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们下海了,可赵阳又说你们没有辞职,是什么意思”
赵阳有些羞怯地说道:“其实就是我们俩和石材厂签了个协议,负责帮厂子推销一些边角料,按销售收入提成。这是胖子出的主意,他还说,鹏城这边建筑项目多,所以我们俩就跑到鹏城来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冷水矿的石材厂一直都在做出口石材的业务,虽然近几年国内的其他地方也盯上了这块业务,出现了不少竞争对手。但因为冷水矿的石材品质更好,又有先发优势,所以业务一直都很不错,生产规模也较三年前扩大了两倍多,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
出口石材的质量要求比较高,石材加工中出现的残次品自然是无法出口的,只能当成废料被抛弃了。再加上加工过程中的边角料,日积月累,在原来的废石堆旁边,又出现了一座新的石头山。
也许是和冯啸辰在一起厮混过的原因,宁默多少沾上了一点商业意识,他想到,国外对石料的要求高,国内的建筑企业或许没有这样高的要求。这些相对于出口而言并不合格的残次石料,如果卖给国内的企业,是否也能变成钱呢
产生了这个念头之后,宁默就有些坐不住了。他找到分管石材厂的领导,提出建立一个内销部门,并且由他承包,专门负责把残次石料卖给国内建筑部门,赚到的钱由石材厂和他按八二比例分成。这些残次石料原本就是废品,一分钱都不值,只要能够卖出去,就是凭空得来的利润,领导对于这个方案自然是不会反对的。于是,宁默就摇身一变,成了石材厂的国内销售科科长,开始从事半公半私的经营活动。
赵阳一向是宁默的死党,此时又因为要结婚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在宁默的忽悠下,便毅然放弃了打磨石料这份毫无前途的工作,成了宁默的助手。
按照宁默和石材厂签的承包合同,宁默和赵阳二人依然保留在石材厂的身份,但却不能领石材厂的工资。他们的收入全来自于石料销售的分成,卖得多就赚得多,上不封顶。但如果石材卖不出去,他们俩就只能饿肚子了。赵阳说他们俩没有辞职,但却下海了,就是这个意思。
“不错不错,有胆略,像我的朋友。”冯啸辰拍了拍宁默的肩膀,给了一个表扬和自我表扬。
宁默并不觉得冯啸辰的话有什么不妥,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冯啸辰的承认是一件挺光彩的事情。冯啸辰先是在冷水矿智斗矿长潘才山,后来又在平河电厂力挫日本九林公司的工程师,这些事迹都是宁默看在眼里的。在他心目中,冯啸辰是个需要他仰视的牛人,能够被牛人夸奖一句,也是颇有面子的。
“你们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不会是一块石头都没卖掉吧”冯啸辰问道,他原本想问问对方是不是发了大财,但看二人的打扮,不太像是赚了大钱的样子,于是便换了一个问法。
“哪能啊,也不看看我胖子是谁”宁默吹嘘道,“我和小赵光跑了一趟依川,就卖出了300多平米,足足赚了6000多块钱呢,厂子里拿了八成,我和小赵各拿一成,每人就是600多,抵得上我们在石材厂磨石头磨半年的工资了。我跟小赵说了,依川算什么,咱们到鹏城去,卖个十万八万的,每人分上一两万,那才过瘾呢。这不,我们就来了。”
赵阳在旁边笑而不语。冯啸辰不知道,赵阳却是知道的,依川市那300多平米的石材,其实是靠宁默的父亲在市里找了关系才卖出去的,严格上说并不是宁默的能耐。不过,也就因为首战告捷,而且手里拿到了第一笔分红款,他们俩才头脑发热,背着一堆石材样品跑到鹏城来了。
鹏城的建筑工地的确很多,对装饰石材的需求量也不小,但关键在于,人家也不是没有供货商的,他们两个小年轻,一无人脉,二无商场经验,想把石材卖出去谈何容易。两个人在鹏城已经住了十几天,到现在一片石材都没卖动。宁默在冯啸辰面前如此吹牛,让赵阳听着都有些害臊的感觉。
“你们的眼光不错,鹏城是个很不错的市场。在这里投资的很多是港商,他们对优质装饰材料的需求很大,市场肯定比你们依川要大得多。十万八万不算什么很大的目标,做得好了,一年卖出去几百万也是可能的。”冯啸辰替宁默分析道。
宁默更加得意了,他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赵阳,说道:“小赵,你听到没有,咱冯哥们也这样说了,你不相信我,总得相信他吧”
赵阳苦笑一声,对冯啸辰说道:“小冯,你的分析可能没错,可问题在于,我和胖子到鹏城都已经半个来月了,到现在还没开张呢。在依川卖石材赚的那点钱,都搭进去变成路费和住宿费了。再卖不出去一块石头,我们俩就只能靠讨饭走回临河去了。”
“你说啥呢”宁默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新琦成公司的那个林总,不是说了对咱们的石材感兴趣吗,咱们再和他聊几回,估计就能成了。”
“人家是跟咱们客气好不好,他哪说要买咱们的石材了”赵阳呛声道。他是女朋友的人,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半生的性福,不能像宁默那样没心没肺。刚赚到依川那600多块钱提成的时候,女友与他的关系立马升温了好几百度,让他觉得自己都快要融化了。可这一段时间没能开张,600块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他能够想象得出女友得知这个消息会有什么样的表情。那双美眸中透出的寒光,穿过几千公里依然能够让赵阳在这个南方城市都感到冰凉刺骨。
第三百六十五章生意不是这样做的
“啸辰,我觉得咱们还是别站在这大街上聊天了。既然你和小宁、小赵都是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慢慢聊吧。”
杨海帆听出宁默和赵阳所说的事情有些差异,又见冯啸辰似乎对这两个人颇为关心,便出了个主意。冯啸辰答应了,几个人顺着大街走了不远,看到街边有一家小咖啡,便走了进去。杨海帆不愧是浦江这种大城市出来的人,对于这种小资情调的东西颇为熟悉,冯啸辰让他做主给大家都点上了咖啡,又叫了两碟点心,然后便详细问起了宁默、赵阳二人的情况。
正如赵阳所说,他们俩来到鹏城,倒是看到了不少建筑工地,也上门去向人家推销过石材。可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了,连一家有兴趣的单位都没有找到。宁默说的那个什么新琦成公司,是一家准备到鹏城来投资的港资企业,正在建厂房和办公楼。宁默、赵阳二人见过它的老板林先生,对方对他们倒是挺客气的,也问了一下有关石材的情况,不过却没有表示要使用他们的石材。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只在于林老板比较客气,没有当面拒绝他们的要求。
“什么叫没有当面拒绝,人家那就叫感兴趣了”宁默不满地纠正着赵阳的讲述。
赵阳争辩道:“他明明没有兴趣好不好我觉得他就是看咱们两个人年轻,不忍心打击咱们,所以才说得很委婉。”
宁默道:“委婉就表示有余地嘛,咱们把价格再降一点,估计他就愿意接受了。你不信,咱们明天再去和他谈谈。”
“根本就不是价格的问题。”
“价格是一个重要问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