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4(1 / 2)

恒行诸天 惠鹏鹏 5856 字 2019-08-27

d臣言之不预也”

这意思便是,你再敢说一个字,我上去就抽你,别怪我没警告

第二次了

这是皇后第二次觉得自己的尊严和脸面被人如此肆无忌惮的践踏。

上一次,也是这个可恶的李荣

“金吾卫金吾卫何在”皇后气得脸涨得通红,站都站不稳了,她哆嗦着手指陆恒,厉声大叫:“将他拿下,立刻拿下”

尉迟真金无奈出列,道:“臣,遵旨。”

陆恒冷笑:“尉迟真金,你要做乱臣贼子吗”

尉迟真金一愣,道:“不敢。”

“不敢”陆恒瞪眼喝道,“朝堂之上,陛下尚未开口,你居然要调动金吾卫入殿,你莫非要对君上不利”

尉迟真金再愣,忙大声道:“我只是听从皇后”

“荒谬”陆恒喝骂,“陛下当场,你居然听从皇后之言,这天下到底是陛下的,还是皇后的”

“大胆”皇后简直怒到了极点,“李荣,你居然挑拨我和陛下之间的关系,你居心何在”

陆恒回头,盯着皇后一字一字问道:“皇后,臣为陛下臣子,朝堂之上,臣只回陛下之言,皇后若对臣不满,可禀奏陛下斥责微臣。”

皇后尚未说话,终于有大臣再度跳出来,指着陆恒就骂:“汝这目无君父之徒,胆敢对皇后无礼”

陆恒不等他说完,又一次爆喝打断了他:“对皇后无礼就是目无君父你眼里还有陛下吗”

“我”

这大臣面色一变,就要反驳,却见陆恒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举着亢龙锏就冲了过来。

“贼子你才是真正的目无君父之徒”

在这大臣惊恐的眼神中,陆恒一锏砸在他的脑袋上,顿时血流如注,这大臣一声不响“咕咚”栽倒在地。

陆恒指着倒地大臣环视一周,怒喝道:“再敢言皇后而目无陛下者,亢龙锏下,绝不轻饶”

一时,众大臣无不噤若寒蝉

“你”皇后惊得一屁股坐了下来

然而陆恒收起亢龙锏向皇帝躬身,大声道:“陛下,臣请陛下御审上官仪涉谋反一案,由大理寺从旁协助”

“另,臣弹劾右相许敬宗肆意篡改国史,构陷当朝宰相,其心险恶,其罪当诛”

“微臣恳请陛下将两案并为一案,当堂独断乾坤”

满朝一片寂静,此刻除了陆恒掷地有声的话语,竟落针可闻

沉寂良久,终于有大臣站出,用颤抖的声音激动道:“陛下,国师所言甚是,臣,复议”

“臣等,复议”

此时,那些忠于皇帝的臣子都纷纷出列发声,不再沉默。

事实上,皇帝自登基以来,和群臣相处一直比较融洽,他也算比较有作为,使得大唐疆域在他手中实现最大化。

但身为一个有为君主,在后宫方面却十分软弱,他先是废了王皇后,任由武后把持后宫,后来又在武后的操控下先是废了太子李忠,然后除掉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使得原本拥护他的大臣一个个离心离德,对他失望。

但就算对皇帝再失望,大臣们也不会愿意让一个女人把持朝政。大多数人对武后曲意逢迎或者报以沉默,不过是因为武后在插手政务的过程中,对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用令人胆寒的手段进行打击,敢怒而不敢言。

如果说对于武后群臣还心有畏惧的话,那么对于许敬宗之流,就没一个人不厌恶他了。

他篡改国史,曲意逢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之死,都有他在从中作梗,而前太子李忠的被废,更是他一手促成。

如今许敬宗又把主意打到了上官仪的身上,大臣们无不兔死狐悲,对许敬宗更是深恶痛绝。

所以陆恒振臂一呼,请皇帝御审上官仪谋反、许敬宗篡史、构陷大臣一案,群臣们都是满心赞同。

尤其是看到连皇后都被国师的威势所摄,这就更壮了群臣的胆色。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皇后的脸色渐渐变得格外阴沉起来,她双手紧紧抠住椅背,连指甲断裂了都恍若未觉。

她想不通,原本板上钉钉的事情,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李荣

该死的李荣

若不是他,这些大臣哪里有胆子反对自己

这一刻,皇后心中对陆恒生出无法遏制的杀意

陆恒立刻有了感应,抬头对上皇后阴霾的眼神,唇角微微勾起,似讥讽,似无谓。

群臣纷纷复议,让许敬宗有种天崩地陷的绝望感,他满心恐惧。

他想为自己辩驳,可是一看到国师手持亢龙锏虎视眈眈站在一边,再看看之前被他一锏砸倒,生死不知的那位同僚,就浑身生寒,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一向最擅察言观色的他,十分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国师,一旦找到借口,一定会将自己锤杀当场

这是个完全不讲规矩的该死蛮子

殿下的一切,让皇帝心中狂喜到了极点。

他满脸感激地看了陆恒一眼,然后声音略带颤抖道:“朕朕闻为君上者,以天下之目而视,以天下之耳而听,绝不可听一言而断,见一隅而决。右相所奏上官卿谋反之事,皆为汝一家之言。朕,岂可尽信”

“此事关乎国本,不可不慎,故朕决意准国师所奏,亲审此案”

“陛下圣明“

群臣齐道,声如雷动

在群臣齐声高呼声中,陆恒悄然退回原位。

他手持亢龙锏,立于金阶之前,俯视群臣,嘴角勾起淡淡笑意。

第二百一十一章暂落尘埃

接下来的事情,陆恒基本充当了看客,全程都不发一言。

不过,哪怕他一动不动站在那里,对于群臣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威慑。

之前他以亢龙锏怒锤“目无君父之徒”,威胁皇后的一幕,已深深烙印在群臣的脑海里。

新任国师刚正不阿、胆大包天的形象,也在所有人心中树立起来了。

所以在皇帝御审之时,哪怕皇后使足了眼色,也无一人敢站出来为许敬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