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速写、水粉之类的,都不能算的了。
陆冬站在其中一幅面前,他看得出来轮廓,应该是一条小巷子,有京城小胡同的风格,但是不知道在哪儿。中间往右下一点,有一个女人,一个小孩的形态出来,因为只有画了一点点,细节就没有了。
“这是哪儿”
“嗯哦,京大燕明园小街。”这是那条小街的名字,京城人,京大人,都这么叫它,它原本的名字,知道的人,恐怕只有需要办证的那些商家了。
顾海燕的电话很快就接通了,林海文用的也是是固话。陆冬看到他手边的那只手机,知道自己的名字,顾海燕的名字,应该都不在里头的通讯录上reads;。
“现在联系到你,真不容易啊。”
“你大台长说句话,我这不就上赶着联系你了吗您有事儿”
“有事儿,事多着呢。第一个呢,我爸爸,你也知道了,直说呢,就是皇城博物院想要你那幅画,不过钱他们是没有的。第二个呢,就是我们中河台,洛城毕竟是东魏的都城啊,帝王出行图真迹,如果不能由我们台来播,是不是有点遗憾啊我是特别真诚地希望,你能把这个机会给我们中河台。”
“可以,我都说了,我们要合作,这点诚意我是有的。你们打算要做一期国宝档案是么”
“国宝档案”
林海文一顿,“哦,就是我随便起了个名字。介绍一个国宝的前世今生嘛,不就是建档案么”
顾海燕敏锐地感受到了,“你是说一期节目只介绍一样文物,哦,国宝,然后把它的历史经纬做出来这种模式,现在好像没有过啊,比较枯燥吧。”
“呵呵,枯燥不枯燥,是做出来的。”国宝档案开始的时候可是很火的,不过后来开始做什么宫廷秘史之类的,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按照他的想法,应该做成一季一季的,一季10样宝物,一年可以四季这样。
“这是你们电视中心接下来要做的”
林海文心眼一亮,借着帝王出行图的东风,从这里入手,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啊。未完待续。
第0205章镇国之宝1010月票700加更
有了更多的合作点,很多事情自然就顺畅了起来。
当婆婆遇上妈将接档中河卫视黄金档,10月28日正式开播,这算是堂而皇之地插队了,下一部剧距离开播时间太短,已经进入宣传期,没法挤掉。下下部就只好委委屈屈往后退。两边迅速敲定之后,陆冬看林海文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跟台长搞好关系,那真是爽啊。
10月刚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在京城皇城博物院开会,来自皇城博物院、海关、地方博物院、清华、京大等单位的,超过45名委员,云集京城。对于9个分组,总计只有53人的委员会,这次鉴定的出席率,简直高到了不像话的地步。
林海文和银行人员一起带着东西到场,感觉很像是在拍电影,后头安保人员是荷枪实弹的,就守在门口。
这四十多个里面,他认识的人还不少。
央美的蒋院、江涛,京大的陆松华都是书画碑帖组的,前面两个一般是国画和书法,陆松华是碑帖专家。俞妃是现代绘画组的,西河大的白沫居然是古籍组的。不算刚刚认识的皇城博物院顾以致,何研究员等等,也有5、6个了。
这幅3米多长,70多厘米宽的绢本,在桌台上被缓缓铺开,几十只白手套,挨个从自己的领域去看。
绢帛,甚至上面的纹路经纬,然后是绘画的线条、风格,加上人物边上的书法,设色,再到题跋、印章,流传史实,一点一点地看,一点一点地讨论、确认、核对。以前林海文在电视上也看过鉴宝节目,这个世界上,其实也有鉴宝节目,形式差不多。现在这里头好些都是上过各大鉴宝节目的,不过那种节目瞧着有点不靠谱,感觉都在幕后,真真假假的搞不清楚。但眼下却完全不一样了,四十几个鉴定方面的权威专家,这么细细地抠,可以说是任何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
林海文虽然说是对恶人谷出品很有信心,不过这么大阵仗,让他也有点心虚来着。
俞妃走到他边上的时候,他都没注意到。
“没什么问题的。”俞妃笑着看看他,“顾研究员在绢本绘画作品鉴定上的造诣,是众所公认的。他看准的东西,很少有错。”
要不是如此,当初林海文也不会找到顾以致头上。
“这么多业内大神,我看着心虚啊。”
俞妃点了点他,“也不都是看得懂的,比如我,就是来见见世面,以后要想这么靠近着看,估计也不容易了。哎,你是怎么考虑的江主任应该是找过你了吧”
林海文点点头,脸上有点为难。俞妃也不去逼他,等会江涛肯定会自己出马的。
镇馆之宝啊
这幅帝王出行图,不管是放在哪个博物馆,都称得上是镇馆之宝了。就算是皇城博物院里,不说超过其它一些藏品,但至少是齐平的,也是那么十来件精品里头的一个。这种机会,不论是谁,都难以错过。
自从消息传出去以来,林海文因为没有尘埃落定,一直保持沉默,但是包括中河省省博、华国丝绸博物馆等等,已经挖空心思靠近过来了。林海文身边能被找到的关系,基本上都已经被走通了最奇葩的是,还有通过童福生找上他的。估计那人是觉得,同是临川市的文化名人,应该还是有交集。这么说也没错,只是交集不太愉快就是了。童老头也很有意思,他呢也不拒绝,可能是怕丢面子,可他联系不上林海文啊,就去找临川一中的王老头七拐八拐,也把消息传过来了。
所以说,人啊,都是社群动物,怎么着都能被找到。
这么看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好些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后头都得休息一会,起来再看。
鉴定这种大幅作品,确实是比较费劲儿。看一部分是不行的,要是拼接的,或者是部分作假的,那就算是打眼了。必须得从头看到尾,从上看到下。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顾以致看着大家都看完了,开始搜集意见。
“还能有什么疑问没想到,没想到,这幅图居然还能看见真迹。”一个老先生很感慨,“当年我们去美国参访,到访波士顿的时候,特意去看过。隔着防弹玻璃,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明明是我们的国宝,却被美国人锁在了他们的柜子里头。今天能看到这幅图,也是散了一个执念。”
环视一周,没有人有疑问,顾以致取了鉴定意见书,还有几张纸来,掏出钢笔,“大家形成一下鉴定意见。”
接下来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反正后头都高到了“旷古绝今”“镇国之宝”“极端重要的意义”的地步。
文物局的处长、顾以致、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一个一个在意见书上签字这可能是很多年来,最为豪华的一份鉴定意见书了。
复印了三份,林海文拿了一份,鉴定委员会秘书处拿了一份,国家文物局也拿了一份。原件跟帝王出行图放在一起,一并锁进银行的保险箱,交到安保那里,上押运车,直接回银行金库取的时候,林海文必须到场,存就不必,贵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