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1 / 2)

恒行诸天 惠鹏鹏 5797 字 2019-08-27

d想以此使陆恒陷入险境,那么陆恒想在擂台上报复他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是自不量力,却也是堂堂正正的举动。

总的来说,陆恒在众拳师原本心目中狠辣、蛮横、杀人如麻的恶劣形象,经此一会,已经大大改善过来。

这位新晋的军阀虽然也很霸道,但办事还是很敞亮的。什么事儿,都放在明面上,不像是背后捅刀子的人、

尤其是陆恒命人将三百万大洋摆在了登瀛楼一楼大堂后,这种印象就更深了。

擂台之上见真章,是武行解决矛盾的规矩,陆恒虽然强迫他们上擂,威逼他们以传承作为赌注,但至少看起来,他是想遵守这个规矩的,而且他先示之以诚,拿出了三百万大洋的巨资赌注,这让他们保留了颜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陆恒骨子里对武人的重视和尊重。

所以当叶问问出一个问题,陆恒做出如下回答时,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更放心了,好像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拳脚无眼,打伤我怎么办”陆恒似笑非笑地看着叶问,“叶师傅,打伤我,就意味着我输了。我输钱又输人,你还不想我报复,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

“伤我,我打你一顿不过分吧”陆恒反问,“要是杀我,全家陪葬,你们也值了。”

“”叶问抱了抱拳,默默地坐了下来,彻底放弃了为陈识复仇的念想。

陆恒给了他们七天时间准备,并且这七天,也足够消息发酵了。

他之所以选择这么做,其实是有三个目的。

第一,自然是为了完成终极试炼;第二,是为了名传天下,拿走此方天道所加著于身的主角灵源;第三,步武天下,为此方世界的武术传承尽一份心意,也算是他回报了在此世界学艺有成的恩德。

当然,最重要的目的,是陆恒需要各大武术流派的传承秘籍。

内家拳的世界,只此一家,再无分号了。在陆恒的设定中,以后都不会出现有内家拳传承的世界。

可陆恒练拳刚入门庭,他可不想猴子掰苞米,只捡大个儿的。

内家拳在以后武侠甚至是神话的世界中,虽然很可能会变得很鸡肋,但陆恒想尝试下,试试内家拳修炼到至高境界后,能不能通过其他体系的修炼方法,找出一条直通大道的路来。

所以他需要各大武术流派的传承秘籍,也需要这些门派的高手们倾囊相授。

秘籍,他有完成隐藏任务所奖励的特殊技能过目不忘,至于拳意,就能领悟多少,算多少了。

津门是四通八达之地,不到一天,蜀军总司令,萨南康省主席陆恒挑战三十三派武馆高手,欲设中华国术馆,强健国民体魄的雄心壮志,就传得沸沸扬扬,整个北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各个城市中的各家大小报馆,无一例外将此事列为今日的头版头条。

到了傍晚时分,就连南国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有人拍案叫好,自然也有人质疑反对。

支持者认为陆恒是个胸怀家国的良心军阀,此举于国有利,可唤醒国民的信心;反对者对武术救国之路嗤之以鼻,认为有办武馆的钱,还不如去设工厂,兴水利,哪怕只是买武器都是好的,他们认为陆恒是当下最不务正业的军阀,甚至建言孙撤了陆恒的职务。

一时间,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次日,各大军阀纷纷在各大报刊发表言论,支持陆恒此举。

吴佩孚:“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之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陆恒此举,功德无量。”

张作霖:“要想驰骋中原,屹立地球者,无不持尚武之精神。抟抟大地,莽莽万国,胜衰之数,胥视之此也。”

段祺瑞:“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则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提倡中国旧有武术,以振起国民勇往直前之气,刻不容缓。”

这些军阀不见得都是真心觉得陆恒要办的这个事情很好,一来他们发声支持,是对这位独霸南国的新晋军阀示好,二来,此举若能成功,对于兵源的优化会起到很大作用。

到了次日午后,孙的发声支持,使得陆恒的名望高涨到了极致。

“吾国技击诸法,渊源久远,传习寝微,设馆研究,具见提倡精神,裨益青年体育。中华国术馆利国利民,应准备案。”

陆恒迎战八大高手,成了这些时日来全国热议的头条,就连各国领事馆也纷纷发声,纷纷发表意见,或者暗自筹谋诡计。

到了第三日,无数拳师赶往津门,想要参与或者见证这场武林盛事。

而李书文、孙禄堂、尚云祥、杜心武、刘百川、宫宝田等化劲宗师,在纷纷发言盛赞陆恒此举后,也赶往津门,要为此武学盛事添砖加瓦。

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拳师们并不都是类似郑山傲这种固步自封的老顽固,反而是武学成就越大的人,越希望拳师们摒弃门户之见,坦诚交流,共同进步。

几乎所有的武学宗师们,都是身兼数家之长,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固步自封,武学是永远没有出路的。

而很多宗师们其实也在做类似陆恒这样的事情,但都是广开武馆,虽然大大增多了习武之人的数量,但对融合各派促进交流一事,根本毫无裨益。

也有搞得比较大的,比如“北拳南传”、“五虎下江南”,就是孙禄堂、宫宝田等宗师一手促成,他们以民族大义战胜了传统武林门户之见,江湖草莽仿佛可以登堂入室,为国效力,可惜因为只是民间行为,缺乏政府的长期支持,最终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

像郑山傲这样连自家弟子都不教真传的拳师,在武术界还是占据大多数的,因为他们已经把武术当成了一门生意。

到了第五天,陆恒有意外收获上门。

李景林来投奔他了。

第八十章暗劲终成

武当剑仙李景林。

民国武术宗师中,少有身居高位者。唯有李景林,是所有宗师中唯一一位军阀。

此人精武当剑法,击败过四十年未尝一败的神枪李书文,武学造诣有三层楼那么高。

最关键的是,如果没有陆恒,李景林就是提倡全民国术化的第一人,后来“中央国术馆”的建立,基本就是他一手促成。

而且他还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简直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就是公开武当剑法

武当剑术乃是武当内部代代秘传单授的,从不外传,而能够掌握其精髓者更是少之又少。李景林在创出更易理解、实用性更强的武当对剑之后,将武当剑术编撰成书,刊印发行,可谓是创前人所未有的壮举

当然,现在的李景林还未臻化劲,剑仙的称号,也并不响亮。

在之前刚结束不久的直皖战争中,他是皖系军阀的一团之长,因和皖系高官徐树铮不和,他离开了皖系军阀,准备投靠直系的张作霖。

结果他一来津门就听到陆恒要大战群豪,设立中华国术馆,公开武学传承的事情,一向嗜武如命的李景林顿生知己之感,只觉陆恒此举太对他的胃口了

陆恒的魄力让他十分敬佩,而且他一直就有把国术发扬光大的理想,于是原本应该是奉系五虎上将的他毅然决然放弃了投靠奉系的想法,直接前来投靠了陆恒。

陆恒欣喜若狂,倒履相迎。

两人从一见面就毫无生疏地畅谈起来,从理想谈到拳理,再到时局,越谈越投机,越聊越兴奋,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到了夜里,两人仍没聊够,干脆借着酒兴来到院里比试起来。

李景林本以为以自己暗劲巅峰的境界指点陆恒绰绰有余,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陆恒竟能在他手里强撑百招而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