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出来的。
因为房间中足够干燥,所以这四台发电机虽然已经落满了灰尘,但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样子,似乎能够运转起来。
查看了一下其中的一台发电机,发现这台发电油箱中的柴油早就没有了,机杨靖就从储存空间中往外搬出来一桶柴油倒了进去,然后找到发电机的摇把子,开始准备用人力启动这台发电机。
这台发电机最起码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启动过了,里面的电瓶早就没电了。不过这种七十多年前生产的发电机是可以用人工启动的,就好像华夏乡下的老式拖拉机一样,用摇把子启动。
还别说,小鬼子的制造工艺真的是不错,这台发电机哪怕最起码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启动了,可杨靖摇了了二十多圈之后,最终还是“突突突”的启动了起来。
发电机运动了一会儿之后,杨靖找到了控制开关,打开之后,大半个基地全都亮了起来,这一排屋子中也亮了起来。
光明的降临总归是一件让人很舒服的事情。
这排房屋面向南方也就是船台方向有三扇钢门,但是向北的方向就只有一扇门。杨靖从屋里打开这扇门走了出去,却发现基地好像就截止到房屋后面大约七八米远的地方。
这里整面墙全都是厚重的钢筋混凝土,不像基地的其他地方,打有钢筋混凝土的地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杨靖估计是为了加固基地才在周边用钢筋混凝土。包括杨靖曾经在海平面上看到的那几根钢筋,应该就是为了加固洞穴而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果不小心被自己给发现了,然后顺着这条线索最终找到了这座基地。
可是眼前这一面高有五六米,长足有五十米的墙,却全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打造的。在这面墙的正中间,则有一扇圆形的钢门,看外形,有点类似于船舶或者潜艇上的水密门。
在这面墙上怎么会有这种密封性极佳的钢门呢
杨靖站在这扇圆形的钢门面前摸着下巴琢磨了一小会儿,决定打开这扇门看一下门后面到底有什么。
第五九七章出口
出乎杨靖意料之外的是,打开这扇沉重的水密门之后,门后面竟然是一条直径在两米左右的圆形通道,而且通道是用特殊钢材制作的,足有四五米长,在通道的对面,同样也有一扇圆形的水密门。
一看这个结构,杨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圆形通道以及通道两端的水密门是干什么用的了。
这座基地有一大半是位于海平面以下,在基地建立起来之前,这是一座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天然洞穴。
因为洞穴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与外界相通,所以在洞穴的上半部形成了足够的气压,让海水不会从洞穴下方涌上来。
只是这个洞穴当年应该是被大西泷治郎的手下无意中发现了,因为极其隐蔽,所以大西泷治郎才决定把这座天然洞穴改建成为一座秘密的水下基地。
可是进出基地不能光从水下走吧毕竟那扇钢制的大门是供潜艇进出的,而且水深过深,平时在基地中值守的士兵是不可能从水下那座大门进出的。所以,这些在基地内值守的士兵,必然要从别的地方进出这座基地。而且这个进出口必然是要在岛屿上,而不是在水中。
可是一旦要给这座原本是密封的洞穴开个口子,那么洞的空气必然就会被海水排出,然后洞的海水就会和外面的海平面一齐,这座基地也就失去了作用。
这种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即便是大西泷治郎不懂,可负责修建这座基地的工程师肯定明白。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些工程师就在这里设立了这么一个类似于气密舱一样的通道。
当有人进出的时候,先打开一扇门,人员进入到通道,然后关闭第一扇门,再打开第二扇门。这样一来,洞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
这两扇水密门以及这个圆形通道,就是起这么一个过渡作用的。
而且刚才虽然没有在基地内部仔细巡查,也没有看到相关的制氧设备,但杨靖敢肯定,在基地中绝对有制氧机存在,毕竟制氧机这东西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被德国人研究出来了。虽然在三十年代之前世界上只有德国人和法国人能够制作工业级的制氧机,但随着二战的爆发,曰本人也早早就从德国人那里学到了制氧机的制作工艺。
而这座基地是建立于四十年代,所以基地中是绝对不可能缺少制氧机的。因为制氧机不仅可以为基地产生源源不断的氧气,更能不断的补充基地因为人员进出而消耗掉的气压。
想明白了这个通道和那两扇水密门的作用之后,杨靖关死了第一扇门,然后走到另外一扇门跟前打开了第二扇门。
门外面依然是天然的洞穴,但是存在着几座军营营房,应该是看守这座基地的日军营房。
沿着营房之间的道路向前走了大约四十多米之后,一条斜着向上的爬梯出现在了视线中,抬头望去,这条斜梯一直向上延伸了三十多米,高度差不多有十五米左右,在斜梯的顶端,依然是一扇圆形的水密门。
很显然,这条斜梯以及斜梯尽头的那扇水密门就是通往外界的出入口了。
杨靖回头看了看走过来的这个基地,心中大约把这个基地的结构画了出来。
这座基地是依托着一个天然洞穴而建造的,最宽处就在洞穴的最南边,也就是船台那边,东西宽度超过了一百米,而且洞穴在那里的高度也是最大的,最起码有四五十米高。
然后基地一直向北延伸,越向北宽度就越窄,而且洞穴高度也在不断降低。一直到二百多米之外,这座基地就变成了四十多米宽十五米高。整体来讲,这座基地有点类似于一个梯形立方体。
杨靖甩了甩胳膊,然后抓住爬梯开始向上攀爬,来到爬梯尽头的那扇水密门跟前之后,杨靖尝试着扭动了一下水密门上的旋钮。伴随着一阵令人牙根发酸的声音,水密门终于是开始活动起来。
当杨靖把旋钮扭到了尽头,水密门就彻底打开了,不过这扇水密门很沉重,即便是以杨靖的力气,也是用了很大的劲才最终把这扇水密门顶开。
门打开的一瞬间,阳光伴随着一阵热乎乎的空气顿时就从外面涌了进来,杨靖爬出去之后一看,才发现自己此时竟然处在毛格西岛西侧缓坡接近山脚的位置。
钻出来之后才发现在这扇门的旁边散落着一地的泥土以及几块岩石。怪不得这扇门这么重,原来在这扇门的上面早就覆盖上了最起码得半米厚的泥土,还有几块从山上滚落下来的岩石也压在上面。
要是换个人,恐怕根本就无法在下面顶开这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