流传甚广。
洛城白龙寺早就落寞,自然比不过京城的气象,两地景致当然也就不一样。
“怎么样小林啊,今天来到这里,证觉法师可是笔墨都准备好了。”
证觉法师是个五十多的和尚,和京城白龙寺的证一法师,应该还是一个辈分,只是不如证一法师来的显赫了。这会儿听张志林说,他也笑眯眯地看林海文,对他来说,白龙寺的风头被京城那家抢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不是从他这一届主持开始的。事实上,从京城白龙寺修建到如今,这一个过程一直就在发生。
但要是林海文能给他也来首名诗,不说别的,香火钱也会多不少啊。
比如京城白龙寺,现在就有那首诗的周边产品了没跟林海文要过授权,可能是觉得他已经把诗送给了白龙寺吧。
“诗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
“旁人是这个道理,但小林你可不是这样的啊。”
“怎么张老觉得,好诗对我来时就是一泡屎,想拉就拉出来了其实就算是一泡屎,我肚子空空的,它也没有啊。”
“”
果然,斯文这种东西,跟林海文是没关系的。
“证觉主持,今天真是不巧了,诗性没到,留待以后再说吧。”
证觉双手合十:“全看缘法,林施主有心就好。”
被林海文一泡屎给终结了谈话,张老接下来就不是那么活跃了,半路上还说身体不适,要回车上先休息。林海文关心了好几句呢,顺便又说了几句唐徽,然后给他赶了过去照顾他师傅,总算是眼前清爽多了。
洛城白龙寺论起景致,自然跟京城没法比,但洛城也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一个木质小楼,是目前华国最古老的木制建筑之一,只是略小一点,大的都烧掉毁掉了,只有这么一间点点大的,说是楼也只有一层。不过对林海文他们这帮艺术家,这个小楼的价值,倒是比其它加一块都来的重要。
证觉法师自从张老走人,就在他边上给他解说,嘴巴还是很利索的,显然说了很多遍,但确实相当详细和严密,好些历史经纬,都有根有据的。建筑上的一些知识,什么飞檐楔卯,也都说的头头是道。其他人不跟张志林那么多事,也没人非得要证觉亲自伺候的。
一直到他这一站结束,证觉法师,才有话说。
“佛偈哦,你是说白龙寺,京城祖师堂那幅”
“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偈。”证觉法师早前就想要弄一个,但是让他从京城那边复制一份,这个脸他又放不下的,那就只有从林海文这里走。他还想过通过中河省来着,不过还没等寺庙修缮结束,林海文就亲自过来采风了,机会是正好。
“行啊。”
林海文刚才还想起来京城白龙寺没跟他要授权,就坐了后禅院的周边呢,不爽中,正好消解一下。
证觉法师没料到这么干脆,不过他笔墨确实准备好了,毕竟今天来的这帮人不一样啊。
“呦,海文要留墨宝了”江涛头一个注意到的,然后很快好些人都聚了过来。
“写幅字。”
相较于几年前白龙寺的时候,林海文今天的书法造诣,已经升了一个级别,差不多就是当世顶尖的水准,狼毫蘸墨,下笔如重山叠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署名、落印。
“好”书协的邱林,赞了一声,又叹了一声:“林先生这字,进益这么大竟然,当年你头一次写这句佛偈,我也在边上,这才几年功夫,真是让我都觉得是白活了。”
江涛乐了:“白活的又不是你一个。”
于是,整个白龙寺的知客堂后座,一帮人全都在说自己白活的了真真是好诡异。
第0793章副主席增补为禁安辰万赏加更
第三天的时候,张云林终于没来了,说是身体不舒服,坚持不住,不能陪各位。唐徽倒是来了,在一帮青年名家里头,也不冒头。
林海文也被顾海燕催着,开始发挥。
在黄河大河口瀑布上吟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一开句,就气势纵横,意态万千,叫好着无数。
再来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借景抒情
朝如青丝暮如雪,感叹时光流逝,两鬓苍苍,再贴切不过就是林海文这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可以拍洗发水广告了都,这种感叹,只能说是内心复杂多情啊,羡慕。
然后,没了。
嗯
“暂时就这么两句了,后面再补。”林海文不写了,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啥的,后面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什么,就有点不搭了,临时让林海文自己写,他要有那个本事还得了。
随后,林海文更是“诗兴大发”,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在磬山泰成楼上,遇到骤雨,洋洋洒洒写就泰成楼上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泰成楼下水如天。
在洛城云山森林公园,面对春景山石,林海文随口吟出云山深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洛城山水第一景天门山对峰前,他更是“作出”让所有人击节赞赏的佳作:“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望天门山,几乎是林海文抄的最舒畅的一首诗了,一气呵成,满身通畅。
这山,就叫天门山,这水,就是楚江,这隔江而对的两座山峰,本就名扬天下,而不远处不知是渔船还是帆船,在落日余晖中,果然茕茕而来。
他几乎相信,李白当年所见,一定也就是这么一副景象了,不会有半分不同。
名作迭出,一首一首地传出去,还在洛城的几位老头领导什么的,当然头一个时间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