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6(2 / 2)

而军师既然这么说,想必也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这件事情,还是等到冬天再进行计议吧。

不久之后,大华国接到蜀汉的请和国书,蜀汉愿意割让南中给大华,不过提出一个要求,大华必须提供给蜀汉足够的粮食,以使蜀汉能够度过这次大旱的难关。

咦不对

大大的不对啊

诸葛亮又要闹什么幺蛾子了

吕布才不相信他会这么软弱,会主动割让南中给大华呢。

吕布不由向贾诩问道:“文和,蜀汉是不是在搞什么鬼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听到吕布如此询问,贾诩和郭嘉还有庞统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微微一笑。

看起来,主公在很多方面智慧过人,但是在政治方面,真的很小白。

庞统不由解释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蜀汉应该是诚心割让南中给我们,并没有什么阴谋估计。”

吕布满脸不信地说道:“他们会有那么好的心这不太可能吧”

贾诩耐心地分析道:“皇上,依微臣之见,蜀汉必定粮草短缺,没办法继续支撑下去了,所以才向我们请和。又怕我们不答应,因为只要我们继续攻打,迟早能够拿下南中。”

“因此,他们才主动提出愿意割让南中给我们。并且提出我们必须提供给蜀汉足够的粮食,这样一来,蜀汉就能度过这次因为天旱导致的大灾。”

“对他们来说,这是两全其美得办法,微臣相信,这次的请和,他们是真心的。当然了,我们也要提防他们耍什么花招。”

听到这里,吕布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第六百三十七章:发展南中

迟疑了一下,庞统不由说道:“可是,我们要不要接受他们的议和一旦我们接受他们得议和之后,就要给他们足够的粮食,短时间内,也不能继续攻打益州。”

“如果不接受议和得话,只不过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打下南中之后,我们仍然可以继续攻打益州。机会难得,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不接受议和,继续攻打南中。”

沉吟一番,郭嘉不由说道:“南中之地,蜀汉守不住,所以他们肯退让。但是益州北部,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断然没有退让的道理。”

“一旦攻打益州北部的话,蜀汉一定会拼死抵抗,硬攻的话,损失太大,对我们来说,得不偿失。我的意见是,接受议和。”

庞统分析道:“奉孝说的有道理,如果硬攻益州的话,的确会有极大的损失。但是这次的机会可以说千载难逢,错过这次机会,下次我们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等到这么好的时机”

“下一次再攻打蜀汉的时候,曹操还会坐视不理吗我认为,纵然现在遭受一些损失,但是能够一劳永逸地拿下蜀汉,对我们来说,完全值得。”

庞统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郭嘉、贾诩两人,不由都陷入沉思之中。

这时候,吕布却是微笑着说道:“我们还是答应蜀汉的要求,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南中,何乐而不为呢”

庞统急道:“皇上,可是”

吕布摆摆手说道:“放心好了,危机并没有结束,等到明年,一定还有一次很好的时机。我们有半年时间耐心等待,做好全力攻打南中的机会。”

听到吕布的话,庞统一愣,不由问道:“皇上,不知到底是什么时机啊”

吕布高深莫测地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等到明年你们就知道了。”

额,对吕布来说,明年真的还有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这个机会,几乎不弱于今年的旱灾。

不过,明年的这个机会究竟会不会出现,会不会达到吕布预期的效果,现在还在未知之数,吕布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否则等到明年一旦没有出现最佳时机的话,到时候可真就打脸了。

听到吕布的话,庞统不由有种心痒难搔得感觉。

不过吕布不肯说,庞统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只能闷在心里。

大华国同意了蜀汉的议和请求,蜀汉将兵力从南中地区撤出,将在南中地区的行政人员一并撤出。

将剩下的南中地区,全部割给大华国。

当然了,到底蜀汉在南中有没有藏匿的兵力,这就不得而知了。

为了防止大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蜀汉已经在撤兵得同时,将这个消息四下传播出去。

现在蜀汉和大华国议和得消息,已经传播的尽人皆知。

如果大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的话,势必会引发众人对大华国的非议。

并且会严重抹黑吕布一直以来树立起来的,英明神武仁义无双的形象。

不过,大华国能够完美地得到南中,已经足够他们消化一段时间了。

暂时并没有继续对蜀汉用兵的打算,因此,在接受了蜀汉南中地盘之后,大华国如约提供给蜀汉五万担粮食。

失去南中之后,蜀汉本来就减少了大量的子民,在得到大华国的五万担粮食之后,勒紧裤腰带,能够勉强度过这个饥荒。

这个结果对两国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属于双赢。

好吧,这个赢对蜀汉来说,代价是十分沉痛的。

接受南中之后,吕布将南中划做独立的一州,调集荀彧来任南中刺史。

当然了,荀彧并没有被剥夺内阁大学士得身份。

荀彧只不过是暂时担任南中刺史一职,等南中彻底稳定下来之后,荀彧自然会回内阁。

吕布非常相信荀彧的内政能力,相信荀彧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南中打理好。

在明年对益州用兵的时候,吕布需要一个稳定没有内患得南中。

能够做到这一点,又深的吕布信任的人,并没有几人,荀彧是最佳人选。

接下来,就是发展南中了。

对吕布来说,饥荒并不是问题。

在饥荒之年,吕布还敢送粮食给刘备,就是因为吕布的存粮十足,度过这次饥荒对吕布来说,是小菜一碟。

就算粮食真的不足,吕布还可以从海外市场引进,完全不怕粮食不足的问题。

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布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南中贫穷的根源,否则的话,发展南中只能是一句空话,无从谈起。

几日之后,荀彧就来到南中走马上任,首先就是任命提拔各郡官吏。

这些官吏,上层官员基本上都是荀彧调集过来的。

底层官员,多半都是从当地临时提拔的贤能之士。

没有当地民族的配合,想要快速发展南中,根本是无稽之谈。

接下来,荀彧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登记人口,按照人头分发土地。

这件事情,得到南中广大百姓的热烈拥护。

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不准许买卖,可以世世代代地耕种下去。

缴纳给国家的税赋,其实是很少的一点。

这对南中百姓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当然了,这个政策对南中的士族大姓来说,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