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0万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这个距离在整个宇宙来讲,甚至还不如沧海一粟,但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讲,却是一道一直难以迈过去的门槛。
5600万公里,即便是光,也要跑三分多钟,而且这么远的距离,要想从地球把探测器送到火星,那难度甚至比你拿枪用子弹打中十公里之外一只飞行的苍蝇还要大。毕竟子弹才飞多快苍蝇才能飞多快而无论是探测器还是火星,其运动速度又有多快这简直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别说去火星了,就算是登上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这些年以来又难住了多少人在“巴奈特王子号”出现之前,整个人类就只有美国人成功的完成过五次登月,几十年来几十亿人之中,仅仅就只有十二个人把自己的脚印留在月球上
而38万公里的距离和5600万公里相比,其中的差距,又岂止是一个“难”字能够表达的
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六十年的时间内,人类一共往火星发射了43个火星探测器,但可惜的是成功的只有17次。当然,如果把取得一部分成功的欧空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器也算作是半次成功的话,那么成功的只有175次,失败却高达255次而作为火星探测的先驱者,前苏联和俄罗斯却交出了一份惨不忍睹的成绩单,事实证明,火星探测这种精细活儿不是老毛子这种粗线条的人种能够搞的成功的,在1960年到2011年这51年的时间内,老毛子一共往火星发射了20枚探测器,竟然没有一枚是成功的。
仅仅是发射无人探测器去火星,成功率还不足40,可想而知要是把人类带到火星上,是多么的困难
可偏偏,载人火星探索计划又是人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尝试,因为这个计划可是人类真正开启外星移民的基础,只有真的能够让人类到达火星,那么才有可能展开外星移民,才有可能让人类的未来一直延续下去。
原本没有人会能想到地球人能够在2030年之前能够将人类送到火星,但横空出现的星空探索公司,竟然在2022年的年初,就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
虽然“巴奈特王子号”上的宇航员还没有真正的展开登陆火星的行动,但飞船已经成功的切入到环火星轨道,这已经说明,整个载人火星探索计划中最为困难的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无论是登陆火星还是从火星离开返回地球,都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了。
毕竟“巴奈特王子号”上携带的两艘登陆飞船“鹰隼号”和“鲲鹏号”可都是经历过登陆月球的考验的,而且这两艘登陆飞船在登陆月球的时候,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登陆火星的各项要求。
也就是说,地球人登上火星,现在就只差临门一脚了
这个消息传出去,如何能不让整个地球都沸腾起来
作为这次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主要出资人,也是这次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发起人,唐风自然成为了全球议论的焦点。而身为华夏人和美国公民,为了表示对唐风的力挺,就在“巴奈特王子号”即将切入环火星轨道的时候,美国总统和华夏一号首长则再次亲临贝儿公主岛,现场为“巴奈特王子号”加油。
而当承载着“巴奈特王子号”成功切入环火星轨道消息的电波,在茫茫太空中飞行了三分多钟之后抵达地球时,华夏的一号首长和美国总统立刻就在现场对“巴奈特王子号”发去了祝福的视频信息。
只是,这种信息一来一回就差不多需要六分半钟的时间,要想完成一次通话,真的是会让人等的很心焦的。
除了美国总统和华夏一号首长之外,“巴奈特王子号”上其他国家宇航员的国家元首,也都通过视频连线,在各自的国家给这些宇航员发去了祝福和庆祝的视频信息。
来自自己国家元首的祝福和庆祝,让整个“巴奈特王子号”上也充满了一种热烈的气氛。尤其是韩正和乔治安东尼,正是因为他们俩精准的操控,才让“巴奈特王子号”完美的实现了减速,并最终成功的切入到环火星轨道。因此在接到元首们的庆祝信息之后,两个人纷纷表示,在十二个小时之后的登陆火星行动中,一定要完美的完成这次登陆任务
第九六四章登陆地点
此时的“巴奈特王子号”在距离火星表面135公里的环火星轨道上,以1小时54分钟圈的频率,绕火星飞行,同时利用“巴奈特王子号”上携带的高清镜头,对火星表面进行最详细的勘测。
“巴奈特王子号”上的那两台解析度高达5厘米的超高清摄像头,可以在160公里的外太空,清晰的辨别出地面上一个烟盒与一盒磁带的区别。而环火星轨道距离火星表面更近,再加上火星上的大旗更为稀薄,所以,这两台高清摄像机的实际解析度在火星上会显得更高。
在进行真正的登陆火星之前,唐风他们要对预定的登陆地点进行近距离的勘测,以确认登陆地点的安全。
早在“巴奈特王子号”建造的时候,尼奥施密茨博士的团队就开始为火星飞船的登陆地点做考察。经过两年多的商讨,最终确定“巴奈特王子号”登陆火星的确切地点就是火星塔尔西斯高原。
塔尔西斯高原,又叫塔尔西斯隆起,坐落于火星赤道、水手峡谷的西边,是一个高9公里、宽3000公里的广大火山高原。她的名称来自圣经,一个位在已知世界极西处的地名。塔尔西斯高原拥有五大火山,其中奥林帕斯山是太阳系最高的山。
这个巨大的隆起是火星上一个广大的高原地区,由中心往外围高度和缓降低,形似圆顶,不同年代的熔岩流层广布在高原上,亦有很多槽沟放射状地由中心向外围延伸,其中一道则裂成巨大的水手峡谷系统。高原上有多座火山,其中有五座甚为巨大。
之所以选择在塔尔西斯高原登陆,施密茨博士也是有着深远的考虑的。因为这片巨大的隆起地形复杂,同时兼有火山和峡谷的地貌,对于考察火星的地壳结构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实,根据以前人类对塔尔西斯高原的观察,人们对塔尔西斯隆起的形成有两个理论,第一个说是由底下的地函上升流抬升的,第二个则说是由喷发出的熔岩流不断层层累积的,而熔岩层层累积的重量会使地壳下弯、下沉,使第二个说法较符合观测。
不过关于第一个说法的地函上升流则有另一个理论,那就是热柱:热柱长期位于塔尔西斯下方,形成热点,它并非使地壳隆起,而是提供了充足的热能和岩浆,使塔尔西斯地区长期喷发,累积层层熔岩和槽沟,而不同时期的热点位置则形成各个火山。热柱是地函对流系统的一部分,而热柱甚至对流存在与否则尚未明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以前人类对于塔尔西斯隆起的判断,都是基于环火星无人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