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这个价格我觉得挺公道的了。”
很显然,毕母也是挺担心这价格太高,眼前这个年轻人买不起。毕竟一坛子酒二十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两天也不是没有人过来看酒的,结果就是因为价格太高,很多人只是买了一两坛回去。
毕母甚至和毕父都商量是不是要降一下价格。物以稀为贵,要是老宅地窖中发现的那些老酒只有十来坛,那么一坛别说是二十万了,卖三十万都有很多人抢。可现在从地窖中发现的那些老酒足有二百来坛,这价格恐怕就卖不上去了。
杨靖笑了笑说道:“阿姨,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现在就过去看看那些老酒您刚才也说了,已经打开过一坛酒了,我能不能先看看那坛酒,然后再去老宅那边看看”
“成成小杨你稍等一下啊,我这就把那坛子打开的酒给你拿过来。”
“妈,我去吧,您陪着杨哥说话。”成子说了一句,转头就钻进了另外一间屋子,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抱着一个黑色的坛子走了出来。
成子把这个坛子放在茶几上,杨靖就凑了上去。
坛子是陶制的,这很符合解放前后私人酿酒坊用的盛酒容器的特点,毕竟在那个年代,瓷器也是比较贵的,一般私人酒坊都是用这种自己烧制的陶罐子来盛酒。
坛子不算很大,毕母刚才说一坛子盛二斤酒,就这坛子这样子,应该差不多。
坛子口最上面的那层泥封已经没了,泥封下面的坛子盖边缘还有一些白色的蜡,很显然,这个酒坛子是先用蜡封了,外面再用泥巴封起来的。
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坛子盖,顿时,一股说不出来的醇香味就猛地窜了出来,如此醇香的酒味,就算是杨靖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这香味很特殊,不同于窖藏的酱香型白酒,也不同于浓香型白酒,同时也与有些辛辣的二锅头香味有些不同,但却又带有一种只有二锅头酒才有的香味。反正就是一种独树一帜的香味,绵绵悠长,香醇四溢
第三五六章捡漏的价格
“好酒”杨靖忍不住赞了一句
酒香、酒香。可这酒香味儿到底应该是个什么味道的,谁也说不清楚。
有人说酱香酒的酒香味儿好,有人则说是浓香型的酒好闻。可今天杨靖闻到这个味道,他终于是明白了真正的酒香味儿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味道了。
要论历史悠久,燕京的二锅头比起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汾酒这样的酒可是差远了,但二锅头在华夏白酒界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
当年金朝灭北宋,定都中都,也就是现在的燕京,从那个时候起,燕京城里就开始了烧酒的制作。不过那个时候因为制作工艺的落后,酿出来的酒并不好喝。
一直到了清朝中期,燕京城里的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这些烧酒作坊每烧一锅酒,开始流出的酒叫“锅头”,这酒的浓度比较高,可达到75度以上,数量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后浓度不断地下降,至25度左右断酒,后面流出的叫“酒稍子”,也叫“酒尾”,“酒稍子”不能喝。
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汽,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的物质成分,味道较杂,所以烧酒作坊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名为“二锅头”。
正所谓“掐头去尾取中段”,一句话就精悍的概括出了二锅头的烧制工艺。
华夏北方有句老俗话叫做“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这句老俗话里面的酒,指的就是二锅头。
只不过刚刚酿出的二锅头新酒,有辛辣味,不醇和,还不能饮用,一般还要储藏一段时段,让其自然老熟,这样才会让酒味绵柔,醇香浓厚,口味协调。而影响储藏效果的,既有年份,还有储存容器、储存环境。
通常来讲,用来窖藏的容器最好的是陶瓷制成的容器,因为陶瓷壁上满布毛细孔,一方面保证了酒不会漏出来,另一方面又保证了酒与外部环境可以相互作用。而且二锅头酒因为是产自四季分明的燕京,因此存储的环境都要受到一年四季气温变化的影响。燕京这里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因此酒的储藏过程当中,它的陈酿老熟的过程中,会受到太多外界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酒的变化是剧烈的,因此储藏环境对二锅头酒品质的影响甚大。
通常来讲,洞藏是最好的储酒方式,因为山洞是恒温、恒湿,而年代久远的洞穴更是有着不可多得的天然微生物群,在这个状态下,酒的陈酿老熟的过程是缓慢、均匀完成的,一些杂质和有害物质就被释放、挥发出去。
不过在燕京二锅头的主产地附近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山,洞藏对于二锅头酒来讲就成为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二锅头酒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基本上都是采取窖藏的方式来储存的。
成子家的老宅就位于怀河岸边,他家的酒窖在河边上,湿度也可以保证。所以在被埋了六十多年之后,这些酒坛一旦打开,那味道可不是一般二般的香,那绝对是陈年老酿的酒香味。
最关键的是,这些酒都是成子的祖上酿的,在那个时候酿酒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纯粮食酒,不像现代绝大多数38度以下的白酒,都是勾兑出来的。
这种纯粮食酿造出来的酒,那是越放越香,所以这一坛子酒一旦打开,这四溢的酒香味儿要是让那些老酒鬼闻到,估计那些老酒鬼立刻就会化身成为见到了小白兔的饿狼
就连杨靖这种酒瘾不大的人,在闻到这股子酒香味之后都恨不能倒上一杯喝一口。
这味道真的是太勾人肚子里的酒虫了。
王家赞也是一脸迷醉的模样,很显然,这家伙也有点受不了了。
“小杨,这酒你可还满意”毕母笑呵呵的问道,很显然,杨靖的表情让毕母有了十足的信心。
“阿姨,说个毫不夸张的话,就冲这酒味儿,这酒就了不得”对于如此的好酒,杨靖自然是不会吝啬自己的赞誉。
毕父拿过来两个小玻璃杯和一个小酒提子,从里面提出来一提子酒,小心翼翼的倒进了两个玻璃杯中,两杯酒大约有三两左右。
在灯光的照射下,杨靖清楚的看到那酒液从酒提子中倒入玻璃杯的时候,都拉丝了,而且酒液也已经没有了透明清亮,而是呈现出一种近似于琥珀色的淡黄色。仿佛从酒提子中倒出来的酒不是白酒,而是蜂蜜一样。
杨靖端起酒杯轻轻晃动了一下,仔细端详了一番,果然如同书上说的那样,这种老酒挂杯现象很严重。
放在鼻下微微闻了一下,那种香醇的味道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