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英站在超市二楼的楼梯口一侧,看着上上下下的人流,心底很不是滋味。
这翦云照缘何懂得这么多?难道是妖孽?
妖孽?
关英脑中灵光一闪,仿佛心智大开。
……
京城周边的村户人家,许多小老百姓,在挖土种田的间隙,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一些小篮子、小篓子等之类的到乡镇以及京城的市场上贩卖,赚取一些小钱,充当家用,使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在大周,这是最基础的自主商业行为。
廖妧的男人在世时,也有一双灵巧的手,有着这样的小智慧。
夫妻同心,廖妧把家务活做完后,也会搭把手,学着做,日子久了,她编织出未的小提篮等越来越精致,也因此,夫妻俩一年到头的收入除了吃穿,略有盈余,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快乐,还有小小的满足。
她男人死后,廖妧在悲伤的同时,一度以为头顶的天塌了,有四个儿女要抚养,最大的也才十岁,这日子可怎么过?
可不管怎样,这日子还得过下去,家里的三十亩田地要打理,小制作的买卖也不能断。
廖妧起早贪黑,不停劳作,这样的日子只是过了两年,廖妩就好像老了十岁。
不过,现在的她轻松了,当起了小制作的小管事,家里的地由壹品调配用人,与其村邻的田地统一耕种。
她与三十来个女子负责编织精巧的小提篮、针线筐、小筛子等等,比她之前编织的手工艺要求更高了一些,颜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竹子原色,所使用的材料也不再仅限于竹子。
另有上百的妇女负责藤条桌椅等的制作。
她们所制作出来的东西,进入壹品超市售卖,第一天就获得了京城市民的喜爱,销售火爆。
廖妧等妇女听得这一情况,亦不觉为此欣喜。
虽说壹品的管事早就说过,她们只需要一心一意做好手中的物件,其它的不用让她们费心,但她们仍不自觉地生出关注之意。
毕竟,卖得好了,她们干活的劲头更足,手艺更熟练,每日编织出来的成品与日俱增,那么她们获得的工钱亦会更多。
翦云照与黎玉萱在试营业的第二日出现在小手工艺作坊。
“怎么样?做得可还开心?”
小手工艺作坊是在她们进京前的几日成立的,从进驻之日到今天,也就十余天。
“还好!”
廖妧是一个性情内敛的女人,话不多,此时被问及,也只是微微笑着简单的回复了两个字。
“嗯,你们呢?”
翦云照扫了负责小制作部分三十个女孒一眼。
“挺好的!”
“东家让我们吃的好,住的也好,有什么不开心的?再说了,我们再这干活挣钱,东家亦派了人把我等家里地里的活也做了,能不开心么?”
当家的女人现在是这么说,可之前进来时,即便得了两贯钱的预付工钱,心底依然是忐忑的。
毕竟,进驻到这里干活,家里的田地就照应不上了。可,家里的孩子能进清风书院里读书,却又是求之不来的。
壹品小手工作坊的女工,来自于外城南边的最近的两个村庄。
如此,有点似农、工、商的小范围试点。而其实不然,只因大周处于小农经济状态,想要大肆招用手工艺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安排,还真有些难度。
况且,大周本就缺人。
而被选定的这两个村庄的,田地与人都被征用,进行统一调配,能征得所有庄户人同意,主要是这样子家里的孩子能上学了,再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所以,土地的征用以及人员的征用,合约都是一年。
六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进清风学院读书,再大一些也可以根据自身及家人愿望进清风学院读书,而善耕作的男子留在村里种田种地,有手艺的进入壹品各作坊,没有手艺的也可以进来当学徒首发首发
总的来说,大人小孩妇女老人都有了相应的事做。
“呵呵……大家都开心就好!”
翦云照说着,与黎玉萱各自拿了一个针线筐看了看,兀自对她们的手艺赞美几句,便迈步准备离开。
“你们忙,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哦,提醒一下你们,倘若身体上有什么不适,别暗自忍着,得看大夫,所用花费,我们壹品会给你们报销百分之七十。”
“好好好!谢谢东家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