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难道他们已经勇敢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了吗
接下来,他们就发现,这些中毒的人民子弟兵,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用牙齿要开瓶塞,直接将里面的液体倒进嘴里,吞咽下去。
看到这一幕,木鹿大王麾下的蛮兵,不由冷笑数声。
这些家伙,还真是天真啊,难道他们就这么天真的以为,就凭他们喝下去的那种玩意儿,就能解开他们短刀上的剧毒吗
你们以为,我们的毒,就是那么好解的吗
而中毒的人民子弟兵,在服用完解药之后,则是毫不留恋地迅速脱离战场。
而经过一轮偷袭之后,剩下的所有人民子弟兵都知道,对面的蛮兵手中有的短刀上有毒。
于是,接下来,人民子弟兵就不和他们客气了
嗖嗖
嗤嗤嗤嗤
接下来的时刻,八阵图内闪现出数不清的弓弩还有暗器飞射的声音。
而木鹿大王麾下的蛮兵,则是如同稻草一般,一茬一茬的倒下。
你们不是想玩儿阴的吗
很好啊,那我们就陪你们玩玩,看是谁玩儿谁
从木鹿大王麾下的蛮兵冲杀入阵中,到现在不过短短的不足小半个时辰的功夫。
但是木鹿大王会下蛮兵的伤亡,目前至少达到十分之一的伤亡。
也就是说,那些吗蛮兵,至少损折了两千人马。
而人民子弟兵这边,损折的人数,连他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看到这一幕,木鹿大王根本就忍耐不下去了。
不能再等了,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营救出来。
否则的话,他麾下的两万精兵,恐怕都要损折在这大阵之中了。
想到此处,木鹿大王大手一挥,直接命令他的三千野牛骑兵团冲动。
帷幕瞬间被拉开,显露出里面藏着的三千野牛骑兵团。
高台上的诸葛亮,目光始终都盯着木鹿大王这边。
当诸葛亮的目光看到三千野牛骑兵团的时候,瞳孔不由急剧收缩了一下。
没想到,这个木鹿大王麾下,竟然有野牛骑兵团
这些野牛,个个牛高马大,两个犄角上面,绑着明晃晃的尖刀。
这些野牛冲起来,别说是穿着盔甲的士兵了,就算是马匹也撞不过它们啊
原来,他们的底牌在这里
真是可惜了的,如果这次带上三弓床弩就好了。
不过遗憾的是,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带三弓床弩过来。
并不是忘了或者是小觑蛮人,认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这种强力杀伤性武器。
而是三弓床弩是精密武器,而南中这边的地形还有气候,都极为恶劣和反复无常。
携带三弓床弩极容易损坏,最终诸葛亮思索许久,还是决定不带三弓床弩了。
而没有三弓床弩,现在军中真的没有办法抗衡木鹿大王的野牛军团。
想到此处,诸葛亮不由紧紧皱起眉头。
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现在最重要的,是马上将布置八阵图的两万大军撤回来。
八阵图就算再厉害,也断然不是那些野蛮畜生的对手。
古语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诸葛亮迅速下达命令,命令弓箭手迅速推上,用弓箭来阻止对方的野牛骑兵团。
同时,向陈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其实,陈到也注意到了对方的野牛军团,心里暗暗心惊。
接着,接到军师下达下来撤退的命令,陈到不敢怠慢,连忙命令士兵列阵撤退。
八阵图的阵型,迅速变幻,很快就变成防守阵型,然后缓缓后退。
而原本在八阵图中,如同鱼和肉一般,被不断宰杀的大幕大王麾下的蛮兵,正被杀的胆颤心惊的时候。
忽然之间,敌人竟然变幻队形,把他们放了出来。
这不由得让这些蛮兵,心里都生出一种逃出生天的感觉。
他们心里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对方不变阵的话,顶多再过一刻钟得时间,他们的项上人头,估计就要滚滚落地了。
没想到就在这种时候,他们竟然主动放了自己一条生路,真是太好了。
此时,竟然没有任何一个蛮兵想继续冲杀上去和人民子弟兵拼杀,他们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撤退。
经过刚才一番厮杀之后,这些蛮兵心中的傲气,已经被斩杀的一干二净。
相反的,对面的人民子弟兵在这些蛮人心里,已经变成了不可战胜,不可匹敌的形象。
这些蛮兵纷纷转身,准备撤退的时候,才蓦然发现,原来是自家的野牛骑兵团发动了。
怪不得对方这么好的心,在眼看要杀死他们的时候选择撤退呢
不得不说,这些蛮兵真的很勇猛。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果断地向迅速撤退的人民子弟兵追杀上去。
他们要缠住人民子弟兵,不让他们撤退的这么痛快。
第七百五十二章:潜入祝融夫人房间
大华国的军营之中,所有士兵脸上,都是一片凝重之色。
刚刚的战斗,前期他们占据绝对上风。
但是当对方的野牛骑兵团出击之后,双方位置迅速转换。
原来,对方的野牛身上,还披着一层特制的盔甲,弓箭难以伤害到野牛。
至于野牛骑兵,由于野牛身材高大,他们只要趴在野牛身上,弓箭就很难伤害到他们。
如果用抛射的话,倒是能够伤害到他们。
不过这些野牛骑兵身上,同样穿着盔甲。
普通的弓箭抛射的伤害,对他们形成不了太大的效果。
而弓箭的袭击,让这些野牛直接发疯。
三千野牛狂奔起来的气势,让人看着就有种头破发麻的感觉,更不要说直接对阵的那些士兵了。
很快,三千野牛骑兵团就冲杀进大华国弓箭手的队伍之中,弓箭手阵型,瞬间被野牛军团给冲击的七零八乱。
出战的三千弓箭手,几乎被屠杀殆尽。
紧跟着,两万布下八阵图的人民子弟兵精英,好悬及时撤退回城中。
不过留下来断后的两千士兵,再也没能回来
经此一役,人民子弟兵竟然直接损折了五千人之多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