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他有这样的意思,但是现在蒸汽船还是主流,所以两种船都造。不过重点还是多造柴油船,柴油也和美国那边讨好了,要多少他们就拉过来多少,他们还怕这东西没人要呢。开头一船他们说白送给我们。”王小徐道。
“白送这洋人”
“洋人不傻,等我们用好了他们再提价啊,不过这东西很少人用,提价也提不到哪里去,十块都算贵的,真算起来,一美金一吨的原油,除掉挣钱的火油、汽油,这柴油拉到上海。五美金算是贵的了。”王小徐说这里就不说了,其他他心里还有话,在伦敦炒国债,就是和标准石油公司下面的大通银行一起炒的,要不然在英国人生地不熟的,即使能有信息能赚到钱估计都带不走。杨锐借着广播的关系拉上了美国人的线,又借着这条线在伦敦当保护伞,这才能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哦。我之前还怕接手之后要亏本呢。想不到用这东西就能赚上钱,”虞辉祖听着王小徐的话,很是兴奋。又道:“走,还是跟我一起去朱先生府上吧。今天正好约了人谈江南的事情。”
“朱先生”王小徐一愣就明白了,能让如今这么牛气的虞辉祖喊先生的也估计就只有朱葆三了。他忽然想到另一件事情,便道:“好啊。我也去看看。”
朱葆三也是宁波人镇海人,十四岁到了沪上五金店做学徒。白手打拼出一份家业,其一生有两个贵人。一是同是宁波人的叶澄衷。二是沪上道台袁树勋,前者让他慎裕五金店更上一层楼,而后者则让他掌握着庚子赔款支付前的划账权庚子赔款由沪上支付给各国,各省赔款都汇集到沪上,在支付前账户上常有两百万两各省划来的赔款以及沪上江海关六百万的关税,这八百万两可以在划走前转借给沪上各大钱庄。生息巨多。
来到四马路的慎裕五金店,里面沪上道台袁树勋还没有到,虞辉祖松了一口气,忙和朱葆三见礼。而王小徐这边前年和不内门协商的时候大家都已经见过,也就不要介绍了。众人坐定,虞辉祖忙问道:“前辈,这袁大人似乎未到”
朱葆三看着他问话不达腔,只是喝了一口茶。虞辉祖知道他一向很牛,也不敢再问,只要等着,过了好久,只听朱葆三道:“含章啊。你这里弄一下那里弄一下,这里得罪个人,那里得罪的人,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虞辉祖一听心中就是一跳,辩解道:“哎,我在也是没办法啊。那洋人太欺负人了,就知道讲和讲和。”
听到虞辉祖的话朱葆三倒是笑了,“含章,你啊,一点也不像个生意人,真不知道你这天字号是怎么做起来的。哎,年轻人火气大,但别忘了和气生财啊。你的天通公司货销大江两岸,最远云贵陕甘都有分号,东西又好又便宜,还怕卖不过祥茂”
“可我就是想出口气。”虞辉祖对祥茂还是真是心有怨念,肥皂这块他可是寄予厚望的。
“出气重要还是挣钱重要知道哇,耶松后面就是祥茂的人在帮他们通融关系,他们找了英国领事,不过幸好现在沪上领事团的领袖领事是德国领事,没有搭理他们,要不然,北京外务部照会一递,你这江南局可就买不成了。”朱葆三虽然只是在钱业上人脉深厚,但是沪上有些什么风吹草动还是很清楚的。
“啊他们要闹到北京去”虞辉祖有些傻眼了,他本以为事情有两江总督和沪上道台摆平了就行了,虽知道洋人会干涉的这么厉害。
“还没有过去,但是就怕闹过去。只要是到了北京,那事情就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了。即使能买成要打点的银两也不在少数,你要知道这江南局对你来说极为重要,对满人来说那不就是一个废船坞啊,都荒废了几十年,还怕再荒废几十年。”朱葆三看着虞辉祖的兴头明显下来了,知道自己说的话他听进去了,也就是不在往重里面说了,“待会袁大人来了,你跟他有什么话摊开来讲,最好是能让他也发封折子上北京,说这江南局确实是造船修船也少,荒废已久,既如此,还不如卖与华商得好,这是一事,再有则是船坞、钢厂、机器、厂房等到时候折价估计也袁大人这边出面,你现在和他结交好关系,以后也好通个方便,多十万两少十万两还不是袁大人一句话啊。”
听到朱葆三不再责问,虞辉祖松了口气,后面听他说袁大人,特别是说到多十万两合少十万两的时候,脸上却是笑开了,一开始他还没有那么想把江南局弄到手,可是现在越弄就越想早点把它盘下来,然后装上小徐刚才说的柴油机,气死那帮子英国鬼子。
“前辈教训的是。我都记下了。”虞辉祖老实的道。
朱葆三又问道:“吕大人和盛大人那边都去过了”
“盛大人一直去的,吕大人那边只是年节有孝敬,其他”
“你得去啊。虽然吕大人为官周正,但要打点的还是打点。千万不可大意了。你可不知道,现在沪上有多少人在盯着江南局。”朱葆三告诫道,他越是看虞辉祖就越是生气,直感觉真好同乡在沪上能发财其实就是运气好,天上掉馅儿饼砸到了,一点也没有甬商的机灵劲,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其实朱葆三感觉的也对,虞辉祖能做起来完全不是靠自己能干,而是下面有杨锐帮其组建的一个团队在运作整个公司,日常事务都是这个管理团队管理,而重大的事务虽然也会汇报给虞辉祖,但实际上还是由杨锐出招,钟观光、徐华封等说服他照办,虞辉祖人好说话,一般都是言听计从的。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江南局2
朱葆三在指点虞辉祖的时候,王小徐在一边听着没有说话,他以前只觉得盘下江南局不是难事,但是现在听来里面的未知因素还是很多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之前沈葆桢和洋人领事的什么不造商船的合同,真要是闹到了北京,事情怕是没戏。难道自己要开一个船坞吗即使要开沪上已经挤满了,到时候能开到那里去呢
他这边正想着,朱葆三继续在对虞辉祖交待一些要事,“含章啊,现在道台袁大人,两江总督周大人,都是直隶总督袁大人一系,你呢和庆王的关系不算坏,天宝公司里面贝子载振的干股也不少,所以啊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会照拂着;可是吕大人、盛大人又与之不同,虽然他们都算是李中堂一脉,可自从李中堂身死,便都是输到猢狲散,各自为政了。你可千万别以为盛大人那边指望着你关外铁路买他的铁轨,便掉以轻心了,事成者难,事败则易啊,还是小心的好。”
盛宣怀那边因轮船、电报局被袁世凯所夺,使得汉阳铁厂维系艰难,但幸好芦汉铁路所需钢轨量大,算是喘了口气,而芦汉快要修完之时,关外的安通奉又要开工,这样一路接一路,铁厂勉强还能维系。只是盛宣怀一直想整扩铁厂,前年铁路刚批下来的时候他就和虞辉祖谈了一次,他想从通化铁路公司预借轨款三百万好用于铁厂整扩,当时虞辉祖没有拒绝,不过等到去年年中盛大人来要钱的时候,铁路公司的钱却都调自美国大通银行,然后再转到伦敦炒国债去了,无奈之下虞辉祖只好凑了三十万给他用于运转。另外为了让盛大人安心。虞辉祖按照杨锐给的日期,答应今年七月即可预付轨款,若是汉阳需要资金整扩,铁路公司五百万轨款可以全部付过来,此言一出,盛宣怀心就定了,把日本那个什么大冶铁矿的抵押合同扔到一边注,并对于天字号的各项事务都极力支持,就是前几日同济大学堂的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