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5(2 / 2)

清末英雄 贰零肆柒 5271 字 2019-05-03

几分钟后,杨度和宋教仁齐齐赶到:“竟成兄,俄国人俄国人真的是要和我们开战吗”宋教仁脸上又清又白,他也是今日刚刚从京津泰晤士报得知这个消息的,当然报纸上没有说俄国是以要求外蒙自治为要挟。

旁边的杨度也是心神不宁,“大人,这俄国可不同于日本啊,现在两国对我一国,根本就没有胜算,这仗还能打下去吗”

“这仗怎么就不能打下去”杨锐好笑,笑后再道,“一会广播讲话,你们想知道的东西,都在讲话里。”

“竟成,议员”杨度刚提到议员是就败退了,按照宪法,大中华国总理可不经国会批准对外宣战,当然国会也可提出不信任案让总理下台,但以杨锐的民意和复兴会的组织,要他下台那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他忍下议员二字,只是道:“千万千万不可鲁莽啊”

“放心吧,”杨锐说道,“这只是武装冲突。”

国会只在年末开会,现在是四月,重大事件总理对外部发表演说,只在总理府新闻发布厅,按照之前的布置,京城内外的记者都请了过来,杨度宋教仁在偏厅端坐不久,新闻办公室的人就来了。

一行人到新闻发布厅的时候,大厅里已被中外记者挤满了,若是往常,那些中方记者一见总理出现就会热烈鼓掌,但这一次大家听到俄国要对中华开战全都惊呆了,他们只看着杨锐神情自若的行来,等他们想起鼓掌的时候,吕碧城早就退到一边,杨锐已开始讲演:

“今日。有一位先生友好的提醒我,说如果不把身上的一块肉割给他。那么我活不过这个月”杨锐目光炯炯的开头,他说完之后目光扫视全场。见诸人都等着自己的下文,只好接着道:“当然,这位先生是个文明人,更是个上等人,他用词不像我这么粗俗,他说的是借,而不是割。可我实在分不清什么是割,什么是借,所以我拒绝了这位先生的好意。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活过这个月。

按照西洋的说法,作人必须理智,古人也有类似的告诫,叫做要识时务,可我这个人骨头是带刺的,年轻时看明末清初那段历史,既愤又悲,只觉得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泽纷纷逃亡。武器比我们精利的西洋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满洲人日本人。都若入无人之境,于是乎,我们留了两百多年的辫子。国家也到了如此之境地而今,我知道以我们的国力不能承受两个强国的侵略。知道敌寇的士兵比黄河里的沙子还要多,比森林里的树叶还要密。但我反抗之心比喜马拉雅山还要坚定

诸君,伟大国家的国民必须靠铁血磨砺,他们即便身死,也是不屈。今日,铁和血也将磨砺我们,是下跪为奴,还是不屈为人,只在此一战我无法告诉诸君战争会是什么结果,但我保证每一个复兴军士兵都会与敌军死战到底,每一个复兴会会员都会与国家共存亡谢谢诸君,我的讲话完了”

杨锐讲演完毕并不给记者提问的时间,他直接离去关门的一刹那,回过神来的记者们不分华洋纷纷鼓起掌来,甚至连本来想找茬的那一票英国记者,听完通事的转述后也因为杨锐的勇气而情不自禁的拍手。

隔着木门,杨锐能听到掌声久久不息,可他此时没有丝毫激动,而是无比的冷静,此时他忽然觉得战争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他只愿每一个国民都能够振作。如何才能成为伟大的国家那请先磨练出伟大的国民他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不屈的

和以往一样,杨锐的声音传遍整个公使区,英国公使馆内听到杨锐选择和俄国开战的诸人却一片阴霾,只等简短的讲话完毕,一个人小声的说道:“天哪杨竟成会让四亿中国人变得和拳匪一样疯狂,我们我们应该杀掉他。”

如此幼稚的说法,听的朱尔典只是苦笑,他盯着说话的人:“杀掉杨竟成只会让中国人更疯狂,唯一能打败的办法是击败他只有不断的击败他,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再相信他,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他这边话说完,助理便报告俄国公使求见,他便离了会议室来到客厅。

“尊敬的爵士,你听到了没有,中国人疯了他们已经疯了应该教训这些野蛮的黄皮猴子”库朋斯齐没想到杨锐居然会在广播里把他威胁的那些话这么说出来,这完全违背了外交准则。他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俄国对中国宣战。

“不他很理智。”朱尔典笑道。“如果他们疯了他会在广播里直接对贵国宣战,但他没有。”

“那是因为俄国还没有对他宣战。”库朋斯齐埋怨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黄皮猴子的胆子这么大”

俄国人如此说,朱尔典只是一叹,他不好告诉他,现在的政府对外越强硬,民众就越支持,这纯粹是拿自己这些人当猴耍以取悦民众,可偏偏欧洲事态危机,要不然早就该第二次八国联军杀入北京了。

“贵队何时南下进攻沈阳”朱尔典问道。

“十天之内”库朋斯齐说道。“我希望贵国能像当初承诺的那样,支持我国占有蒙古和北满,以及西域省。这是我皇陛下不顾法国反对力行此事的根本原因。”

“当然,但是贵国陆军必须击败复兴军”朱尔典说道:“法国人我们会劝解他们的。英国陆军也做好从从缅甸进攻云南的准备。”

见朱尔典没提西藏,库朋斯齐点头道:“鉴于中国人的勇气,我会尽快建议皇帝陛下对他们宣战。”

“这似乎不再计划之内。”朱尔典看着眼前的俄国人道。

“不应该对中国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