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生活,终于归于宁静了!”
送走一行离去的人,翦云照等返回大堂里就座,黎玉萱的屁股刚挨着椅子,便感叹起来。
“你呀!”
黎玉停跟着就给了她一个暴栗子,微微笑着,无奈地轻斥了一声。
老国公最终还是跟着回京了。
孙媳妇儿肚里的重孙孙重要,回骆家不久的孙儿慕云起也重要,还有从外地返京述职的五儿子一家也重要。
经过权衡,老人最终还是回了京。
如今的翦庄里,主人家只留下骆云霆仨与翦云照仨,以及东南西北四兄弟。
骆云霆与翦云照,亦或是黎玉停,都有与黎玉萱同样的感慨,却没有如她般宣之于口。
休整了一日。
一月初三,清晨,天气晴好,冬日里,有了暖阳的照射,温度似乎也骤然上升了。
翦庄的佃户,清风庄院的佃户,辅国公府的部曲,还有三大厂矿留下来的工人,纷纷组团来向东家拜年。
“东家,新年好!”
“东家,新年好!”
……
问候语仿佛一成不变。
“新年好!”
翦云照等也回以同样的问侯。
彼此之间,相处的时日,只不过经历了从秋到冬,但因为相互依存着,几月的时间里,双方的生活状态都获得了极大的改变。
似乎,多余的语言便是累赘。
“东家娘子,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就去田间地头看了,云臺的长势很好。”
“东家娘子,鱼塘里的鱼苗都存活了,小老儿按照东家娘子的意思,把干了的猪粪之类的,每隔几日,往鱼塘里撒一些首发
“东家娘子……”
报备诸事状况与进展,佃户们都明白,真正管事的是东家娘子。
“今天庄子上开流水席,吃火锅,地点就定在堤坝上。正好,堤坝上之前搭建的棚顶还在。”
翦云照听着佃户争先恐后地呈报庄子上的事情,心中欢喜的同时,亦觉得很踏实。
有地,有农产品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一高兴,人也更加大方。
“堤坝上的棚顶不仅不撤除,更要加盖,把两个庄子连起来,今后,下雨下雪的时侯,在两个庄子之间走动,也不需要什么雨具了。”
骆云霆年前就想过这一点,只因那时一个一个的,要进行舞龙舞狮的练习,分身乏术,便由着他们让老人、妇女们搭建棚子。
也因此,他便没有作此要求,今天顺势说了出来。佃户中的男子们跟着就表示,这就去山上砍树,搭棚子用东家所买的木材,实在太浪费。
“好!”
陈威兴奋地喝了一声彩,毛遂自荐,说这事情便由他具体负责。
因为翦庄里,清风庄院里,国公爷已经安排了一批专门的守门护卫,他们几个便空了出来,可以方便行事。
一边的尉迟元浩听了,建议不如在桥上也架一个棚顶,可以适当提一下高度,使得在其间穿行之人,有一个较好的视觉感受。
还有南侧的堤坝上也是。
说完,他还下意识地看了看黎玉停,用眼神征求他的意思。
黎玉停表示附和他的建议,至于搭建棚顶所需的费用,亦又他们仨人共同支付。
“这就不用了!”
骆云霆出声否决。
些许支出,哪用得着仨人共担?
但黎玉停说这也是为了公平起见。
听他说到“公平”二字,尉迟元浩呵呵笑了笑,亦表示按照黎玉停的提议践行。
“既然如此,你们要不再多出点钱,两边的堤坝上都辅上青砖。”
“呃!这样子更好!只不过这时侯去请工匠,会不会扰了人家?”
“大哥,不就是用青砖铺路吗,这样的活计我都做得来,难道你等就做不来了?要不我亲自示范一下?”
“嘿嘿,大妹子,那就不用了,就由我们铺,自力更生,生活才有奔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既然说定了,接下来便是分工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