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3(1 / 2)

恶人大明星 丹尼尔秦 6100 字 2019-03-22

实更愿意看他别的艺术作品,那些充满华国传统魅力和历史底蕴的作品。”

看到这个局面,跟林海文关系不错的哥伦比亚电视台,那位詹姆斯老朋友,就决定约一个林海文的专访四月的纽约:华国的顶尖艺术家来访。所以这个决定,其实是在林海文爆出侵权传闻之前做的,当然,在侵权之后,就更必要了。在美国人阴暗的心理中,把一个华国的艺术偶像变成一个剽窃分子,这当然是让他们兴奋的事情,哪怕詹姆斯跟林海文关系貌似不错,也绝对不会改变这一个惯性。

采访的话,也属于巡展宣传的一部分,不管发不发生意外事故,都是要做的。

一场是11点,一个小时,另一场是下午2点,一个半小时,老外在上午。

华国的采访是由视野做的,一份社会观察类周刊,林海文还会给他们拍一个封面封面其实林海文上了不少了,不过特别拍封面却比较少,他的照片选用,大约都是公司给出去的。

当然,大佬的封面不用像小明星一样,浓妆艳抹,搞什么先锋时尚,他就在公司的小棚里头拍的,换了两身衣服,一个是画画的样子,穿个帆布的大围裙,一手端着调色盘,一手是画笔,目视前方。另一身则是寻常西服,两手空空。

艺术家普通人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定义,林海文说:林海文。

这是视野的封面主题。

很艺术家。

林海文已经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态势,视野固然不是小媒体,但对整个舆论的影响是不大的,因为林海文也没有说什么特别惊悚的话。唯独哥伦比亚的采访,在美国则引发了一些波澜,甚至衍生到了扶桑和棒国。

他们自己的采访,还是中规中矩,主题还是纽约站的展览,但是被其他媒体,比如福克斯综合转载之后,就开始变味道。

“虚假危机:林海文,天才还是剽窃者”

文章数了数华国曾经出现过的所谓天才,比如和林海文代笔传闻同步的那个作家柳濡,文章中说“这位曾经被无数华国年轻人追捧的天才作家,后来被证实为一个骗子,他的作品大多由他的叔叔创作”,然后说“尽管没有充分理由认为林海文和他一样,至少在油画、华国诗词等领域,他的成就已经得到基本确认,但是在华国瓷器领域,这是一个对他来说全然陌生的领域,他是否存在着不够诚信的作为,恐怕需要时间和真相来解释。”

到了扶桑国的编故事媒体,就基本上成了“华国最顶尖青年天才艺术家,涉嫌抄袭被起诉。”

下面的右翼小青年,都是清一色的。

“果然是华国人啊,没有羞耻之心。”

“原本以为华国终于出现一个不错的艺术家,没想到居然是个剽窃者。”

“这才是属于华国的真相,他们的教育非常失败,扼杀创造力,根本不可能出现顶级的艺术家,当然,抄袭除外。”

“这可真是让人恶心呢,他之前还在网络上抨击我们的鸣清骨瓷,我真希望我们的瓷器不要出口到华国去,那里的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审美能力来欣赏它们,完全是对牛弹琴。”

“谁让他们现在又成了掌柜的呢有钱啊,银座到处都是大包小包吵吵嚷嚷的华国人。”

“是的,他们只有钱了,曾经的礼仪被丢弃,美食文化也都添加了毒剂,在亚洲兴风作浪,破坏和平。”

“大扶桑国真是可怜啊,有这样的一个邻居。”

不过这些言论长期存在于扶桑的网络上,林海文倒也没有第一时间就看到,而且以前也有类似的评论,这帮人总归是始终长了个猪脑子,愚蠢也都是持续性的。

林海文眼下的事情挺多,但最优先的,并不是展览,更不是老外怎么看,他确实计划要尽快地推动案件处理。这种丢人现眼的指控,林海文绝对不会希望它一直存在着。

所以很快的,展览如火如荼的时候,天河院就开始审理了,双方需要递交证据。

林海文递上去的是一本书,一本古籍孤本孤本就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只有一本的书,这本书来自于晚泰,也即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泰朝晚期的一个收藏家张苓生,这个人不是很出名,但留名于世是有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曾经收藏过目前最大的泰窑器,也就是大英的那个瓷盘,是瓷盘在华国国内最后一个收藏者,后来在侵略战争中,就被掠夺走了。

这本书是他的一个收藏笔记,从未面世过因为是林海文兑换出来的。按照林海文的经验,不是以神秘宝盒出现的历史实物,那就是曾经存在于世但已经被毁掉的,比如他换来的那个大泰窑瓷罐,也比如那个教授文章的田黄印母。

林海文是在兑换烧造技术的时候,兑换品不断刷新时,看到这本书的,他之所以花了10000兑换,也不是因为有兴趣研究,而是为了给那个大瓷罐找个来处,因为他要给谭文宗看,那是个真正的大学问家,他有点怕他究根问底,所以才把收藏过大英泰窑瓷盘的张苓生笔记兑换出来他还感叹恶人谷真是越来越体贴了。

当然,他提交上去的这本书,已经不是原版了。

求订阅,求订阅

第0712章过目不忘一更

张苓生一生喜好瓷器,尤其喜欢泰窑,他在泰窑上另有一本明堂泰窑笔记,也是他留名青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本书也已经轶失了,现代人看不到原本。不过泰朝覆灭后,文化学大家陈印青在上世纪初,将它的一部分内容,收录到了自己的泰朝杂记中,因此得以传世。

至于林海文面前放着的这本张苓生窑器小札,则全无记载,这也让他有机会动手脚。

“张苓生”凌鸣看着面前这本线册书,靛蓝的书面,竖版的书名,看得出颇有历史:“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啊,嘶,是收藏大英博物馆那个泰窑龟鹤齐龄纹赏盘的人,是吧我记得泰朝杂记里头有一段是写这个的。”

林海文颇为震惊,并把这个震惊完全地表现在了脸上,简单的说,大概就是“你居然也知道”或者是,“你这么不学无术居然也知道”

“我比你懂的多好不好”凌鸣气的不行,又很是疑惑:“你说那些烧造技术的秘密,都在这本书上”

“非也非也。”

“别装神弄鬼了,我上手了要不要戴手套的”

林海文努了一下嘴,他这里常备超薄手套,凌鸣切了一声,老老实实戴上手套,开始翻书,翻啊翻啊的,快要翻完的时候,才在里头看到那么一小段话:

“余曾纳古近稀奇窑造之术十有一种,错胎、海泉、明光等尽皆有之,唯今天下狼烟四起,余实忧其无以继承之久远,或为蛮夷虎狼窃盗之,故书之以传后世,其书一式其二,一则附其后,另册秘藏于一书画卷轴之中,且待缘法。生已尽其全,如此而已,便罢。”

为了这么短短的一段文字,林海文瞅了瞅恶人谷界面,那个长久存在的小锅炉篡改器56,已经变成了篡改器46,价值6万恶人值的一次机会,就这么用掉了,而且还是早期的恶人值数,现在他在10万档,根本就看不到篡改器这种神器。

凌鸣翻来翻去,实在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

“那张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