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逍遥大亨 赫墨 5533 字 2019-03-22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门,可此时市场外面的潘家园路上已经聚集起了最少上千人。杨靖把背包翻过来挂在胸前,跟着人流慢慢的从西向东走。

走了没多远,杨靖就被一个地摊给吸引住了。这个地摊是一个典型的游击队地摊,地摊老板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个头不高,他的摊是一个大约二乘二的塑料布,一盏电瓶灯摆在摊子跟前,一个从手电筒上拆下来的小灯泡散发着昏暗的光芒。

摊子虽然不大,但上面摆放的东西确实不少。摊子的一半摆放的是完整的瓷器,另外一半则是一些碎瓷片。

此时摊子跟前有三四个人正在驻足,其中一个身穿中山装的老年人手里正拿着一个盘子在那里仔细的观看,周围的几个人都不吱声,只是在看着那位老人看那个盘子。

吸引杨靖的,正是这位老人手里的盘子。

这里的灯光虽然昏暗,但在杨靖这个位置,那位老人手里的盘子却是能看的听清楚的。最吸引杨靖的不是这个盘子的大小和器型,而是这个盘子中那遍布的“裂纹”。

没错,这个盘子哪怕在昏暗的灯光下,依然能够隔着两三米就能看清楚上面遍布的“裂纹”。那些裂纹极为清晰,遍布整个盘子,乍一看,就好像一个盘子被摔得粉碎,然后又用胶水粘合起来一般。

杨靖当然知道这个盘子绝对不是用胶水粘合起来的,因为在华夏的历史中,有一种大名鼎鼎的瓷器就呈现出这种典型的特征,这种瓷器的名字就叫“哥窑瓷”。

在华夏的瓷器史中,宋代的瓷器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更是华夏瓷器史上最璀璨的五颗明珠。

宋五窑中的哥窑瓷,就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金丝铁线”,也就是瓷器的表面看起来就好像是破碎的一样。

事实上,哥窑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当时的制瓷师们故意而为之的。

南宋时,处州人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在浙省龙泉建窑制瓷,哥哥建造的窑为琉田窑,又名哥窑,弟弟建造的窑则为龙泉窑,又名弟窑。

哥哥在烧制瓷器的时候,因为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然后再用墨汁、茶叶汁、没食子酸等有色液体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这种着色手法,大纹片由于粗而深,着色剂很容易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十分醒目,小纹片由于细而浅,着色剂不容易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浅。深色纹片与浅色纹片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装饰效果很强。

这就是哥窑瓷最著名的一个特点。

而现在,在那个老人手里拿着的,似乎就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哥窑盘子。

当然,杨靖也知道,那个老人手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拿的是真正的哥窑盘子,而应该是一个“传世哥窑”盘子。

哥窑虽然名列宋五窑之一,但真正流传下来的哥窑瓷却是从来不曾出现过的,现在在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哥窑瓷,大都是从清宫中流传出来的。而且这些瓷器因为与古文献中的记载的“哥窑”特征不符,而且没有考古资料佐证,就连清宫宫中都把这种哥窑瓷称为为“哥窑”的传世品,因此后世鉴赏家也称其为“传世哥窑”。

可即便不是真正的哥窑瓷,哪怕就是一个传世哥窑,其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

杨靖也只是在图片上见过传世哥窑,真正的传世哥窑杨靖也是从来不曾见过。

结果哪儿想到穿越过来还没有一个小时呢,一个看起来就好像是大开门的传世哥窑盘子就这么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s:鞠躬感谢“冰镇八度”、“angzi”各自500的打赏

忽然之间就上架了,搞得老墨我有点不知所措,所以昨天晚上连夜坐飞机回来的。上架了,咱不求月票了,咱跪求首订

第一七八章南宋龙泉窑仿黑胎哥窑花口盘

杨靖凑了过去,在几个人的身边站定,借助着昏暗的灯光看着那个盘子。

他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话了。

玩古董的,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规矩,那就是别人在看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看,但是未经摊主同意不要评论。别人看完的东西,你才能看。别人议价的时候,你可以听,但是不能参与。别人议价结束,未达成交易,你才可以和摊主议价。

这就是规矩。

现在那个老人正在看这个盘子,杨靖要是在这个时候冒然插嘴,这就是乱了规矩,不仅那位老人可以呵斥杨靖,就连摊主如果也是一个讲规矩的人,人家都有极大的可能不和你做买卖。哪怕你出的价格再高,人家也不会卖给你的。

坏了规矩的人,就是这么的不受待见。

华夏的古玩市场刚兴起的时候,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都非常讲规矩,不像二十多年之后的古玩市场,随便来个人就敢插个、乱说话,一张嘴就是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行话”,牛比哄哄的好像自己多么牛比一样。实际上在行家眼里,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煞笔。

那老人戴着手套,看了一会之后,扭头低声对身边一个差不多打扮的老者说道:“老王,你怎么看这个盘子”

那个王姓老者微微点了点头,低声说道:“这应该是一个传世哥窑瓷,从器型和冰裂纹上来看,很符合那些从清宫中流传出来的传世哥窑瓷的特征。”

顿了顿,这位老者苦笑着继续说道:“老赵,真正的哥窑瓷现在可是根本就看不见的啊不过这个盘子只要价格合适,我觉得你拿下来还是挺合适的。”

第一个老者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才开口问那位摊主:“老板,这个盘子两千块卖不卖”

从这位老者的问话上,杨靖就知道这位老者绝对是一个“老鹰”。

古玩行中,老鹰和熊瞎子菜鸟的区分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从很多细微的地方就能看得出来。比如说这询价的技巧,要是菜鸟,通常都会问:“老板,这个盘子多少钱”

菜鸟这么问,卖家就会顺着杆子往上爬,原本一个价值二百的盘子,他就敢给你开两万甚至是二十万谁让你是菜鸟呢,不坑你坑谁

可老鸟就绝对不会这么问,他们通常都会以这种主动开价的形式来询价。就好像这个赵姓老者直接问老板“这个盘子两千卖不卖。”言外之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