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 / 2)

孙权言罢,双目看向二人,显然,是想要征求二人意见,看应如何处置周瑜以及那些平日里与周瑜行走的颇为相近之人。

此二人正是孙权新近提拔任用的吕蒙与陆逊,吕蒙虽尚且不到三十五岁,却已然是自孙策时起便在其身侧厮杀之人,且十分好学,年过三十之后才渐渐被孙权所发现,而陆逊却是比吕蒙小了数载,早年在孙权府中做了一幕僚,而后渐渐脱颖而出,这数年之间都是被孙权外放在郡县之中锻炼,如今到了这关键时刻,二人皆是被孙权召至近前,准备重用。

吕蒙与陆逊听罢孙权之言,相互对视一眼后,便知孙权这是将这棘手的问题抛给了二人,若是连周瑜身死之后所留下的烂摊子都收拾不好,那孙权就算是重用了二人,也并不能给江东带来什么脱胎换骨的变化。

二人沉默了片刻,陆逊首先出言道:“周公瑾乃是我江东重臣,更兼有赤壁之战战退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威名,在我江东全境之内拥趸甚多,故而主公此时不可大肆张扬,依旧只说周瑜病重而亡,而后只要将其厚葬,再将其妻儿遣往偏远之处将养,如此这般,那些之前拥护周瑜的将领也是无可奈何,待得主公新近任命的都督上任之后,此事便可以一点点为其淡忘。”

孙权听闻陆逊之言后,并未发表意见,而是看向吕蒙,问道:“子明以为,伯言之言如何”

“正该如此。”吕蒙并未提出不同意见,显然,他更为关注的事情并不是这个即将身亡的周瑜,而是其他的事情。

“既然如此,待得周瑜亡故之后,我欲将这都督之位交由鲁子敬之手,不知子明以为如何”孙权此时眉毛一挑,冷不丁的便提出了此事,而后又是看向吕蒙。

孙权说出鲁肃之名后,吕蒙与陆逊皆是心中一震,鲁肃此人,在二人心中乃是应该被打入冷宫之人,只因鲁肃与周瑜颇为亲近,甚至于在鲁肃尚未投靠江东之时,他便与周瑜相熟,这样的人,若是让其代替周瑜行那都督之责,多半会变成又一个周瑜,这绝对不是孙权想要看到的,所以吕蒙一时间有些语塞,不知该当如何回答。

“鲁子敬乃是我江东老臣,对主公忠心不二,若是做了这都督之位,自当是并无不可,只是”

“子明有言但说无妨,此事便是因我心中多有犹疑,这才召了汝等前来商议。”孙权见吕蒙有些犹豫,连连摆手,示意他说下去。

“只是鲁肃之前在我等与刘备结盟之时屡屡前往刘备营中,据传其与诸葛亮,刘封二人皆是关系不浅,若是鲁肃做了我江东都督,一旦与刘封或是诸葛亮过从甚密,对于我江东皆非好事。”

“既然如此,想来子明心中有更为合适之人选,不如就由子明举荐一人,看其是否适合担任这都督之职。”吕蒙话音刚落,孙权登时便不再提及鲁肃之事,而是顺势又问道。

孙权这一问之下,厅堂之中的数人皆是看向吕蒙,显然,这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蒙以为,此职位,陆伯言颇为适合,其这数载之间多为主公出谋划策,我江东能在诸葛亮,曹操与刘封三方虎视眈眈之下仍旧屹立不倒,陆伯言居功至伟,故而若是让其坐了都督之位,我江东定会更加强盛”

孙权闻言微微一笑,又是看向陆逊,同样问道:“伯言以为,子明之言如何”

正文第292章都督之位

陆逊听得吕蒙竟然是将自己推荐给了孙权,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希冀,他与吕蒙心中皆是明了,孙权多半不会当真让周瑜的嫡系鲁肃来担任这都督之职位,而是会在他们这两个亲信之人中选择一人,而不论何人成了周瑜之后的江东都督,那其便会一跃成为江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

故而当孙权又是将这个问题抛向陆逊的时候,陆逊很是犹豫的一番,他知道,此时若是他表示出些许当仁不让之势,那么身后的数个同样是孙权亲信之人便会随声附和,而这都督之位多半也就归了他所有,但陆逊偷眼看了看孙权面上那玩味的神色,又想了想孙权的处事方式,灵台顿时恢复了一丝清明。

“逊何德何能,能得子明将军如此夸赞,若是依照逊心中所想,子明将军才是这都督之位的不二人选,子明将军自十数年前便跟随主公在阵前厮杀,能有今日之成就,足以说明子明将军对主公忠心不二,若由子明将军任这都督之职,我江东众臣,便是那些之前与周瑜走的颇为相近之人,也是无话可说。”

孙权见两位人相互举荐,面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神色,而后沉思了良久,方才起身缓缓踱步至二人身前,言道:“既然二位皆是认为对方才是这都督的合适人选,而在我心中二位之才又皆是举世无双,故而适才我已然是想到了一良策,那便是将这都督之位一分为二,待得周瑜过世之后,子明便任我江东左都督,伯言因比子明年少数载,故而便任我江东右都督,汝等二人须得精诚合作,将那诸葛亮,刘封尽皆击败,而后将那本应属于我等的荆州之地夺回,再谋中原,不知二位可否做到此事”

吕蒙与陆逊闻言后便是齐齐拜倒在地,他们虽然知道这都督之位几乎定然会在他们二人之中产生,却是不知孙权竟然会将这江东权力最大的职位一分为二,如此这般,在孙权并未提及左右都督如何分配这兵权之时,二人心中皆是欢喜不起来,相互掣肘的感觉,哪里及得上独掌大权。

就这样,孙权将这个他早已想好的分化权力之计策在吕蒙与陆逊身上付诸实践,他这样做,自然是为了避免第二个周瑜的出现,孙权乃是继承的其兄长孙策之位,故而年轻的孙权心中最为担忧的自然就是朝堂之中有资历比其更加深厚之人与其意见不合。

而周瑜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并且数次的争论,孙权都是未能将周瑜说服,故而痛下狠手之后,孙权也是反复考虑了此事,数日之间才想出了这个折中之法,将这个都督之位一分为二之后,江东便再也不会出现一个如同周瑜这样独掌兵权之人,也只有这样,一旦遭遇了大的战略决策之事,孙权便能够使得江东众臣尽皆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非是如同之前那般,皆是被周瑜掌握了主动。

就在孙权与这数人暗中瓜分之前周瑜所留下来的权力之时,他们心中认为五日之内必死的周瑜却并没有像他们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