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3(2 / 2)

“是啊。”江澈心头温暖,“我猜她给我时一定会说是顺便了,随手买的。”

说着话已经到房间。

表妹全玲春看见江澈,眼神弱得像只犯了错的小动物,“哥呜呜呜,你不要骂我。”说完躲到江妈背后,从江妈肩膀上观察他的表情。

江澈当场其实有些无措。

表兄妹的感情其实很好很好,江澈还在读书的时候,玲春几乎每年都会来他家里过暑假,平常周末也时不时就跑一趟。

两人属于那种打小一起上树摘青杨梅,一样下河捞鱼,下田挖泥鳅的关系有那么很多年,表妹就是江澈的跟屁虫,小尾巴,甩也甩不掉的那种。

有一个年龄阶段,男孩子带着小女孩玩容易被其他男伙伴嫌弃取笑,因而江澈也烦过她,躲过她,但是玲春就那么“哥哥”、“哥哥”的叫着,追身后跑着,怎么被嫌弃也爱跟着他。

江澈也总是就心软了。

那几年,还因为表妹,跟几个调皮,或者学坏比较早的男孩子打过好些架。

这一世,表妹看起来依然亲近,但是对于江澈来说,再世重来经历的时间跨度实在太久远,他有些生疏了。

前世,这种疏离是从江澈留在茶寮的那七年才慢慢开始的,那期间他很少回家,表妹相亲嫁了人,但是对象是个赌鬼,还经常家庭暴力。

就是这样,因为被家里逼着,她也还是硬熬了好几年,直到一次被打出严重的脑震荡才被允许离婚,然后不让久待在娘家,很快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去了外地打工。

前世这些事发生的时候,江澈就都不在身边了。

再后来她改嫁,似乎也过得不好,每次见面,都一脸沧桑,整个人反显得比江澈大好多似的。

跟江澈说话也带着生硬感,时不时出现那种尴尬苦涩地笑。

所以,这一世,江澈才会早在两年前,他刚盛海第一次认购证摇号后回来那回,就说了会帮忙出学费,叮嘱舅舅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表妹考上大学

而今看来,他还是主观了。

作品相关第561章距离

算一算,江澈归来的这两年多时间,和表妹也就只在1993年的春节匆忙见过一面。

当时她来拜年,江澈正忙着坑风水大师和钟真钟茵她们爷爷,所以话也没说两句。

之后再听说关于她的消息,比如高考失利之类,多是从江妈嘴里。

而江澈反馈的意见、安慰和鼓励,也都仅由江妈转述。

当场,玲春还躲在江妈身后,露出来脚上江妈前年春节给买的白色旅游鞋,有些旧了,但是洗得很干净。

她身上穿着依然朴素,带着和这座城市这间酒店格格不入,明显的乡土气。

但是个子已经拔起来了,比江妈还高小半个头,模样似乎也长开了些,要是如前世一般就此不读书了,留在老家,该是个要被媒人踏破门槛的姑娘。

那样的话,她确实很可能只凭家里的意思,早早就胡乱嫁了。

舅舅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本身一直是不怎么喜欢和重视这个女儿的,江澈记得,所以玲春才打小爱往姑妈家里跑。

“哥”她怯生生又喊,像小时候。

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两个感情曾经很要好的人,一个还是小孩子心思,以为还都一样,另一个却已经很生疏,自我感觉像是长辈了。

所以该是什么姿态开口,江澈其实一时间找不到感觉。

其实这种状态很多曾经跟堂妹、表妹感情要好的哥哥们,到长大后,隔几年其实都会有,只是或许没江澈这么大罢了。

江澈这没出声。

“对不起,哥,你,你别生气。”表妹说话,眼泪吧嗒吧嗒地掉。

还记得玲春高考失利当时,江妈在电话里提起,江澈甚至忘了问成绩,只说:“没事,大学本就很难考,让她安心复读,学费什么的都有我呢,她就只管努力就好。”

这其实完全主观,也没有想得太深入或太仔细。

但对于表妹而言,那是哥哥的关心,是鼓励也是鞭策,为了让哥哥的钱不白花,为了让哥哥高兴,丫头是真的拼了命去试过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所以现在,玲春要退学不读了,最害怕的人是江澈,就是这个道理。

“啧,玲春这喊你呢,你不应声摆这副样子,要吓唬谁”江妈不满意了,替侄女出头道。

“没。”江澈忙结束尴尬,把语气缓和下来,朝表妹温和笑一下,说:“怎么就不想读了啊”

“因为笨。”表妹眨巴泪眼,特别诚恳说。

神情就像小时候江澈拿着畚箕捞鱼,她身上挂着小竹篓跟着走田埂,走着走着,“噗咙”一跤摔在水田里,泥鳅小鱼跑了大半,那时候她也是这样认错道歉,说:“对不起,我真笨。”

然后哭。

最后江澈还得哄她,背她回家。

江澈:“”

“我真的有很用功了,去年一点睡,五点起,今年两点睡,还是五点起,可是我真的读不来,怎么努力我都考不过别人”停下抽一抽鼻子,玲春努力解释说:“上次我就差了一百好几十分,这个学期月考,还一次比一次更差。对不起,哥,我知道你赚钱很辛苦,我糟蹋你的钱了”

“这个,其实也不怎么辛苦的。”江澈说。

表妹:“嗯”

“没事,你接着说。”

“嗯,就是,我好像真的不是考大学的料。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是我的马崴了脚还是两只。”

玲春说完怕江澈不信,又说:“物理和数学一起瘸的。”

但江澈其实信了,他见过太多拼死努力就是考不起来的人,在这个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

原因倒未必真的是笨,只是天赋不一定都对。

这些年,中国的高考对学生的全面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