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 2)

之心,道德丧失,没有敬畏之心,可耻的令人发指。

林怡然微微一笑,端正身子,严肃而敬畏的感谢上苍的馈赠。

拜完神明后,太平寨子的晚食在晚风中正式拉开了序幕,按着长幼之序,人们开始排队打食,虽然两口大铁锅里,飘浮在汤上面的大部分是野菜,仍然挡不住小麦粉的清香扑鼻。

林怡然突然冒出一句,“朱大叔,这小麦的品种似乎不错。”

朱大叔哈哈大笑,“小林啊,这可是越国的粮食,肯定差不了。”

“啊”

朱大叔见林怡然一脸迷乎,心想,到底年轻,不知粮食道道,说:“神州大陆,四大国三小国,土最肥地最沃,雨最丰、水最沛的就是越国,你说它长出来的粮食能差吗”

“哦,我还真不懂。”林怡然回道。

“这面味清香吧。”

“很淳香。”

朱大叔大笑:“哈哈,赶紧饱餐一顿,明天起,面汤疙瘩就没有今天多了。”

众人听罢,赶紧端起自己的木碗,狼吞虎噎的吃起来,不时有人发出满足的感叹。

林怡然端着自己的木碗找了个石头,也稀里哗啦的吃起来。

苗小菊端着碗凑到林怡然身边,“小然,我跟你坐一起。”

林怡然笑道,“好啊”

苗小菊一直叫她小然,让林怡然感觉亲切不少,因为这世还没有人这样叫过她,上世,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叫她小然。

苗小菊大口喝了一口汤面,“哇,太好吃了”

林怡然笑笑,吃着自己的面疙瘩汤。

汪水英有意无意的靠近林怡然等人,见凌齐轩吃相厮文,她暗暗学着,也慢慢的吃着,不时扫了眼快速吃面汤的林怡然和苗小菊,见他们三两口就吃完了一碗,暗暗得意的朝自己碗里看了看,自己可还有半碗呢,哼,泥腿子,看这吃相,真粗俗,偶尔遇到凌齐轩目光时,故意引导他朝自己碗里看,得意洋洋。

凌齐轩悄悄半转了个身子避开了。

吃饱喝足,对于农耕社会的人来说,就是人生顶天的满足了。

吃饭后的人们没有向往常一样钻进洞里,他们坐在三月微温的夜风中聊着自己的人生过往,或感叹,或是一笑而过

“朱大叔啊,要是以后天天都能像今天就好了。”

朱大叔嘴里嚼着一根微甜的草根,笑笑没有回话,他当然也希望每天都像今天的日子,可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十二袋粮食,今天就下肚小半袋了,如果不束紧裤腰袋,可能连半个月都支撑不了,他半喜半忧,迷迷茫茫看向远方。

林怡然等人吃好后就回来了,一顿饭的时间,洞里的烟气已经散得差不多了,清新的艾草香气扑面而来,感觉真好。

洞里摊了几个草堆子,他们就睡在草堆子上,干燥松软的枯草,散发着太阳光的味道,还真不错,夜渐渐深了,静悄悄的,太平寨子沉沉的睡去。

经过苏大易和寨子里几个懂木工活的男人几天收拾,林怡然的山洞,竟成了太平寨子里最奢侈的山洞,搞得大家都抢洞模仿,太平寨子周围一带,竟如一个小小村庄一样,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家住户。

朱大叔和田大娘看着空空如也的大山洞摇头失笑,“朱大哥,你看看”

朱大叔笑回,“看什么,是好事呀,这样大家都有了家的感觉,我们太平寨子也会像一个村庄一样,永完在这里了。”

田大娘长叹,“但愿仗打不进来才好。”

朱大叔说道:“这里是月华山余脉,极僻,人迹难至,应当不会打过来。”

“难说呀”田大娘并不乐观。

朱大叔疑惑的问道:“田家妹子,你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田大娘抬头看了看前面那座高山。

朱大叔明白了,跟着叹了口气,“我们这里属于深山沟子,一般没人来,应当不会被波及到。”

“希望如此”田大娘说起另一件事,“朱大哥,粮可不多了”

“我知道”朱大叔朝山梁子上的山洞看了看,洞口蹲着向个玩弹子的孩子,叹了口气。

田大娘愁怅的问道:“怎么办”

朱大叔叹气回道:“小林,这些天都没找我。”

田大娘叹气:“这孩子,前两天,我在她面前提过,可她没吭声。”

朱大叔不再吭声,一脸无精打采。

田大娘有些不满的接着说道:“这孩子看着脾气温顺,也好说话,可是你要跟她说个正事,她仿佛泥鳅一般,什么话也套不到。”

朱大叔抬眼说道,“人家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娃子理什么正事”

田大娘不满的发起劳骚:“可这十二袋粮不是她带头抢的么”

“话是这样说,可能我们两个过分了”朱大叔说道。

“过分,咋过分”

朱大叔实诚说道:“也许,林姑娘那天就是客气一番,没想到我们两个就”

“可她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能当什么”

田大娘被朱大叔看得说不下去了。

朱大叔不满的说道:“田家妹子,不是我说你,有事了,就指着一个十二、三岁的丫头,有好事了,你就觉得人家十二、三岁的丫头顶不了事,这可不好。”

田大娘讪讪不自在的动了动脸上的皱纹。

山梁子上

林小河和耿子等人蹲在洞口地上抓骨头做的弹子玩,几个丫头小子玩得热闹,叽叽喳喳的。

林怡然正在洞内整理自己的小窝,在苏大易等人的帮助下,洞内已经隔成三大间外加一个小厨房,自己和小河各一间,还有一间做堂屋平时人来人往用。

房间内,林怡然不再铺草在地上睡,而是用石头垒成床柱,上面砌成坑状,便于冬天烧坑,古代的冬天比现代冷多了,没有空调真心让人受不了。

凌齐轩看不得林怡然的土脚床,他请苏大易帮忙做了张简易的木板床,虽然简单,可是在太平寨子,那真算数一数二的了,精致而漂亮。

苏大易已经享受过土坑床带来的好处了,二话不说,给自己和妹妹砌了同样的床。

马秃三家就更不要说了,他凭着打坑赚了一个冬天的吃食,当然做了土坑床,而其他人,都是老实本份的农民,基本都用石头做床柱,上面铺了些木板,简单又方便。

林怡然可不管别人弄什么床,她弄好了床,又找了个平整的石块做床头桌子,吃饭的桌子是苏大易做的八仙桌,非常笨实耐用。

虽然没什么衣服,林怡然还是用平柳,请田大娘的儿子田二哥编了几个小藤箱,拼装摞起来,犹如一个小立柜,非常漂亮。

结果这个小立柜在太平寨子内迅速流行起来,有手巧的人甚至穿插了其他颜色材质,让藤箱更精巧漂亮,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强大的。

林怡然不慌不忙的收拾着属于自己的小屋,小屋外,朱大叔和田大娘愁得眉头都打不开。

苏小兰和马氏娘仨背着篓子从后山回来,见朱大叔、田大娘蹲在山洞前看小河玩骨弹子,打招呼说道,“朱大叔,田大娘你们怎么不进屋”

田大娘见她们回来,连忙站起来,“小兰姑娘,马家嫂子,你们到后山了,挖了多少野菜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