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 / 2)

群选衣服要靠谱得多。

毕竟这年头孩子们的自主权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大,很多时候,爸妈的眼光和判断才是最终的选择标准,比如孩子要买好看的,爸妈就要选牢固的,孩子想的是合身,而爸妈会希望衣服宽大些,好多穿两年

总之接近三月底,这家名字很土,出自江澈之手,叫做“花季雨季”的服装店就这么开了起来。

没有太过分的装潢,没有什么新潮设计,也没有盛大、创新的开业仪式

爸妈不让江澈经常去店里,口口声声说着:“你以后是要捧公家铁饭碗的人,别耽搁时间,也免得被同学看见了,瞧不起你。”

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开店做生意,评价还是有部分很贬低的。

所以有一件事,江澈好几天之后才知道郑忻峰这家伙跟江澈打听了个店名,自己偷偷跑到江爸江妈店门口去表演霹雳舞,一跳就是两天,从早到晚。

他的霹雳舞可是省里比赛拿奖的水平。

年轻人群的目光很快被聚集了起来

“你这同学我们之前也没见过,刚开始还以为是来捣乱的呢,绑个红色月子带,戴个奇怪的手套,在咱家店门口,奇奇怪怪的乱跳乱蹦。刚开始你爸不在,我又不敢上去赶人,气得我呀结果就看见好多人围过来,围过来,他就一个劲地往咱们店里招呼人叫他歇他都不歇”

江妈后来是这么跟江澈描述的,一家人一边笑,一边感动、感慨。

江澈说:“难怪他后来连续好几天连走路都困难。”

江爸说:“这种朋友难得,你要对得起这份情义。”

总之“花季雨季”的生意就这么在一定程度上火了起来。

第一个晚上数完营业额,算出来利润,400多,江爸和江妈一夜没睡着。

后来的人常说,90年代傻子开个店都能赚钱,这话不完全对,但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这个年代确实比较容易做生意

其中竞争小、选择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时候的供求关系相比八十年代虽然已经平衡了很多,但还没彻底逆转,同时没有网络,实体店的日子还在盛世开端。

生意好起来的“后果”就是江爸不得不频繁去补货、进货。

江妈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江澈课余时间或星期天去帮忙,基本就不太会被赶出来了。

那天是一个傍晚,江澈和老妈在店里忙了一天,拖着一身疲惫坐在店门外吃饭,江爸进货回来,只吃了两口的一碗饭搁在了小折桌上,人在店里陪一个客人挑衣服

只要他在,老婆孩子就永远是被照顾的对象,这个男人在努力适应生活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勤恳。

一个身影从破落街道的尽头,夕阳的金辉里走出来。

时隔两个多月,江澈再一次见到了厂花姑娘,唐玥。

她还是穿着那身蓝色的纺织厂工作服,也可能换了一身,只是制服这东西,本来就一模一样,蓝色工作服干净而整洁,也许洗磨久了,偶有几块泛白,有些旧,但是穿在她身上,就像是特意的装点,旧也旧得90年代。

她在店门外的梧桐树下站了下来。

这一刻。

你可以从她抿着的微微泛白的嘴唇上,还有,藏着淡淡的艰难的目光里,几次张口欲言却又说不出口的艰涩中,看见,纯真年代。

江澈不得不承认自己痴迷了一下,就如同那天,两人隔着车窗对望了一眼,她慌乱偏过头去,一样的感觉

毕竟作为一个“后来”的人,总是会怀念并渴望这样一个带着质朴气息,有着宁静面庞和清澈眼神的姑娘。

毕竟她漂亮。

而且看起来很好欺负只要她不出“大招”。

正文第三十六章生活艰难笑容灿烂

这姑娘真是看一眼都舒心,所以就放那看看吧。

江澈好不容易才捡回来旧时光,十九岁,逆流搏浪。他还不打算像小说里那样,莫名就深情地爱上某个人,死去活来,非她不娶,然后早早过上结婚生子的生活。

他两世为人的心态,也不至于这样哪怕唐玥,唉,真他妈漂亮啊,尤其气质动人,要不动心太难了。

放过,这感觉就像是要求看见了兔子的鹰撤爪子一样

可是江澈还有大把的时光,有才有貌,而且几乎注定有财,所以,他有一路的风景要去观赏,有前世错过的七年,婆娑的人间,等着去品尝。

爱上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太多碰撞和契合,而之后的相处,也许更难。

他和她不熟,不了解。

本来泡着试试倒也没什么,但是唐玥这种姑娘大概不会这么想,这个阶段是有一部分女孩慢慢变开放,但也还有一大批,你万一泡着了,反悔,不结婚,就是真个的耍流氓。

江澈大概可以想象万一有那一天,唐玥会怎样,还有唐连招袖子里的刀,自己三刀六洞横尸街头的惨象,所以,这妞放生了。

至少这一刻,他是这么想的。

而唐玥也并不清楚,就这么十秒钟,自己已经被泡了一遍,又抛弃了一遍

她现在为难着嘞,在家练了许多遍的话,怎么说不出口。

江妈看了这些天的店,看人的眼光已经慢慢养成了一些,面前这姑娘一看就不是来买衣服的,她放下碗筷,朴实的笑着说:“姑娘,啥事为难,你说。”

唐玥应了声“嗯”,灿烂而喜悦地笑了一下,点头。

“那个,我看见你家生意热闹,想问一下,客人万一要改个衣服大小什么的,或补个扣子拉链,会不会来不及我,我会。”

她侧身指了个方向,“我家有缝纫机,很近就在那片房子后面。”

依然动听的声音,但是带点怯,整段话说得有些艰难,窘迫,凌乱。

这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你知道,国企工人曾经是这个国家多么骄傲和自豪的一个群体,曾经过着多么体面的生活,抱着怎样崇高的观念。

曾经纺织二厂的女工们下班,都是挺胸抬头的,就连片腿上自行车的动作,都带着一股潇洒利落。

深蓝色的工作服是骄傲,甚至系在脖子上的白汗巾,工厂发的雪白劳保手套,都是光鲜的,让人羡慕的。

一家几个孩子为了谁给老父亲顶岗打破头这种事,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