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了各种思路和办法之后,最终吕布确定了一种可行性比较大的思路,那就是特种作战。
回去之后秘密建立一支特种部队,先期可以重点培养山地作战的能力。
如果能配备一些器具,再加上攀岩等训练的话,有很大得可能能够从敌人的背后杀入,完成一次不对称的战争。
之前吕布在研究现代军队的战斗力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些特种兵训练和作战时候的镜头,对这些特种兵的表现,吕布真的是叹为观止。
如果单轮个人勇武的话,吕布自信不输给任何一个人。
但是要比杀人本领的话,那吕布自认拍马难及。
对于特种兵的训练还有装备等情况,吕布非常感兴趣。
既然要组建特种兵,那么吕布就要亲身去体验一下特种兵的训练才行。
只有亲身去体验了,才有切身的体会,才能真正学习到精髓。
当然了,想进特种部队培训那是不现实的事情,人家根本就不对外提供这项业务。
不过现在在国外有很多的雇佣兵公司,只要有钱,应该是可以进去学习的。
训练出一支特种兵来,并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山越,实际上特种兵的应用极为广泛。
刺探情报,刺杀大将,信息传播,破坏道路、粮草等基础设施、或者下毒等等,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吕布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群训练有素的特种兵,足以以少打多,足以完成一场不对称的局部战争。
想到此处,不由得更加坚定了吕布要建立一支特种部队的决心。
回去之后,吕布就准备从全军之中挑选出一百人出来,以这一百人为根基打造一支三国的特种部队。
所以这段时间,吕布一直都在忙这个事情。
在这期间,秦凝筠帮了吕布和大得忙。
很多资料很多特种兵所用的装备,还有如何打造等信息,都是秦凝筠帮助查阅和提供的。
当然了,仅限于冷兵器,至于热武器还有高尖的现代科技产品,这些就用不上了。
因为在三国时候根本就造出不这些东西来。
同时还有攀岩用具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要学,如果没有秦凝筠帮忙,只有吕布自己一个人的话,时间根本就不够用。
不仅仅光要学习这些知识,吕布还准备带一些样品回去,提供给那些匠人,看能不能打造出来。
对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造船的事情。
当时东吴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强了,但是仍然没达到吕布所想要的那种程度。
所以吕布必须要结合现代理念,将那时候的船只加以改进。
对了,那时候的船都是用木头打造出来的,其实现在可以试着用钢铁来打造了。
这样船只将会更加的结实,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存在的技术难点就更多了。
以至于吕布询问苏教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时候,就连苏教授都直摇头。
就凭当时简陋的工艺水平,很难造出这种巨无霸出来。
不过如果只是用薄铁皮制造一些冲锋舟的话,倒是很容易做到。
至于那些大船,全部用刚才来做还不太现实,但是在最容易受损的地方加入钢板还是可以的。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船只的坚固度。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
第二百章:冲突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
不过吕布考虑到那边他住的房子还不知道烧没烧完呢
一整天的时间了,估计应该烧完了吧就不知道现场被清理出来了没有。
吕布考虑了一下,放火的事情,肯定是二当家的陈宽干的,
严白虎应该是真的想要投奔自己,陈宽是背着他这么干的。
不过就算陈宽做出了这等事情,吕布估计严白虎也不会惩罚陈宽。
因为自己真的被烧死了的话,那么严白虎被招安的路就彻底断掉了。
严白虎再惩罚陈宽的话,估计山寨里面就要分崩离析了。
不过呢,如果自己没死的话,那事情就会有所不同了。
吕布嘴角不由拉出一丝弧线出来,露出一个好看的笑容。
烈焰中复生,从天而降,我想这个噱头足以让那些山越在心里产生敬畏感了吧
不过如果现在回去的话,时间应该正好在晚上,还不够吸引人。
吕布索性决定再晚回去几天,计算了一下时间,准备回去的时候正好卡在早上的时候。
以前吕布来回穿越的时候,都是怕被人发现了,因此穿越的地点都被定在书房等隐秘的地方。
而这次,吕布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要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
要的就是让他们心存敬畏
事情果然如吕布所猜测的那般。
当天夜里,就在吕布召唤出传送门离开之后,那一把大火把整个山寨的人都给惊动了。
那把火,陈宽是真的下了死手了,堆积了好多的柴火。
一时间,火势冲天,暗红的火焰伴着滚滚黑烟冲天而起,焰头烧起来足足有好几丈的高度。
这样的大火,根本就没办法扑灭,不被波及到周围的房屋就是万幸之事了。
幸好山寨里面人手众多,或者说陈宽的手下事先早就有所准备。
因此大火就烧了吕布居住的客房,附近的房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严白虎还有严蕊自然早早被惊醒过来,匆匆忙忙地赶到现场。
严蕊看到被熊熊火焰吞没的房屋,眼前一黑,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
“夫君,你等等,贱妾来救你了”
严蕊凄惨地大叫了一声,就不管不顾地向大火中扑去。
幸好旁边的严白虎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严蕊。
否则的话,如果真被严蕊给冲进去,哪里还有她的命在。
严白虎气急败坏地问道:“蕊儿,你这是做什么这么大的火你就往里冲,你不要命了啊”
严蕊凄惨地说道:“伯父,我夫君被大火给烧死了,我独自一人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意思你别拉着我,让我跟夫君一起去吧。这样,黄泉路上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