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1 / 2)

农业中华 郁榕 5544 字 2019-04-27

人行道傍边的绿地是干什么用的了。那是给骑马的人准备的。一队骑着马的学生模样的人走来。除了人们骑着一匹马以外,后面还跟着驮着东西的马匹。

这些人都背着枪支。

似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有枪,至少有一把小巧的勃朗宁手枪。

伍豪腰间就有一把。

跟着伍豪的警卫员除了手枪,腰间居然还有飞刀。只是小战士好像丢了什么一样,会习惯性地摸一下左右臂。原来因为要迎接外宾,警卫处把他的自动步枪给收缴了。要知道,每个战士的枪就像他们的生命和伙伴一样。每天都要拆卸几遍,擦几遍,校验过来才会安心。身边突然没了枪。小战士怎么都不舒服。

他已经跑去和警卫处的人说要了好几次要保管好他的枪了。

跑去说的人不止他一个。弄得保管处的人烦不胜烦。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鄂中自治政府

会议室的门总算开了,不过张春和丽质还在回廊里和曾思敏说着什么。出来的人本来都说着话,见到马林都闭上了嘴。匆匆走了。难怪马林听不见里面的声音,原来在走廊里面还有一个回廊。

张春见到伍豪带着一个马林在外面,连忙和丽质迎接了出来。曾思敏只是和伍豪点了一下头,走掉了。

“马林先生,久仰久仰,”张春说的是流利的英语。

这让马林对这个年轻的官员有些惊讶。

“张先生,您的辖区建设得非常漂亮。”马林被荆州城市规划的大气给震住了,同时这些来往的办事人员的衣着打扮和传说中落后的中国完全不同,虽然与西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绝不臃肿,反而轻便优雅,充满了现代气息。

张春流利的英语表明这里绝对不是闭塞的地方。何况新民报的影响力闻名遐迩。

马林没有了傲气,但是他还是认为张春搞这么华丽的城市规划,完全是为了个人享受,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典型的资本主义思想。

虽然知道张春和周恩来都听得懂英语,但是马林还是等张太雷翻译。

张太雷,带着一双眼镜,很年轻,一脸好奇的样子。

张春直接扔下了马林,和张太雷握手:“你好,张春张为民,听说你刚去俄国。”

张太雷知道张春有些生气马林高人一等的气势,故意为之。不过还是笑道:“张复。久仰。”他报的是学名,语气也是以学生的态度。只是因为身份的原因,没有说太多话。

张春知道马林有些尴尬。有转回来说:“鄂中自治政府才刚刚筹建,比较简陋,不如我们去外联部,哪里条件好一些。”

外联部设在居正巷的一个大商户的宅院,也是张姓,不过和张居正没有什么关系。张居正的故居早就会与战火,不过院子的旁边与一个张公祠。表明这块地方曾经是张居正的故居所在地。这条巷弄也叫居正巷。

这和大商户现在搬到了沙洋,经营陶瓷生意。原来的宅院卖给了政府。因为正靠着东门的城门,所以成了外联部的所在地。

居正巷也在拆迁。不过显然是按照商业街来建设的,这里实际上也是原来的商业街。建设方式与政府附近相似,主要是拆掉棚户区,拆掉大户人家的院墙。拓宽街道。新建居民楼。不同的是楼下两层都是商业场所,作为拆迁的补偿,折价卖给了以前的商户。东门大街已经有一些商行开门做生意。只是客流量很少,毕竟战乱刚刚过去。

张春一行是骑着马溜溜达达过来的。李大钊、周希哲、陈庆同是步行过来的,一些富商因为补偿问题和街道办发生了矛盾,他们过来解决,因为这不是单起事件,所以他们也在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不然。就得用暴力手段。这是周希哲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这三个人因为是社会主义研究所的理论三马车,所以有必要和马林会面。另外一个理论研究比较多的是毛石山。但是毛石山现在正在宜昌处理乱局,一时动不了。

外联部,张春看到了朱小芳和邓颖超。

朱小芳一向是政府的形象大使,调过来外联部是理所当然。邓颖超中学刚刚毕业,考上了政治学院,来外联部是搞调查实习来的,她打算每个政府部门都跑一遍,在跟着同学们一起下乡。第一个选外联部,当然是伍豪这个大帅哥的吸引力所致。

外联部还集中了新民报的一些翻译人才,准备筹备东亚、欧洲、美洲三个部,这些人大多已经是党员或者预备党员。不然不会调入

外联部的会议室里,争论声不断。

马林拿出了最基本的党的纲领,要必须要按照按照这个纲领建设党组织。

可是李大钊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中国不存在“无产阶级”,因为中国主要是以农民为主的国家,即便是中国的现状是土地高度集中,但是革命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土地,至少是拥有土地使用权。就算是土地收归国有,那也是全民拥有土地。所以不能称之为无产阶级。中国的民族工业还处于极其薄弱的阶段,资本家与工人都占极少数。极少数的革命不能带来中国革命的胜利。

所以中国应该坚持的是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专政”,要推翻的是剥削阶级以及剥削制度,而不仅是资产阶级和其制度,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以封建社会为主。

中国可以把当做理想和努力奋斗的目标,但是党纲中不能只提没收资产,而不提如何分配。应该把全民所有,合理分配写入党纲。这也是党进行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国革命应该是以农民为主的农工联盟,或者是受剥削者联合阵线为主,工人阶级只是其中一部分。

马林对李大钊等人意见进行了尖锐的斥责,认为农民是小资产者,思想落后愚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同时也会很快蜕变为资本主义。只有工人在具有先进的思想和强大的力量,是标准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是未来的前进的方向。就应该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封建社会总会进化到资本主义社会,到时候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是典型的改良主义。是不彻底的革命。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张春就说,实在不行,马林在鄂中考察一段时间,然后去和其它小组调查一下,选择一定的时机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鄂中自治政府愿意为大会提供安全保障。

马林也觉得这样争论下去会和中国最大的组织闹翻,毕竟鄂中已经有了一千多名党员,排除在外是很大的损失。即便不能接受,也要搞好关系。所以同意了张春的建议。

鉴于分歧太大,马林和张太雷就不由政府进行接待,而由外联部负责安排行程。

马林离开后,张春又对伍豪说要把马林的行程安排尽量避开鄂中七县,只在荆州荆门等新接收的几个县活动。对于军事装备和涉及军事的部分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