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4(2 / 2)

农业中华 郁榕 5514 字 2019-04-27

敦煌大学,冯玉祥、刘英和董必武已经成为了沙漠治理的专家了,他们三个人主持这中西部地区的植被恢复研究。

而只有他们才真正感觉到了蓝色领土的重要性。

“中国有九亿人,从事海洋捕捞业的有近六千万人,但是养活了最少一亿两千万人口。蓝色领土面积已经与陆地面积相当。这还是在限制了捕捞业发展的结果。海洋洄游到各河流上游的鱼类至少可以养活三四千万人。随着海洋环境的改善,这个数字还会上升。中国的传统思想从来都讲国土国土,似乎只有大陆才是领土,但是事实上不是如此。当年日本凭借本州四岛就能够做到称霸东亚,而现在却不行。为什么就因为海洋,海洋也是领土。我希望把这些写进教科书。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北海,东海,黄海,渤海,南海,暹罗海,包括北太平洋,这都是我国的领土。不是所谓的公海。”

刘英还是保持着强势的军人作风。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不同政见者带来的影响

“他们真把森林全部砍了,改成了农田”

张春还是不敢相信这个现实,西西伯利亚,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农田,没有除了村庄有几棵树以外,真的看不见森林了。t一排排巨型的联合收割机在收割麦子,一台台大型的拖拉机正在施肥和翻耕土地。

可是这是什么地方,西比利亚,寒冷的地方,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剩下的只能种植耐寒的牧草。

苏联人就是这么干的,大型的农庄,加上大型的养殖场。人口集中在这种集体农庄内,这里也有工厂和商店。一条条铁路把煤炭和矿石运到这里,一座座大型烟囱高耸,冒出的浓浓的黑烟直上苍穹。

西伯利亚原来湖沼众多,但是现在人工开出的河流把湖水引走了,一些湖泊也被填起来,只剩下了很少的湖面。

这个寒冷的地方,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建设了供水设施。

所以现在西伯利亚已经不是湿冷的地方,而是干冷的地方。

“不仅是苏联,印度支那,美利坚都在这么干。”冯玉祥呵呵笑道。

“唉,自寻死路,西伯利亚废了。研究有没有对这种情况对于我国的影响进行评估”张春问身边的参谋。

“有,失去了森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来的急而暴烈,风速变大,降水变得酸性,因为萨彦岭和通古斯高原的植被恢复。还不至于向内地扩散。”参谋道。

“苏联为了防止我军和日军的进攻,迁来了大量的人口,其中就包括在俄国的大量德意志人。这些人口集中在集体农庄中。组建了民兵,驻扎了大量的苏联红军,修建了完备的防御工事,形成了战略支撑点,将来要想拿下这些地方,杀戮会很重。”冯玉祥叹了口气。

“据说在秋明那个地方,俄罗斯发现了一个大型油田。俄罗斯认为从鄂毕河到里海,到黑海再到中东。是一条黑黄金带,所以苏联加强了对于西西伯利亚的控制。”

“日本现在全部在勒拿河流域,上扬斯基山脉以东,基本上是我们的地盘。通古斯和贝加尔湖山区也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所以实际上,西西伯利亚对我们的影响还有是有限的。”

“不过国内有些学者认为西方的经济模式才是先进的经济模式。”

“喔”张春看着那个参谋。

“他们认为我们的农民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我们的工业不成规模,交通系统没有给私有经济留下空间,不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限制了商品流动。我国的工业品价格太低,工人和国家公务人员工资太低,限制了人民的消费水平。所以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的状态。没有释放其巨大的产能。”

一个参谋说道。

张春笑道:“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应该超越环境,获取最大的利益认为工人就应该要高人一等”

参谋不说话了。

“有人认为就是中部的人民的收入已经好几年没有提升了。能够维持生活质量是牺牲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冯玉祥倒是不怕:“因为工业品价格普遍较低,多以很多老百姓才买得起。用得起。可是西方比我们低级得多的工业品价格也比我们国家高得多。西方的汽车产业、化纤产业、化肥产业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和产值,可是在我国却是受到限制的。进而认为我们国家经济布局不合理。”

张春叹了口气道:“让这些人去苏联和美国考察一下吧,国内的工作不要做了。”

毛石山和伍豪赶到了库伦。

“这些人出去会泄露我们国家的一些情报。”伍豪担心地说。

“这些人连我们国家为什么执行这样的经济政策都不知道,又能够了解多少真正秘密出去看看也好。但是如果是党员,让他们遵守党的纪律。不然纪委不会不管。”张春冷笑了一下。

毛石山一直皱着眉头。

张春笑着安慰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走的人你留住又能怎么样

9年年底。中国国内干部出现了大量的“叛逃”,以至于苏联和美国认为中国出现了政变。大喜过望。但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只是中国出现了不同政见者。但是到了美国和苏联的一些学者和官员大多数都是跑到基层去。就算是不同意中国当局的政策,这些人也不喜欢只是到学里听那些学者教授的演讲,他们更加喜欢到基层去亲自考察。

中国没有出现内乱,而是“放逐”了不同政见者。

只是这些不同政见者坚持认为自己在为国家找到一条更加好的道路,绝大多数人不肯对外透露国家信息。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例外,毕竟这次出去考察的人数不是一个少数,达到了一千多人,官职最大的是农业部副部长的邓希贤。

中国的一些科技进展还是透露了出去,比如自动化高速铁路与人工智能,太空技术,核电技术等。只是这些人大多都在经济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