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 / 2)

这便是他现在在洛阳城的原因。

“仲颖,你来看看这份檄文”

某时,陆云含笑出声,将手中的一份檄文给了董卓。

“是,丞相”董卓抬起头来,将那份檄文接过,只看了一眼,面色骤变,义愤填膺,怒声连连:“大胆袁绍,真是胆大妄为,居然如此污蔑丞相,实在是不当人子卓虽愚钝,也愿提三千精兵,取得袁绍头颅,为丞相分忧”

陆云摆摆手,示意董卓不用如此激动,玩味道:“袁本初好歹听了我的几节课,也算是我的半个弟子,却睁着眼睛说瞎话,真是不该啊。”

他顿了顿,又道:“欺天罔地的事我承认,大汉的天本来就没了存在的必要,故大贤良师以身代替黄天,不过灭国弑君的事却没有,汉灵帝是自己死了,哪里关我的事,至于秽乱宫禁,残害生灵,更是信口开河,我哪里会做这样的事,又说我狼戾不仁,罪恶充积,这更是胡说,仲颖,你说是不是”

陆云说完,面色也有些奇怪,看了董卓一眼。

在原本的历史上,董卓也是这么被讨伐的

一顶顶大帽子扣上来,董卓在世人的眼里,便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也不知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毕竟,陆云自己没做什么坏事,却被袁绍如此污蔑。

历史啊,谁也不知道。

“丞相说的极是,卓,愿意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董卓听的冷汗津津,急忙应声道。

别的不知道,有些事他却知道。

知道的越多,可能死的也更快。

尤其是私密的事。

他再不表态,怕是这位丞相会要了他的命。

“很好,仲颖,我这便封你为骁骑校尉,镇守汜水关”

第一百四十一章会盟的吕布为歌泳者一万起点币打赏加更

第一百四十一章会盟的吕布

陆云封董卓为骁骑校尉,统领西凉铁骑,镇守汜水关。

他看着董卓离去,生出了一种历史的错乱感,也有几分好笑。

原著里,是董卓封华雄为骁骑校尉,镇守汜水关,如今却成了他封董卓,镇守汜水关。

对于董卓能否守住汜水关,他还是有些信心。

虽然遇上张角败了一阵,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董卓还不是往后被繁华迷了双眼的董贼,他也算是一员虎将。

董卓手下,又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华雄等大将,又有李儒等谋臣,守住一个汜水关想必不是难事。

提到李儒,陆云又想起了董卓麾下的一个谋士:贾诩。

这个人,他有些兴趣。

“来人”陆云淡淡出声。

旁边行来一个人,正是跟随陆云的老臣田畴,恭敬道了声:“丞相。”

“子泰来了”陆云微微一笑,请这位老人一同看远处的风景。悠悠道。“董仲颖麾下有一个叫贾诩的,虽然名声不显,却极为有才。子泰叫手下人把他找来吧”

“是,丞相”

田畴自不会拒绝,微微犹豫了会,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子泰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陆云挥挥手。“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

他对于田畴,极为看中。若不是有此人替他处理了大多数公务,他不知要忙成什么样子。

“那畴就开口了”田畴终于不再犹豫,劝谏道。“董卓,乃豺狼也,面善心狠,若为汜水关守将,难免生乱。”

“这个事么,子泰尽管放心”陆云呵呵一笑。“别人可能会反,他么,不会反”

一则董卓为前太平道主张角所制,一道符在,他哪里敢反。

二么,董卓就是反了,诸侯联盟也不会放过董卓。

因为董卓杀了大将军何进,使大汉军队几乎崩盘。

这种怒火,也只有董卓的人头才能缓解

董卓,只有跟随在他的麾下,才安全。

亦或是,取他而代之。

不过后一种的可能,为零

“既然如此,那畴还有公务在身,畴告辞了”

田畴见陆云自信满满,拱手一拜,退了下去。

公务繁忙,不能耽搁

“唔”陆云望着田畴离去,若有所思。

他如今只有两个谋士,一个田畴,为他处理大小事务,还有一个田丰,在青州主持事务。

以往他只是幽州牧,处理种种事,手下还能得心应手,但现在他既然为大汉丞相,哪怕是名义上的丞相,内心里不为众臣所接受,但要处理的事,依旧多了很多。

而一个田畴,还不足以承担所有大事。

至于其他的官员,一个个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并不能为他所用。

他有必要在黄巾军里,传下一些书籍,为他选拔一些人才了。

黄巾的失败,乃是必然。

若不是他当日率领幽州铁骑南下,大贤良师升天后又下了一场大雨,阻止了即将爆发的战争,恐怕那一次,黄巾军就要被围歼了。

虽然黄巾有着改造世界的决心,但大贤良师的离去,必然会让他们的决心受挫,再加上无论是武功还是谋略,他们都不如汉军统帅,如何能敌汉军

终究只是被围歼的事。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世家大族垄断了文化,垄断了书籍,垄断了诸子百家的传承。

以兵家之术对上未训练的黄巾,黄巾怎能不败

以纵横家的口才,对上淳朴的黄巾,黄巾军就是被卖了,怕也在帮别人数钱

黄巾军缺少文化传承,这是它极大的弱点。

就算是有能人,有会领兵作战的将领,多半也只是凭借着经验。

而陆云,如今准备在黄巾之中广撒网。

数千本乃至上万本书籍撒给黄巾,总应该有些收获

黄巾军的人,总有聪明的。想必总会有脱颖而出的。

世家大族不听命于他,想为难他,那是想多了。

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化。

他只需暂时借着朝廷的名义,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自己麾下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再将朝廷一脚踢开。

他并不在乎自己是太平道主还是朝廷统帅,他只需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天下人皆有饭吃,皆有衣穿,皆有书读,若他能实现这些,也可以算是不负黄巾军的理想。

至于黄天盛世这样的事,得从长计议。

眼前的事,是看董卓击败十八联盟诸侯。

十八诸侯各自领着大军,自酸枣会盟,合在一处,共二十多万人。粗粗看去,连营数十里,兵强马壮,武将如云,气势非凡。

十八路诸侯会盟,自然热闹,互相寒暄了一阵,便开始了正事。

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联盟盟主之位。

若是能得盟主,率领十八路诸侯清君侧,得到的政治声望,完全可以一举晋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