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怎么的。”瑞珠接过话头:“大爷这一走,家里上上下下哪个不想,最想的还是大爷那份手艺,便是奴都极想吃大爷做的豌豆糕。”
李鸾儿笑了起来:“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想吃豌豆糕了,明儿叫厨房弄些来尝尝,对了嫂子。你若是不急的话就在这用饭吧,我叫厨房备些你爱吃的。”
顾大娘子一听赶紧站了起来:“家里还有事呢,我就不留了。等到成亲的正日子到了我过来寻杨嫂子,我带她过去就成,你也甭惦记着。”
李鸾儿谢过顾大娘子就要起身相送,顾大娘子赶紧劝她留步,叫瑞珠送自己出门。
等送走顾大娘子,到吃过午饭后。顾歆叫人送了些杏来给李鸾儿尝鲜,又有邢家送了几个新鲜的大西瓜。宫里赏下两个哈密瓜,李鸾儿叫人一样样的接了之后歇息一会儿便带着瑞珠要将给顾呈成亲的贺礼备出来。
她这里还没忙活严承悦便回来了,他今儿出门倒也弄了些吃食,兴冲冲的拿了来给李鸾儿瞧。
“娘子,娘子。”严承悦一进门便喊了两声,见李鸾儿在整理东西赶紧过去:“你放着我来吧,你歇一会儿,我今儿还真给你弄了些好东西。”
李鸾儿也不推辞,坐在软榻上瞧着严承悦将礼品备好装到箱子里,又写了礼单,她笑道:“还得给马家也备上一份,便照着这样的份例来吧。”
严承悦应承一声,不一会儿将马家的礼品也弄好,在轮椅扶手上拍了两下,掀起一个盖子来,从里边端出一碗吃食来:“娘子你瞧这个,我尝了尝味道倒是不错,胜在新鲜,你试试看能不能吃”
说完话,严承悦献宝似的将吃食端给李鸾儿,又一脸忧心的盯着她瞧。
李鸾儿看到那碗中白白绿绿上面浇着红色汁水的吃食,不由抚额心中长叹一声:“这有什么新鲜的,不就是山西凉皮么。”
不过一想如今是古代,说不定这山西凉皮以前没有,也可能是才传进京城也不一定。
端过来李鸾儿闻了两下,那熟悉的味道传进鼻端,不由的想到现代的生活,满心的怀恋,味口似是也开了,她跟瑞珠要过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严承悦一见李鸾儿能咽下去顿时笑了起来:“娘子若是觉得好吃,我便将那做凉皮的夫妻接过来每日与你做来吃。”
李鸾儿吃了半碗才有机会说话:“倒也不用非得接进府里,叫咱们府的厨子跟他们学学就是了,多给人家些银子,千万别亏了人家。”
“这倒也是。”严承悦笑着应承下来,往别一个扶手上一拍,又掀开一个盖子,拿出一颗红通通的东西来往李鸾儿跟前一递:“今儿我出去碰到一位外蕃的商人,从他那里买了几个这个东西,据说外蕃管这个叫狼果,我尝了尝味道倒是新奇的紧,晚上娘子也试试。”
李鸾儿几乎想翻白眼了,有什么新奇的,不就是西红杮么。
第三七三章水脉
天气一天天的热起来,院中的槐树上知了一声比一声叫的急,几个小丫头手中拿着长长的杆子在粘知了,身着葱色衫裙的大丫头端着一盆子西瓜出来,笑着小声对几个小丫头招手:“快些过来吃西瓜”。
小丫头们一见盆中那绿花皮红壤带黑籽水灵灵还冒着凉气的西瓜,顿时欢喜的丢下长杆子过来一人一块分着吃。
一个小丫头拿了西瓜边吃边问:“瑞珠姐姐,少奶奶今儿怎么样了”
瑞珠抿嘴一笑:“今儿还好,吃了多半碗面,又叫厨下弄了个糖醋里脊也吃了几口,倒是没吐。”
“这便好。”丫头们一听笑的眉欢眼欢:“我们可就盼着少奶奶能早点好起来呢,少奶奶好了,咱们小少爷才能长的壮实,再者,少奶奶老是吃不下东西,少爷可是一天比一天着急,咱们府里上上下下也都跟着上火,少奶奶能早点好起来,府里各色人也能高兴起来,便是叫我们少吃些多干点活我们也乐意。”
“就你嘴甜。”瑞珠点了点那说话的丫头:“等过了这两个月少奶奶怕是就好了,说起来今年也怪,从入了春到如今一滴雨未下,入了夏天气又热,少奶奶本就吃的少,再加上日头这样大,身上更是乏的紧。”
“可不是么。”一个丫头吃完了手中的西瓜又拿了一块:“我娘说今年这天气怕是不好的,还说她小时候也见过大旱之年,就是这样的。”
“咱们怕什么。”另一个丫头是严府的家生子,从出生起便没离开过严家。自然不晓得外边平民生活的艰辛,一边吃西瓜一边道:“总归是饿不着咱们的,再说了,少爷少奶奶对下人多好,总归不会缺了咱们吃的。”
瑞珠笑着摇头。将盆放到月台上:“你们且吃着,我进去瞧瞧少奶奶醒了没。”
“瑞珠姐姐去吧,我们吃了就再去粘知了,该死的小东西吵的少奶奶连觉都睡不好。”先前的丫头摆了摆手,放下西瓜皮拿帕子擦干净手指就再度拿起长杆准备工作。
几个小丫头一见她又干起活来,也都乖巧的继续粘起知了。
瑞珠进了屋。只觉得屋内一片清凉,她缓步走到李鸾儿床前,却见李鸾儿侧卧着已经睁开眼睛,瑞珠赶紧笑道:“您醒了,要不要喝些水。”
李鸾儿伸了伸手:“给我拿些白水。什么都不要放。”
瑞珠答应一声回身倒了一杯温开水递给李鸾儿,等李鸾儿喝了将东西收好才笑道:“您觉得身上怎么样,要不要吃些东西”
李鸾儿摆了摆手撑着坐起身:“一会儿你端了今天的牛乳过来我喝些,旁的就不用了。”
一边坐起,李鸾儿扭头看看院中开的正艳的玫瑰拧了眉头:“今儿玫瑰怎么没人浇灌”
瑞珠小声道:“少奶奶也知今年旱成那样,就是咱们家院中水井水位也下降了好些,周管事怕一直旱下去咱们吃水都难,就不叫天天浇花。只说隔一天浇一次就成,总归是死不了的。”
李鸾儿听了奇道:“竟旱成这样咱们家都如此,那外边的百姓可如何生活”
瑞珠想了一会儿:“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都,百姓们还好些,就怕,就怕底下那些百姓活不了,尤其是离京城越远的地方怕越是艰难。”
“恐怕今年庄子上是没什么收成的。”李鸾儿这些时日天天休养,连门几乎都不出来。又哪里知道外边的情形,如今听瑞珠说起来。一时心中升起不详的感觉:“你去将咱家的帐册子拿来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