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嫌弃大哥大觉得它哪里不好,都说出来。”
“嫌弃”学生们困惑,在他们现在的眼光看来,大哥大多厉害啊,干嘛要嫌弃
但是江澈笃定道:“对,就是要嫌弃它努力想,努力嫌弃它。”
“贵。”一个孩子起了头。
另一个接着说:“还有信号不好。呃,这个也是郑总叔叔说的,然后他还对着电话骂人,说麻痹,不是骂你,你大声点,狗日的听不见,干里凉气死老子了。”
“”江澈:“信号不好,算一个。其他大家记住,不能听郑总叔叔的。继续。”
“太大了,不方便。要是小点就可以放兜里,郑总叔叔的拿手上都掉地上好几次呢。”
“还有,太丑了,不好看,还没有我的铅笔盒好看。”
“名字不好听。”
孩子们七嘴八舌,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来劲。
江澈微笑着听他们说完,转身,在标题下重重划了一笔,丢掉粉笔头,拍手说:“这就是思考思考的目的,在于发现,然后进步,改变,这又是新的思考。”
“叮铃铃”终于,下课铃响了。
江老师在茶寮的最后一课,到此结束。
“下课。”
孩子们齐刷刷站起来,看着江澈。
江澈仰头,深呼吸,“同学们再见。”
孩子们七零八落,平静或哽咽,“小澈老师再见。”
一瞬间的酸涩感冲上来,讲台上的江澈不得不背过身去,面对黑板。
脚步声,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走上来,把用彩色纸折好的纸飞机,放在讲台上。
啜泣声开始在江澈身后,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响起来。
“很酷的人,都不会回头看爆炸。”是曲冬儿的声音,这是江澈当初抱着她点了王宏的水变油池子,说过的话,后来还解释过。
她说完这一句,也哭了,哭得稀里哗啦。
毕竟,这是一群孩子啊,毕竟,大学军训教官离别,大学生们还有哭的呢。
江澈在房间里独自缓了好一会儿,看时间实在有些迟了了,才不得不洗脸,出门。
六月走过了三分之一,他必须离开了,一来至少要去高考省份的高中上几天课,二来,他这趟还要和郑忻峰、老村长一起,去庆州领一个省政府表彰。
开门,老村长和麻弟一人手里一条扁担,站在门口等候。
“江老师,行李都收拾好了吧”
江澈点了点头。
“成。”爷孙俩进屋,拿扁担把行李挑上,蹲下身挑起来,说:“走着,江老师。”
曾经,在茶寮山下,他们就是这样接来的新支教老师,江澈。
出门,到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还是跟当初来时相似的场景,只是村民们身上和脸上,都已经不同。
就连王地宝和蕨菜头都来了,看江澈走过,夹着烟,尴尬地笑着问了声:“走了啊”
“嗯,出去一阵。”江澈点头,继续朝前走,在方言声中用方言打着招呼。
哎哟,杏花婶你可别这样看着我笑了,江澈走近些,装作告别,一样笑着,小声嘀咕了道:“杏花婶,临走有件事得跟你说一下我真的没那么快。”
“啊哈。”杏花婶被逗乐了,笑着埋怨说:“那我咋知道”
走到村口,全村属于郑总的唯一一辆桑塔纳停在那里等候,东西装进了后备箱,这次要同行的老村长和郑忻峰也先后上了车。
江澈留在最后,跟村民们道别,转身刚想上车
“突突突突突”
一阵拖拉机的响声,已经是茶寮运输队长,开上了大货的马东强把他的“老铁牛”开出来了,停在江澈身前不远处。
“我送到县城”他小心翼翼问。
“行嘞。”江澈爽快应道,说着话走过去,一手拉住立杆,腾身跳了上去,坐好,拍拍老马肩膀,说:“走啦。”
数百只手在空中摆动,拖拉机走前,桑塔纳在后跟着,沿着南关江边一路远去。
“其实舍不得吧”走出实现范围,马东强扭头问了一句。
江澈想了想,说:“也不会,说实际的,只是以后不再整天呆在这了而已,我和茶寮的联系,永远都在的。”
“那倒是”,马东强说,“就是可惜了,没赶上请你喝喜酒。”
“喜酒”
“嗯,我原来那个不是走得早嘛,最近寻摸了一个,大湾乡,离过婚的,不过人还不错,我正寻思着摆两桌,把证扯了,安生过日子。”
“好事啊”,江澈悠悠感慨一句,“那什么,老马,铁裆功就不必练了。”
第一卷再见当年潮第二百五十九章1993年的夏天
a,最快更新逆流纯真年代
1993年,高考还是全国统一用卷,还是先填志愿后考试,考试时间在7月,七号到九号,三天。
这一年的夏天是个“凉夏”。
7月15日,刚从清海归来的江澈搬了条小板凳,坐在家里已经扩展了至少3倍的老店门口,百无聊赖,手上连把扇子都没拿。
天真的不热,阴雨绵绵,昨天去疗养院看爷爷的时候,爷爷还在为老家村民地里的庄稼发愁,说天气如果再这么作下去,谷子怕都不见黄,就要霉在地里了。
江澈本身高考的情况还好,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被亲妈嫌弃。
因为高考结束后一时兴起,和那边的几个临时同学一起去环了趟清海湖,江澈现在的皮肤比以前黑了一些,身上还有几处有蜕皮的迹象。
江妈对此表示十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