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在攻城的,是陆逊方面的扶桑残余。
这些扶桑残余,借助大华的钢铁云梯,悍不畏死的冲杀上去,和高丽城的守军搏命厮杀。
因为在战前,陆逊动员他们的时候就说过了。
只要他们作战勇猛,同样可以建立军功。
等到平顶曹魏之后,他们不但可以成为大华百姓,甚至可以成为大华的官员。
到时候,会分发给他们土地,宅子,还有一笔不菲的奖赏。
到时候,他们可以说是真正的咸鱼翻身了。
陆逊给他们画出的大饼,看起来很甜很美。
如果他们不是扶桑人的话,还真有实现的可能性。
可惜,谁让他们是扶桑参与呢
陆逊能感觉到,皇上对这些扶桑人,有极大的恶意,似乎根本就没想过要留下他们。
这些可怜的话,根本就不清楚这一点。
因此,在陆逊画出大饼之后,这些扶桑残余,顿时就被这大饼给刺激到了。
眼前顿时有无数金光闪现,他们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未来。
有这么美好的明天等着他们呢,该死鸟朝上,不死万万年
所以,这些扶桑士兵拼的很凶,是真的在拿命拼。
而再看高丽城那边,也是以凶悍为长的。
在曹魏的城池里面,很少能够看到这么凶悍的防守士兵。
但是高丽城是一个例外。
因为,高丽城和高句丽隔河相望,对面就是高句丽。
高句丽和高丽城,不知道发生多少战争。
而高句丽的手段及其残忍,极为仇视汉人。
一旦城池被他们攻破的话,城内的汉人,下场将会非常凄惨。
因此,在面对和高句丽的战争之后,高丽城的士兵,也杀出了血性。
只要是和高句丽发生战争,他们必然是死战不退。
现在,虽然攻城的敌军非常勇猛,单论勇猛,似乎并不在他们之下。
但是,总感觉对方这支队伍,有些名不副实。
人民子弟兵,偌大的名头,难道就是这等战斗力吗
其实,这些扶桑残余的战斗力,比高丽城的守军,也弱不了多少。
但是,人民子弟兵的实力实在是被传扬的太强了啊
现在真正对起阵来的时候,高丽城的防守士兵竟然惊讶地发现,人民子弟兵的实力,竟然比他们要弱
这你也敢信
难道,人民子弟兵的实际战斗力并不强
都是被吹嘘出来的
或许就是这个样子吧,否则的话,眼前的一幕,根本就没办法解释了。
双方的死伤,都极为惨重,双方已经战斗到白热化的地步。
但是,双方都没有收手的意思,已经打出了血性。
除非其中一方被彻底消灭,否则的话,双方都不会停止。
看到这一幕,吕布对高丽城的士兵的感官,不由得也是肃然起敬。
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差了一些,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任何人敬佩。
这时候,陆逊不由走到吕布身边,小声说道:“皇上,扶桑残余的人数不多了,要不要派援军上去”
似乎是因为高丽城直面高句丽的缘故,高丽城内的守军数量,竟然有五千余人之多。
而扶桑残余的数量,到目前为止,已经不足三千了。
而在攻城战之中,虽然大华的钢铁云梯非常先进。
但是扶桑残余很明显的,还不懂的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因此,虽然他们悍不畏死,但是在场面上,反倒是他们吃亏。
他们本来只剩下三千多人,而现在,只剩下一千余人了。
再拼下去,用不多久,就拼没了。
听到陆逊的话之后,吕布不由古怪地看了看陆逊。
这些扶桑残余,拼完拉倒,值得为他们救援吗
难道陆逊竟然对这些扶桑残余生出了同情心不成
这种心理可要不得啊,实在是太危险了
吕布准备好好教育教育陆逊,让他认清这些扶桑残余的真实面目。
然后,就听陆逊说道:“皇上,这些扶桑残余有大用啊,他们个个都有一身排雷的本事,用他们排雷,再好用不过了。如果都死在这里的话,未免可惜了的。”
嗯
霍,原来这货是存了这个心思啊
吕布一琢磨,觉得陆逊的提议不错。
是啊,虽然现在他们有排雷车。
但是排雷车并不是万能的。
第九百一十五章:高句丽来袭
吕布觉得,陆逊的提议不错,排雷车也不是万能的啊
之前在攻打辽东郡的时候,他们招降的那些城池,招降之后,吕布都会派人拿到地雷布阵图开始排雷。
他们埋下的很多地雷,位置都很隐蔽,不少地方,都是排雷车根本就到不了的地方。
如果不是因为招降,他们事先拿到了地雷布阵图的话,恐怕他们的士兵,在这些地方必定会有所损伤。
而一旦发生损伤的话,对士气也是一个打击。
就算拿下城池,做什么事情也会缩手缩脚,担惊受怕。
至于攻城的时候,那就更是如此了。
就算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跑,估计也不敢毫无顾忌地追赶。
谁知道那片区域有没有地雷
而陆逊的提议实在是太好了
有了这些扶桑残余之后,这些工作统统交给他们去做好了。
他们现在不是已经有了一些排雷的经验了吗
那么这项工作交给他们来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嗯,这些人,暂时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就死掉了。
以后说不定都是宝啊
想到这里,吕布不再怠慢,迅速鸣金收兵。
在听到撤退的号令之后,这些扶桑残余,迅速从城头撤退下来。
城墙上的高丽守军,并没有追赶,并且长长松下一口气来。
这群人民子弟兵,虽然战斗力一般般,但是真的很顽强。
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战斗力如此顽强的敌人,比对面的高句丽士兵,更加的难缠。
拼杀到现在,他们对这些人民子弟兵也产生了敬意,同时心里有种不愿为敌的念头。
幸好,他们退下去了。
如若不然的话,他们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而那些幸存下来的扶桑士兵,如释重负,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