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处,她怎会帮贾琮说话
王熙凤笑道:“姑母哪里话,我帮他做什么
不过觉得是个可怜人,何苦逼成那样
左右不过养几年就分出府去了,花费不了千把银子。
难不成咱们这样的家里,还缺那点银子
若是那边能有姑母半分气量,也不至于在老公爷面前出了那样大的丑。
在族里落下一个无德的名声,真真让人笑话了去。
最可笑的是,今早上居然还发作了我一回,说了好些阴阳怪气的恶心话。
好像昨儿丢的那场人,是我教她丢的。
索性就让她见识见识,什么是大家子气派。
小门户出来的,到底上不得高台。
她那出身,又比贾琮好哪去”
王夫人看了王熙凤一眼,见她恨的咬牙切齿,不轻不重的点道:“这话也是你能说的”
王熙凤忙赔笑道:“这不是在姑母面前,又没有外人”
王夫人摇了摇头,却没多说什么。
她知道邢夫人对她,对王熙凤,都没什么好感。
其实换做她是邢夫人,多半也如此。
邢夫人又占着长嫂和婆婆的大义,连她都没什么好法子。
王熙凤受些委屈抱怨几句,也是免不了。
只要不愚蠢的在外面说,随她们去罢。
王夫人对袭人道:“行了,你去罢对了,那边估计还没备下手炉脚炉,你让人寻出一套送过去。我记着宝玉和环儿都有,只他没有也不像。”
袭人忙应下,王熙凤也站起身来,踩在银红撒花椅搭底下的脚踏上,笑道:“她哪里能寻出好的来,我让人开了前面仓库去寻吧。”
王夫人点点头,叮嘱道:“不要忘了备好明儿去你舅舅家的礼,明儿下午和宝玉三丫头一并去。”
王熙凤笑道:“这哪敢忘天大地大,娘舅最大”
王夫人闻言也笑了起来,点了点头后,王熙凤与袭人一并离开。
贾母上院,荣庆堂。
软榻上,贾宝玉扭麻花一样扭着贾母,只道不愿在墨竹院读书。
周围侍立的婆子丫鬟,都面带笑意的看着他。
贾母身边第一得用的近侍丫头鸳鸯,更在一旁不加掩饰的嘲笑他。
若在平时,贾宝玉定然不依。
可这会儿他却顾不得这些了,只求贾母开金口,救他脱离苦海。
贾母被缠的没法,无奈笑道:“平日里你老子让你读书,也不见你这样啊”
贾宝玉理直气壮道:“我在自己屋里和姐姐妹妹们一起读书可以,和贾琮贾环他们不行,我实和他们无话可说。”
贾母哭笑不得道:“这话你敢跟你老子说”
贾宝玉又开始耍起赖来,在软榻上打滚儿。
再给他长八个胆他也不敢
贾母笑道:“不去读书定是不行的,贾琮的学问是孔老公爷赞过的,你老子又极看重他。
不过不用读满,一日子读上半日就可。
你先去好好读,等中午了,我让人去喊你回来用饭,下午就不用去了,在我这和姊妹们顽。”
贾宝玉还要闹,贾母唬道:“再闹你老子可就要来了”
贾宝玉闻言登时老实了,忽听背后“噗嗤”一声笑,转头看去,只见林黛玉自西暖阁而出,半边身子藏在帷帐后,露出一张比芙蓉花还清丽的脸,葱一样的细指在白皙的脸上轻刮,羞笑于他。
贾宝玉“大恼”,道:“好哇,林妹妹敢笑话我你仔细着”
说罢,朝那边捉去。
林黛玉咯咯笑着,从另一边饶到了贾母身边,见宝玉又扑过来,忙躲入贾母怀中,贾母张着手拦下宝玉。
一众人笑成了一团。
夜清寒。
蜡脂一滴滴落下,屋内并不暖和。
甚至能张口呼出哈气。
小红和春燕无奈的看着桌几后奋笔直书的贾琮,她们倒想给屋里多添炭火,只是贾琮并不许。
说是清冷些,头脑才能保持清醒。
此刻已过子时了,可贾琮却如不知疲倦也不知冷般,一刻不停的在书写着。
两个小丫头劝不听,也不敢多劝。
两人也不好在主子睡前先睡,只好多披了件袄子,抱膝坐在交椅上,一起静静的看着用功的贾琮。
窗外的月色透过薄薄的窗纸辉映进屋,桌几上烛火轻轻一炸。
衬的夜愈发静谧。
一夜无话。
第三十七章学业之难求收藏,求推荐
翌日清晨,天还未明。
于庭院内晨练后,又吃过早饭,也才不过辰时初。
见小红和春燕都一脸的瞌睡迷糊,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盹,贾琮知道两人昨夜熬的狠了,便道:“昨晚说了不必等我,你俩非要等。
今早也不用你们服侍,你们偏跟着起来。
这会儿知道困了
再去睡会儿吧,那两位多半要等到巳时初才来。”
小红和春燕哪里肯,贾琮又道:“休息不好没有精神,就做不好事。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说的算,快去。”
听他带着命令的语气,小红和春燕心里却暖暖的,也不再执拗,一起回了东边耳房歇息去了。
进了东耳房,春燕巴巴的看着小红问道:“小红,你说咱们是不是就像戏文里说的那样,得遇明主了”
小红噗嗤一笑,连连点头道:“是呢是呢,你说的很是呢”
春燕听出她话中的戏谑,没好气的白了小红一眼,自己也噗嗤一声笑出来。
只是两人虽然都在笑,心里又何尝没有感慨
当丫鬟的,能像她们这样走运的,真真不多。
虽然真正的大家子弟,暴虐残苛的不多,但像贾琮这样体恤下人的,也是凤毛麟角。
更多的,是漠视的态度,尤其对姿色不佳的婢女。
不会刻意苛虐,但也没有多少容忍耐性。
一板一眼都不许错,否则就要被呵斥,还会让管教嬷嬷带去严厉管教规矩。
美其名曰:依礼而行,治家有方。
哪有今天这样,打瞌睡被呵护还让补觉的好事
虽然传言中,宝二爷也极心疼女孩子,可他心疼的都是漂亮女孩子。
再者,贾琮还这般勤于课业,还被传说中的孔老国公褒赞。
这让心中颇有抱负的小红和春燕都觉得,她们这回真的没跟错主子。
的确是明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