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数百亲兵先行更换成锻铁兵器,经刘封暗中试验,锻铁兵器比之铸铁兵器,若是硬碰硬相撞之下,端的是占了极大便宜。
但自新野到樊城,因刘备与诸葛亮在侧,刘封一直未能将此事付诸实现,荆州之地原本就是富庶之所,多地皆有东汉最为先进的鼓风装置:水排,使用得当之下,可极大节省人力,加快冶铁技术,如今刘封独自到了江陵,第一件事便是派遣了得力铁匠前去寻找,看江陵城中是否有合适之处,能够将其麾下那数百亲兵兵器改造完毕。
所幸江陵乃是荆州重镇,城中本就有数个冶铁所用高炉,水排亦是不在话下,刘封见此情形,当日便遣人在南郡搜寻,得了不少生铁,于是这改良兵器之事便在与曹植达成协议之后被刘封提上了日程。
既然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刘封自然是不能怠慢,一旦自己这许诺不能成真,那日后再想大力发展这些工艺,便不会再如今日一般顺利,众将本就对这些工匠之事颇有些嗤之以鼻,若刘封再不能教其见到立竿见影之效果,又何谈改变现状
此时,刘封现有铁匠十余人,已然是在江陵冶铁之地奋战了十数个时辰,这三百人所携带的钢刀,刘封皆是想要以百炼钢之法打造,使得其锋利度,韧性与耐久度达到一个新的标准,虽然不能和他所佩的青釭宝剑相提并论,但却也要比之前所带铸铁刀强上一筹。
以刘封现有的这十余名铁匠,若是想要依照常理锻造出百炼钢刀,那是需要大量时日方可完成的。
但刘封此时却是想要借助这规模庞大的高炉与水排,事先便将铁水之中的杂质与碳去除,如此一来,不必经过百炼,亦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刘封虽知其中原理,但毕竟此番是身在汉朝,能否真如其所想那般,将钢刀经过数次锻造便基本达到百炼钢的标准,刘封心中并无十分把握,是故这一日他在那些铁匠反复锤炼之地观摩,心中亦是焦虑非常。
汉代各类冶铁技术已然十分成熟,所欠缺者不过是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开来罢了,而这应用的第一步,便是重视铁匠,刘封心知若是铁匠地位能够堪比书生武将,那各大势力不论兵将,可能早已使用了百炼钢这般趁手的兵器,是故这思想上的桎梏,才是刘封着力想要破除的。
终于,在夜幕已然降临多时后,正在锤炼的一位铁匠终于传来喜讯,他经过反复试验,调试了各种温度,终于连续成功炼出了三把质量稳定的钢刀,其锋利程度在与普通战刀的试验之中皆是完胜,并且每一把钢刀,淬炼仅仅用了半个时辰,换言之,刘封之前所要求之事,此人已然是摸到了窍门。
见此情形,刘封连忙将所有铁匠都聚集到一处,遣那名成功之人将其经验和盘托出,并与众人相互讨论,因这些铁匠本就是自各地汇聚在荆州的逃难之人,本没想到今生能够再次重操旧业,而刘封如此重用,更是让他们万万未能想到之事,这一番商讨,皆是万分用心,几乎穷尽了毕生所得之经验。
刘封在新野出逃之时,便是将这些铁匠及其家眷保护在其亲兵阵中,是故直到此时,他所招募的这些铁匠丝毫未见伤亡,单只这一事,便是让他们对刘封所提之要求无不三军用命,绞尽脑汁想达到刘封所提之标准,此时终于现出曙光,让这些工匠十分兴奋,口中皆是念念有词,看是否能将其改良得更加完善。
见此情形,刘封心中长出一口浊气,心知如此一来,只消一两个时辰,这些生铁便可变为百炼钢刀,其麾下那三百余亲兵明日定然能够装备齐全。
果然,夜半时分,刘封便是得报,那些铁匠已然完成了四百把百炼钢刀,所用温度与淬炼环境,力道皆是相近,是故这四百把钢刀和刘封要求一般,质量十分接近。
次日清晨,刘封依然是将麾下众将召至校场之中,而此时其麾下的三百亲兵已然全部伫立在场内,等候刘封检视。
“尔等将身上所佩刀盾卸下”到了校场,刘封二话不说,便教军士全部将原本所佩之刀放于地上。
而后,刘封命铁匠将三百柄昨夜连夜赶制的钢刀全部搬至校场之中,在那三百亲兵面前各自放了一把钢刀。
这些亲兵一见这钢刀,眼中便是一亮,之前其所用之刀,乃是铸铁刀,在将刀刃打磨一番,长久放置便会微微生锈,且刀身颇脆,数次劈砍之下刀刃便会有所破损,而这些钢刀,乍一看便十分惹眼,并无黑铁样貌,照射在阳光之下,寒光闪闪。
“汝等将新兵刃捡起,看与之前所持之刀有何不同”
三百亲兵闻言全部将地上钢刀捡起,一入手,便觉其十分轻便,刀刃亦是比之之前所持之刀锋利不少。
正文第118章牛刀小试
“报将军,此刀十分轻便,只是不知这刀刃如此轻薄,能否经得住战场之上长期使用。”刘封麾下一十夫长听得刘封之前所问,便连忙开口答道。
“将地上之前所持之刀捡起,相互砍劈十次,再看其如何变化”刘封淡然一笑,对其言道。
那十夫长得了刘封之命,连忙将地上之刀捡起,分别持于左右手之中,用足力气在众人面前足足相互砍劈了十余次方才罢休。
砍劈之后,他再看向手中两把刀时,目光登时便显出惊讶之色,此时魏延与黎闯二人站在前方,发觉那军士面有异色,连忙上前数步,想要一探究竟。
二人一看之下,那原本装备的铸铁刀此时刀刃上已然是犬牙交错,多了不少豁口,而那钢刀则是一点豁口也无,细看才能发觉刀刃只有轻微有些钝,一磨之下,便会恢复如初。
“此刀真乃是实战利器堪比吾那数年前请襄阳城中铁匠花费数日方才打造而成的长刀”魏延看罢,又是将那钢刀拿在手中观摩一番,不禁赞叹道。
“文长花费十数日方才打造而成,而如今仅昨日一日时间,吾便打造了如此钢刀四百余把,品质大小皆是相同,不知诸位对于封之前所言,是否还心存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