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一下桌椅啊”
许士林这话让白学连连笑道:“没错,这是我们府学院监管的不够,给你添麻烦了,来人。”
很快衙役就给李白换上一张新的桌案来。
李白把东西放好,再次进入考试状态中,把前面一些填空题都填了。
就在大家都差不多完成的时候,府试时间到。
衙役开始下来收卷,不管有没有写完,一律都要往上面交了。
衙役在收李白试卷的时候,双手一沉,这可就苦了这衙役了。
在主考官台上的白学看试卷收的差不多,他高声说道:“府试算是完美结束了。”
“接下来,你们还要经历科举成为秀才前的第三试。”
“什么府试院试一起考”
“不是吧这不让人休息一下吗”
“精力都用完了,还考”
白学看着下方考生们哀哉声不断,他也知道这有点为难这些考生了,
但大唐太需要人才了,迫不及待的需要更多的考生脱颖而出。
之前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六月院试。
但现在变成了府试与院试一起考核。
当然院试考核的条件并不难,就是府学院的院长直接出题,下方的考生写出答案就可以了。
白学说道:“我知道大家连续两场考试,有点为难你们了。”
“但是,这是女皇的谕令,以后考生,府试与院试一起考核,考核通过者在五月份公布入选秀才,再一同上报省府。”
“由省府登记,八月开始会试。”
“要是觉得无法胜任两场考试的,现在可以退场,成绩作废。”
白学这么一锤定音,顿时间他们都没话说了。
还能说什么一旦退场成绩就作废了,一旦严重的甚至还可能会入了府学院后台的数据。
届时大唐不允许他们科举,那他们就真的不知道要去哪里哭了。
李白倒没有想太多,毕竟在高中的时候,那几乎是连连考试,一天考四五场。
这都已经养成习惯了,不像古代这些读书人,娇生惯养。
不管是富家子弟的还是寒门弟子,都一个德行,那就是自认为自己是读书人,高人一等,所以什么都不去做。
白学看下方众人都安静了下来后,他朗声说道:“接下来我会考核大家十副对联,一则孔圣语录,一则孟圣语录。”
“院试通过府试不过者,淘汰,明年继续赶考。”
“府试通过者,院试不通过,淘汰,明年继续赶考。”
“府试与院试同时通过,不分名次,一样成为秀才,获得参与会试资格,听明白了吗”
正文第113章对联考核上
白学说道:“下面,我们开始公布十副对联,这十副对联,只要你们妙答过得去,都算过关。”
随后白学在巡举排上标记个“壹”,下面写着上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举牌的衙役开始在场中巡回,李白看到上联后,想了想,然后在纸上写下“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
这些对联算是比较普遍的对联了。
大致五分钟后,白学再出一联,上联“山石岩上林木森,此木是柴”
这是一副拆字联,“树木”加起来就是一个森,“此木”合一便是柴。
拆字联在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这算是一种比较难的对联,因为前后结构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就答不出下面一段来。
就好比人家前面的树木森林,下面便指着这木就是柴火。
答对前段的人大有人在,但要想连下段也答出来的,这可就难了不少人。
果然,白学此联出来后,众人都开始冥思苦想了起来。
有的人觉得太难,先在白纸上写下上联,等候其他的对联都写完了再回来想这个问题。
李白想了想,最终落笔写下“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这下联用了“女子”合起来是好字,而“少女”则变成了“妙”字。
上下联工整,意境不差,是极佳的对联。
再过五分钟,白学又再出一对联来。
“松叶竹叶叶叶翠”
这是押韵的上联,中间连着三个叶,丝毫没有违和感。
李白见状,取声色来对应这下联。
色彩的话,与葱翠嫩绿的竹叶有相同之意。
所以李白取声来对应这下联。
“秋声雁声声声寒”
李白落笔写下。
这些对联主要是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
只要应变能力足够,思维能力开阔,对联,其实并不难。
白学眼看着越来越多学子停笔,他摇了摇头,这几副对联,都不算什么
也就第二幅对联有点难度,其他的都是很常见的对联来着。
第四幅对联,这时候白学看向何忠良笑道:“忠良,你也来出两幅”
大家都明白,这其实就是个规矩。
四名主考,两名正主考白学和许士林,一人三幅,剩下两名主考一人两幅。
这也等于排除了主考官给某个有关系的考生出已知的试卷题材。
毕竟院试这一关,是由考官亲自出题考试的,谁也搞不好哪位考官的孩子或者是亲戚就在这赶考。
万一真提前给出了所有对联的答案,那对其他不知道答案的考生是何等的不公平。
所以院试这里,四名主考官都会出不同的上联来。
何忠良点了点头,落笔写下“肆”,上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在何忠良这第一联出来之后,白学眉头微皱,笑道:“忠良,这对联难度会不会有点高了”
许士林闻言,也跟着笑道:“这回环联,我怀疑今天考生是没人能答得上的了。”
何忠良看着两位主考都这样,就要换一个的时候,白学笑道:“写都写了,就这个吧也好考考这些考生的才华。”
“这上联,届时权当娱乐处理,不算分数吧”
“当然有答上的,就按正常分给。”白学笑道。
许士林与周附录都点了点头。
何忠良暗暗苦笑,孩子们,苦了你们了。
巡场牌巡了一遍场地,白学等人都在看着有没有人落笔。
但入目所见,全是皱着眉头不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