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7(1 / 2)

面是死了人的。

“主任,这个案件很棘手啊,搞不好的话,怕是会引起一场风波。”法院内部,拿到案件的资料之后,新入职的黄宁则是一脸的愁容。

“是啊主任,这种案件没有先例可循,咱们这一次的处理,很有可能会成为将来处理同类案件的指向标,一旦出了错,后患无穷啊。”另一人也同样是点着头的附和着。

牛壮是从泾阳县调过来的官员,同样也是第一批的法院成员,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个书记员,负责记录案件的进展处理以及开庭情况。

调任长安之前,通过了考试和问询,然后这才从书记员晋升为主任,不过这个主任也并没有资格进行案件的审理。

牛壮的职责是对案件进行初步的处理,这个处理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自然是决定案件是否受理,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对于法院来说,没有案件是不能受理的,前提是所提交的资料要足够齐全,他们要做的,就是审查资料,从而决定是受理,还是调解。

第二个部分则是对案件进行基本的处置,这个处置指的是提前对案件进行资料的整理比对,也就是每一条指责的初步审理,每一条都要标注上律法对其的规定,这个其实是法官做的事情。

但案件实在太多,法官又太忙,根本没时间去做这些准备工作,所以只能交给他们。

法官在拿到资料之后,只需要详细的看上一遍,便可以心中有数,然后开庭审理,在根据当事人的描述进行判决,这会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锻炼其他人。

从某个方面来说,牛壮的这个工作,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担任法官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个部门的人,只要通过各项考核,将来就是法官的主要人选。

“这件案子你们怎么看”牛壮有着丰富的处理经验,虽然心中也有些疑惑,但依旧没有忘了自己的职责。

“主任,人死为大,这又是官告民,如果咱们的判决有利于科学院,怕是会引起百姓的不满,所以我觉得还是私下里调解比较合适。”黄宁想了想,想要尽可能的将这件案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是啊主任,毕竟是死了人的,科学院再去追责,这事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了。”

“我觉得死者家属没来闹事就算是好的了,毕竟他们是死于非命”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其结果没有一项是有利于科学院的。

牛壮摇了摇头,科学院是官府机构,是皇帝直管的单位,若是没有皇上的许可,他们会提出追责吗

官告民,这本就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而且告的一方还是科学院,就算皇帝没有直接下命令告诉他们怎么处理,但事实上,科学院能把诉状递交到法院,这不恰恰说明了皇帝的意思了吗

“这件案子按正常程序去办,不准偏袒任何一方,关于责任划分这事,我去找其他几个主任商量一下,你们先把其他的问题解决掉。”牛壮直接吩咐道。

这个案子他也很棘手,责任怎么划分这是个问题,因为律法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而没有规定,就意味着不存在责任,这是律法的漏洞,唯一解决的方案就是修改律法,添加上这方面的空缺。

但是在此之前,处理这种案件是很难的,没有律法可以遵循,不管怎么处理,都会有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都不满意。

法院自成立以来遭到了最严重的的困难,而这个困难却又不是他们可以解决的。

牛壮很快的找到了其他几个主任,同样的也找到了上级一同来商讨这个案子,讨论了半天的结果就是,按照正常流程去走,遇到问题就休庭商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正文第四八七章:喜欢投机的讼师

律法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些时候会感觉律法过于严厉,可有些时候却又感觉不是这样。

古代和现代,虽然都有律法,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个律法是有区别的。

从人权方面来说的话,显然古代的律法更能让人喜欢一些,因为这是个人法共治的时代,尽管商鞅变法是希望将秦超变成一个法治时代,但是很显然,他没有做到,但却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人治自然避免不了各种问题,贪腐,徇私舞弊等等。

而后世则是过于强调法治,也不能说这样不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个谁说谁有理的年代,而且,即便是后世,也不能彻底的避免这些问题。

而李元吉设置法院制度,将审判的权力从各地官府中剥离了出来,这显然是进一步的对法制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但问题在于,这显然是个法不责众的问题。

而这也是这个案件的最终难点,一个没有人可以解决的难题。

放在以前,便是一群人聚众造反,最终要被砍头问罪的,也只能是那些领头的,以及担任主要职责的人,对于普通的小喽喽们,是不会有任何处理的。

一是人太多,不好处理,二是安抚人心,避免更大的混乱,三是圣恩浩荡,趁机宣扬一下。

而说一千到一万,这么做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基层的参与者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即便是不处理他们,对于国家来说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梁先生,这事您看”长安的一间小破院子里,几个老者满脸愁容的看着眼前那三十来岁左右的梁先生。

“诸位莫慌,此事我梁曲既然接了,自然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你们”梁曲微笑着摇了摇头,与对面那些老者们的表情完全不同。

梁曲,早年读过一些书,后来机缘下当了个讼师。

讼师其实就跟后世的律师差不多,但又比律师干的更全面一些,比如代写书状,包括遗书,契约,呈状以及工商行政方面的申请,更多的还是书写诉状为主。

一个好的讼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到整件案子的判决方向的,这些人往往目光比较刁钻,总是能够抓住漏洞或者他人的把柄,并以此来反击。

按理说讼师的生活应该过的很不错,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可以操作的空间比较大一些。

但对于梁曲来说,却远不是这样。

首先,讼师要有足够的名气,没有名气,一是无法将自己的价格提起来,二是无法确立自己在官府的地位。

虽然接那些普通百姓的案子也能活,但问题在于,十个普通百姓的案子加起来,也远不如一个富贵人家的案子来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