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2 / 2)

清末英雄 贰零肆柒 5250 字 2019-05-03

徐伯荪想来也是这个道理,不再纠结朋友一事,王季同见他打开心结,便把之前准备好的信封交给他,道:“一些你要知道的东西在里面,你带回去看看,看完记熟之后就烧了。”

看着信封上的火漆,徐伯荪知道是个紧要东西,接过之后忙把它放进自己的怀中的夹带里,旋又道:“锡麟去年在东京之时,得遇一些同乡具是革命人士,如陶焕卿、龚味荪等,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可以入会”去年在东京的时候,徐伯荪很是认识了一些革命党,这其中就有陶成章等,而且大家还很是聊的来,所以现在他也想让他们加入复兴会。

王季同从昨日他填的社会关系里知道了这几个人,道:“只要是革命志士,认同复兴会的理念,并且能服从复兴会的纪律,都可以加入复兴会。你所说的陶焕卿、龚味荪等应该是浙学会的成员吧,他们在东京的时候和我们东京分部的人接触过,只是当时陶成章一心打算回国联络会党举事,对我们会中的一些决定并不理解,所以他在东京的时候就没有加入复兴会。伯荪兄如果有机会,可以再和他们谈谈,若是能服从会中纪律,入会不是什么难事。”

陶成章这个人他是知道的,而且此人的脾气很是臭,他认定的事情是很难扭转的。徐伯荪想到这,长舒了口气道:“他们几人在年初已经回国,前些日子还联络过锡麟,待此间事情一了,我去找他,让他也加入复兴会。”

王季同不可置否,只是让他先去接触,加不加入还要看陶焕卿他们自己的意思。按照东京那边传来的资料,这陶成章在东京那边可是和一些浙江留学生自成一派。东京那边虽然革命党甚多,但是真正认同复兴会、加入复兴会的革命党甚少,反而是原先主张立宪的学生加入的多些当然这些人都是安排在建设岗位的。其实出洋的学生里面有一些是真的想到日本学真学问的;另一些则是想到日本留个洋好拿着洋文凭回国装海龟。因为中国留学生渐多,东京为了迎合中国留学生,大办速成班,几年的课程压缩至一年甚至半年三个月,这样留学生学完之后就可以马上回国谋取官职。如此的做法很合那些为镀金而出洋学生的胃口他们就是来拿文凭的,家里有的是关系,差的只是这张纸而已,可却使得那些想学真学问的学生无所适从,他们之所以要学真学问的原因除了救国救民,更关键的是自己根本没关系,要是肚子里没些干货,怎么能拼得过那些关系户于是这种情形下,复兴会出国留洋的招揽便起作用了,这些一没关系二没干货的好好学生马上就入彀了,他们毕业后便在速成班学一段时间德语,考核后统一安排去德国学习理工等科,以待日后回国效力。

之前大家还不理解杨锐的一些政策,但一年以后看下来,以国内学生为革命骨干,以东京学生为建设骨干的策略还是正确的。国内学生接触的革命理念东西比较少,拉帮结派也少,他们对复兴会更容易认同,而东京那边革命党甚多,什么思想都有,什么鸟都见过。比如黄廑午的华兴会,不做什么准备,联络到会党就急于成事;还有杨毓麟等人的暗杀团,一向认为暗杀也是革命,暗杀可以让满清胆寒。平心而论,如果他们这些人加入了复兴会,那么会中的原有定策就要被打乱,推翻满清也许会容易,但是复兴中国就难了。

第二日,徐伯荪、竺履占、王季高等人就回浙江了,徐伯荪走的很是沉重,而竺履占等人,特别是王季高走的是很轻松的,他表示回去之后就请示母亲说外出学军的事情,想来母亲是不会阻拦的,然后他就召集会党里的兄弟开会,宣布会党中的事务暂时停滞,把那些骨干人员带动沪上来,能学洋文的则安排学洋文,不能学洋文的那就等沪上这边的客轮,到时候一到去到辽西打俄国人。

王季同在送行的时候道:“履占,季高弟,现在辽东战事正紧,按照那边的情形估计要到九月中才能通船。你们回去切按照之前所说安排好,约束会众,不能让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须知今后举事的根本在于民众,我们现在把他们欺负了,以后没有人会跟我们革命的。”为了整编会党,按照手下的人数,王季同特意给他们各批了两千块和一千块大洋,这些钱是给那些不合格会众的遣散费,还有就是发给余下的合格会党作为生活费,以待明年年末东山再起。本来按照规定是要派专门的人员前往监督的,但王季同一时间人手不够,只好让徐伯荪带着那些签名表格前往监督了。

竺履占和王季高连忙答应,表示回去之后就对会众严加管束,不服从的一概驱逐出会。徐伯荪想到回去要行苦肉计心思沉重,对王季同只是深深一礼就不多言语了。

王季同说的辽东战事正紧确有其事,现在日俄两国都屯几十万兵于辽阳附近,看样子这个月,最迟下个月就要开打,而轮船公司首批定制的三艘客轮在上月已经建好,这些轮船为了通行浑江,吨位都不大,只有五百吨左右的排水量。船上的水手之类也配置齐全,除了请了几个专业懂汽轮的师傅之外,其余都是虞辉祖、钟观光等人家乡找来的人,宁波开埠已久,临近海边渔民也是不少,所有人手还是很快就招齐了。为了能通行辽东战区少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些客轮都是挂美利坚国旗,目前日本美国还是盟友关系,挂他们的旗日本人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通化那边德国人把各个厂矿都已经完成设计,各类机器也商定好了,上半年定的矿山机器也陆续到位,就等着战事一了运进去了。现在通化那边步枪虽有一万,但是子弹平均下来却不多,7的多一些平均下来每枪也只有四百多发,而792则极少,只有十发左右。马克沁机枪的还可以依靠缴获,但前两种口径的子弹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没有,也就没办法补给,打一发饰少一发,特别是792的步枪,因为子弹少,根本就没有下发,只放在仓库里。但是杨锐现在是装两面派的,花布拉一拉便从花膀子变成花胳膊了,如果只用一种口径的弹药,怕时间长了最终会被日俄两国识破,到时候两面为敌,那形势相当不利,所以杨锐不但买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那个子弹厂的设备,还通过上次的关系订购第二批弹药,这些弹药以792的子弹为主,7也有不少。如今这些东西也都运到了沪上,藏在码头仓库里,所以还要想办法怎么藏着运些子弹进去。

第三十章打靶加更

王季同在愁子弹的时候,齐清源也在发愁子弹。他已经出来快两个月了,这段时间以来他可是找了俄国人不少麻烦,在辽西这一代弄得声势浩大,特别是上个月底,俄军为了消灭他这支队伍派了两个骑兵连追剿,被他拉到山区设了个埋伏,在两挺马克沁的交叉火力之下,追的最前面的那个骑兵连死伤大半,他们才得以逃脱追击,躲进山沟里休整。几战下来,部队人员伤亡不大,只是子弹消耗甚多本来按照杨锐的安排这些派过来打游击的老兵都是要用俄国人的那款步枪的,可是大伙用毛瑟枪用的久了,都有了些感情,而且一看俄国枪那毛糙模样,顿时兴趣就没有了大半,再试了试之后,那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齐清源看俄国枪也不是很顺眼,虽然毛瑟枪拿来就是旧货,但是光看那精致外形就要胜出俄国的什么哪敢步枪一大截,使用就更不要说,枪栓拉起来很不顺溜,那个什么保险也用的很不方便,而且子弹也只能装四发,射速比毛瑟要低,不熟悉的枪手话每分钟打不到十发,熟悉也就十发,比毛瑟要少几发。想来想去,最后齐清源还是顺了大家的意思,除了少数人之外,其他人都用的都是毛瑟枪。可到了辽西几战下来子弹消耗特别快,因为马上就要打大战,现在整个东清铁路沿线俄国人都查得特别紧,子弹手榴弹没办法运过来。想到这,齐清源就打自己脑袋,自言自语道,你这个蠢蛋

齐清源自言自语的时候,张焕榕却进来了,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他倒越来越像个军人,脸上的胡子也照着大伙的样子都刮了干净,看上去干练的很。“报告连长,弹药统计完毕,”他没有诧异齐清源的自言自语,自顾自的汇报弹药情况:“步枪弹还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八发,平均每人五十三发,手榴弹一共五百四十一个,平均每人三个不到,马克沁枪弹还有一万八千三百四十五发。粮食”

说到粮食齐清源摆摆手让他不要念了,在这辽西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粮食的,而且复兴会在一些重要的县城都有点,补给粮草还是很简单的。“东家的电报来了吗,弹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