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1 / 2)

他所能够选择的,就是将进城的时间安排在深夜,以免让洛阳城内外进进出出的百姓看到他们大败而回的样子。

纵然大败,但提前得到了消息的曹植依旧是站在洛阳城门之外,身披一袭黑色的斗篷,迎风而立的迎接自己最为信任之人,在得到消息之后,曹植在失望之余也是清晰的认识到,这一次的失败,所能够证明的,不过是杨修并不适合掌控兵权罢了,至于杨修等人对于魏国曹氏的忠诚,却还是毋庸置疑的。

见到杨修那比出征之前清瘦了不少的面容,以及苍白得几乎毫无血色的面色之后,曹植心中对于杨修最后的一点怨念也顿时烟消云散了,他知道,这个忠于自己的人,自己儿时大哥一般带着自己吟诗作对,饮酒取乐的人,属于雄辩的朝堂,却并不属于热血的战场,他已经尽力了

当夜,曹植命杨修将军队驻扎在洛阳城外修整后,便将杨修与张辽,许褚,徐晃等人全部让进了城中歇息,次日,曹植在洛阳宫城内自己的府邸之中为他们设下宴席,只字未提战败之事,但就算如此,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依旧有些难以领受,一顿宴席,众将吃得郁郁寡欢,反倒是曹植成了出言最多的那个人。

在洛阳歇息了数日后,曹植依旧是将许褚留在洛阳镇守,而自己带着杨修等人一路浩浩荡荡返回了邺城,而这一次出征,曹植从未再提过,就如同魏国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样,能够证明这件事真正存在的,只不过是那些给战死的军士们留下的妻儿父母送去的消息和银钱粮食罢了。

在返回邺城的路上,曹植也并没有因为杨修率军吃了败仗就疏远于他,而是依旧如同二人以往那些,时不时的在一处饮酒谈论,等到他们即将回到邺城的时候,杨修倒是面上有了些许的笑意,曹植的表现让他的心中安稳了许多,正如同张辽之前在军营中对他所言的那样,他对于曹植而言,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终于,曹植的仪仗进入了邺城城中,众臣全部在城门处列队迎接,而司马懿与司马孚两兄弟也在其中,只不过如今的他们全部都出现在不起眼的位置上,在司马懿低着头迎接曹植等人从洛阳回来的时候,他身边的司马孚分明看到,自己兄长的眼中就像有着一团火焰,在滚滚的燃烧着。

正文第469章称帝

杨修的失败,虽然早已经在司马懿的预料之中,但是此时在折损了十数万大军后依旧能够让杨修免于责罚却是司马懿没能想到的,此时站在群臣之中一个曹植根本就不会注意到的位置,司马懿知道,杨修虽然几乎犯下了弥天大错,但是他在曹植的心中却依旧是曹植最为信任之人,若是将此时的杨修换做自己,那么后果是司马懿不敢去想象的。

但他同时也知道,这一次杨修率大军出征取得如此不堪的结果,一定会让自己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司马懿此时心中唯一想着的就是,如何能够利用这一次不久之后就会到来的掌控魏国兵权的机会将司马家发展到另一个层次上去,他的心中,能够真正装得下的也只有他身后的司马家罢了。

此番大败,曹植不提,众臣哪里再敢多言,当杨修回到魏国朝堂之上的时候,他的地位和身份和之前他率军出征时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这虽然让不少魏国的臣子们十分不满,但是却大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二十余日匆匆过去了,曹植并没有像不少人猜测的那样急匆匆的去请司马懿出山,而是暂且搁置下了对刘封的攻伐之事,继续大力发展魏国的内政事宜,直到一个让曹植颇为震惊的消息传来。

就在杨修出征南阳之战结束近一月之期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魏国朝野上下万分震动,其影响直逼当年曹操过世之事。

曹植收到消息,刘封近日在襄阳城中称帝而称帝的形式,竟然是通过汉献帝刘协的禅让,刘封在襄阳城中万千百姓的见证和欢呼之中,按照大汉皇帝的礼节,在刘协的手中接过了玺绶,正式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汉朝皇帝。

虽然刘封对于刘备而言也仅仅是个义子,与刘协并无什么血缘关系,但由于刘封在荆州与益州之地经营多年的根基,加上刘协本人又是货真价实的在刘封的手中,所以百姓对于刘封在刘协的手中接过这天下的权杖并没有任何的排斥之举。

反而多半的百姓都认为刘封的确是能够平定中原地区持续了多年的战乱的那个人,特别是在刘封才刚刚在宛城亲自率军击溃了曹植麾下三十万大军之事刚刚过去的当口。

这件事,让曹植刚刚将战败之事冷处理所取得的一点点成果顿时就烟消云散,一夕之间,仿佛刘封直接一跃而成了这天下真正的主人,而实力比刘封强悍上不少的曹植,却很少有人提起,仿佛那宛城一战,直接将魏国打落到了谷底一般。

其实这接受刘协禅让称帝之事,在刘封决定亲身犯险前往洛阳去接回刘协的时候,就已经在他的心中形成了,虽然他并没有对自己身边的数个谋臣直接说起过此事,但是刘封执意要亲自前往洛阳,已经让庞统,周瑜,徐庶等人对刘封这未来的计划心照不宣,只不过当日刘封还未将刘协真正接回来,所以无人愿意先将此事挑明罢了。

但当刘封真的将刘协带回益州的时候,这件事无疑从一个可能性变为了随时都可以成行之事,故而周瑜等人皆是迫不及待的将此事向刘封提了出来,而此时的刘封,自然是将自己想要接受刘协禅让的初衷表露无疑。

见刘封有如此雄心壮志,众人心中皆是万分兴奋,一旦刘封成为了这天下的帝皇,那么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魏国和诸葛亮,如今他们这样的杂牌朝臣们,也都会有新的称号,像周瑜和庞统这样的人物,可以想见的是定然会在刘封称帝之后的朝堂上位列三公,这是他们之前梦寐以求的成就,他们冒死辅佐刘封,所为的也正是这样的一天。

当初此事定下,所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刘封的名号更加在中原大地上响亮一些的机会,而此后发生了杨修率三十万大军直取南阳的战役,自然而然的给了刘封这样一个机会。

此战过后,接受刘协的禅让成了不得不发之事,而刘封将那些官员带回襄阳,所为的也正是此事,在战事开始之后,刘协就被秘密的接到了襄阳城中,等候着将天下人以为还在他身上的正统皇位在苍天和百姓的见证下彻底的交给刘封,而后他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自由之身。

众人商议之下,对于刘封新朝的名称颇有些争议,但刘封只以一句:“我等既为汉人,又有何不能承大汉之名”此言出口,众人皆是不再建议另起名号。

刘封之所以如此说来,一者正是因为他身为汉人对于汉朝特殊的情感,其次也是在如今的情形之下自己相比于曹植的势力还并不占优势,若是将汉朝如此便埋葬了,怕是天下诸多的百姓不会归心,这两个原由,催生了刘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