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难道大华国根本就没准备埋伏他们
带着深深的疑惑,他们一路有惊无险安然无恙地来到邛崃城外。
然后,他们就无奈中带着绝望,悲伤中带着伤的发现,尼玛得邛崃城已经易主了,邛崃城的城池上,插上了大华国的旗帜。
这还玩个毛线的支援啊自己的队伍屁颠屁颠的赶过来支援,结果连城池都丢了。
现在他们人来了,接下来要干什么
准备硬攻将邛崃城攻下来吗
额,就凭他们三万人,能攻打下邛崃城吗
接着,他们迅速将情况通过飞鸽传书,传递给朝廷,他们听从下一步的命令。
刘备得到飞鸽传书上的消息,看完消息之后的一瞬间,刘备整个人似乎老了十岁。
这个消息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丢掉邛崃城,对蜀汉的打击是沉重和致命的。
丢掉邛崃城,蜀汉将会丢掉一切的地利
最终,刘备召集众位谋士商议。
诸葛亮和法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无不大吃一惊同时两人都是困惑不解。
这到底是肿么回事呢
他们吃惊的地方,不在于已经丢掉了邛崃城。
其实,对这个结果,他们两人心里都有一定的预测。
他们吃惊的是,既然邛崃城早就丢了,为什么三支援军竟然会安然无恙地出现在邛崃城外
大华国为什么没有在路上埋伏他们
这样的情况,显得非常不合理。
难道,吕布真的只带了两万人马过来
并且大华国的攻击重心,并没有放在邛崃城里
邛崃城内失火,只是个偶然现象,然后被吕布无意中抓住,发动迅猛一击,从而夺下邛崃城。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够完美地解释所有问题了。
似乎也只能是这个样子,否则的话,为什么三路援军出现在邛崃城外,根本就没办法解释。
那么接下来,他们需要怎么办呢
是趁着吕布立足未稳,让他们攻击邛崃城
三万人马,能够攻下邛崃城吗
额,这好像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能的事情。
好吧,虽然之前人家大华国的皇上只用区区两万兵马就攻下了邛崃城。
但是这种情况,是根本没办法复制的
最终,他们商议的结果是,就凭这三万人,根本就不可能攻下邛崃城。
而邛崃城一丢,大华国必然会调集大量的兵马,将会以邛崃城为突破口,重点从这里发动攻击。
这样的话,蜀汉将会陷入无比被动的局面。
那么,这三路三万兵马,绝不容失
商议的最终结果是,让这三路兵马原路返回,做好防守和奇袭的准备,以应对将要到来的大华国大军。
下打完这个命令之后,沉思了半晌,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臣以为,我们接下来的防守重点,将要放在汉中臣以为,皇上可以到汉中坐镇,确保汉中万无一失。”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不由皱起眉头。
咦
军师这话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需要重点防守的,难道不是成都吗
作为蜀汉的都城,汉中难道能够比成都更重要吗
刘备先是疑惑不解,不过片刻之后就恍然大悟
噢,原来军师的意思,是成都已经放手不住了吗
嗯,在丢掉邛崃城之后,大华国必定将这里当成一个突破口。
而一旦大华国的大军压境的时候,蜀汉还真的防守不住。
既然如此的话,作为一国之君得刘备,就不能继续待在成都了。
前往汉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毕竟汉中有白马关有剑阁之险,暂时能够确保安全。
而法正也是向刘备说道:“皇上,臣以为,军师所言有理,皇上理应坐镇汉中”
刘备的脸色,在一瞬间不由再次苍老的十岁。
半晌之后才说道:“两位军师认为,成都已经防守不住了吗没有一丝能够防守下来的可能吗”
迟疑了一下,诸葛亮才说道:“皇上,臣以为能够守下来的几率很小,请皇上早做决断。”
第六百八十四章:十面埋伏
汉嘉崇庆还有江源的三路援军,在接到命令之后,不由得拔营回撤。
士兵之中,抱怨声四起。
这也难怪士兵会抱怨,大老远的颠儿颠儿的跑过来,然后直接又被打发回去了,换谁心里也不能这么痛快啊
来的时候,他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随时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每经过一个地形复杂,适合进行埋伏的地方,他们都要派出大量的斥候进行刺探,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敢通过。
但是回去之后,心态放松了很多,刺探也变的没那么认真了。
来自汉嘉的援军统领叫做周成将军,周将军还是相当谨慎的,在刚离开邛崃城回返的时候。
碰到第一个山谷的地方,周成将进军还派出斥候刺探,看看是不是有埋伏。
这时候,斥候就显得有些不太乐意。
不过既然将军已经下达了命令了,他们也不敢不去。
只不过,这一次搜查的细心程度,要比上一次敷衍很多。
草草刺探一番之后,他们回来汇报。
“报告将军,山谷之内并没有什么危险。”
听到斥候的刺探情报之后,周成将军点了点头,然后兵分前队和后队,分批穿过山谷。
对周成将军的谨慎,士兵明面上不说,心里却是在暗暗嘀咕。
穿过山谷,安然无恙,什么情况都没有发生。
然后是第二个限地,他们需要穿过一片树林。
这一次,周成再次派出斥候。
这时候,斥候的排斥心理就更强了。
探查个毛线啊探查,我们来的时候明明已经探查过了好不好
您这也未免太过小心了吧啊喂
结果,这些斥候在树林里随便转悠了一群就赶过来汇报。
这一次,周成也没把军队分成前后队,而是选择直接穿过这片树林。
结果他们安然无恙地穿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