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4(1 / 2)

增加至了将近三万吨,上层甲板也被增加至了二百零五十一米,宽三十米,配备了三座升降梯,最多能够容纳八十一架飞机。

如果能够将飞机改为固定翼飞机,并且将固定翼改为可折叠式的飞机,那么这艘航母可以轻轻松松的突破百架飞机。

早就在跑道上待命的飞机,在接到起飞的指令之后,地勤人员迅速的帮助飞机启动,其实就是飞行员控制开关,外部的地勤进行助力启动,原理就跟手摇启动卡车是一样的。

飞机稍稍的预热了半分钟不到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紧跟在第一架飞机之后的几架飞机也已经全部启动成功。

随着地勤的一声指令,飞行员迅速的将飞机的速度推到最快,飞机猛的向前冲去,速度越来越快,几百米的距离眨眼而过,在飞机距离舰首大约二十米左右距离的时候,飞机的前轮渐渐的离开了甲板。

起初因为航母的晃动,飞机的起飞看起来似乎并不太稳,但是随着离开甲板的束缚,飞行员进行了简单的调整之后,飞机飞的越来越稳。

在第一架飞机离开甲板之后,第二架飞机也紧跟着重复了第一架飞机的步骤,然后是第三架,第四架。

然而当第五架飞机出现的时候,画面却与之前的四架完全不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双翼固定翼飞机,但是将两者放在一起稍微那么一比,就能够很清晰的看出,最先起飞的那四架飞机看起来有种很薄的感觉,而此刻出现的飞机,光是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很厚重,很有安全感。

而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最先起飞的那四架飞机,只在飞机的两翼上布置有两挺127毫米的08式机枪航空版,两挺机枪旁边甚至能够看到裸露在外的一条长长的弹链,每条弹链大约有五百颗子弹左右。

而现在出现的飞机,不仅仅两翼上布置的有两挺机枪,而在他们的机腹下方,还挂有三颗五十公斤级的航空炸弹。

不错,最先起飞的是侦察机,他们需要的是速度,并不需要有太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侦察,而不是与敌人进行缠斗。

而那四架侦察机对于自己的任务也很是清楚,刚刚飞上天空,便朝着各自的区域飞去,四架飞机,刚好对应着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每隔半个小时,需要返回航母一次,每两个小时降落补给一次。

也就是说,侦察机的飞行半径为半个小时,为什么要用时间来规定,而不是用航程呢原因在于飞机飞上天以后就失去了联系,他们没办法将情况汇报给航母编队。

所以按照规定,飞机侦察半个小时就需要回来汇报一下情况,而汇报的方式就是驾驶飞机做动作,下面的人一看这个动作就明白了。而侦察机拥有每小时将近三百公里的航速,半个小时也就是理论上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折合一下也就是一百二十海里,按照军舰的速度,至少也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赶到。

所以,只要将四架侦察机放出去,即便是被敌人给看到了,航母战斗群也能够及时的做出应对,是战斗还是撤退

而之后的飞机则是战斗轰炸机,这也是目前航母舰队拥有的全部飞机类型,少量侦察机,大量战斗轰炸机。

如果对付的目标是敌人的舰队,那就相对应的换上两百公斤级的航空炸弹,甲板前方进行适当的临时延长,不过这种做法很危险,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大起飞载重为一百五十公斤,因为这样可以确保飞机在现有的跑道上能够完全起飞。

一架接着一架的战斗轰炸机离开了飞行甲板,每升空一架飞机,他们便会在空中组成一个两架飞机组成的战斗小队,然后每三个战斗小队,又会组成一个大的战斗编队,每六架飞机汇聚一起之后,他们便会朝着前方的目标区域飞去。

根据情报显示,目标区域只有两公里的长度,综合判断,航空兵的攻击范围最多也就四公里左右,六架飞机过去正好,太多了就会显的有些拥挤。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时代的航母,比起后世的航母,这时代的航母简直就跟后世造万吨级民用轮船一样简单,如果不追求性能的话,甚至一艘普通的万吨级民船改装一下就能成为一艘航母。。

a

623:这咋还从天上来了捏

越是早期的航母,各项技术要求就越是简单,就好比现在,他并没有太复杂的什么技术,例如什么蒸汽弹射,电磁弹射,各种弹射问题,各种电缆问题。

现在的航母,说白了就是一艘普通的大船,一艘足以让飞机起飞的大船,船舱内部塞满了飞机,弹药。

与之担心航母的建设问题,倒不如去操心一下舰载机的问题,虽然航母简单,但是舰载机却是限制众多国家的绝对因素。

再一个,现在还有很多的国家都没有意识到航母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而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被王思锐的骗上了车,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到无畏级战列舰的建设当中。

殊不知,建造一艘无畏级战列舰的费用以及资源,基本上能够建造一艘半郡国号这样的航母了。

王思锐并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他都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高层领导,他只需要知道什么装备是有用的,未来战争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就行了。他提出了方向,下面自然会有哪些工程师去根据这个要求去进行研究,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虽然限制了工程师们的思维,但是也避免了他们走更多的弯路。

就好比现在,中华帝国从来没有说研究出一款武器装备是没有派上用场的,而其他的国家基本上是采用竞争制度,即由两个单位,或者更多的单位分别研究出自己的产品,然后让军方去选择,如果选上了,那你就发了,如果选不上,那前期的投入基本上也就打了水漂。

而这种竞争制度也有两个类别,一个是军方下达任务,这个主要是军队基层提出的意见,当意见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才会对那些机构提出要求,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最终选择一款列装。

因为他们是商业化的运作,看似国内的经济是好了很多,但实际上则是左手换到右手的区别。而中华帝国这边在资源方面全部归属于国家,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装备,放在中华帝国与其他的国家那里,它的造价会是成倍的差别。

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材料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上面,技术成本是国家在负责的,国家在整体投入的,这就好比后世的中科院,如果有中科院都解决不了的科学技术难题,那么在民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绝对低于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