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1 / 2)

农业中华 郁榕 5581 字 2019-04-27

噼叭作响。

洗完澡的人又被张峰灌下去一碗驱虫的药。然后走进自己的营房。

每十个人一个营房,里面一排排木床已经摆好,床上是整整齐齐,崭新的被褥,床单被套都是绿色的,两套军装也是绿色的,内衣衬衫外套,还有棉背心和棉裤,一盘绑腿用的布条,一根皮带,两双布鞋,两双袜子。床边放着牙刷牙膏和木制口缸,床下面是一个洗脸用的木盆。

这些衣服都有些大,几乎每个人穿上去都不是很合身。显得有些可笑。

不过这些人没人在乎。这些衣服的布料厚,穿着暖和呀。

“这是冬装,每人两套,大家要爱惜,每天起床都要收拾干净。我叫张天,是你们的排长,除了训练你们,还要教你们内务,就是如何铺床单,叠被子,如何打绑腿,如何扎背包。所有的东西都要按规矩摆好。做不好的,就要处罚,不准吃饭。听到没有。”张天在营房对自己的兵用力吼叫。

开始这些兵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张天。没人回答。

张天过去一顿揍,然后开始有稀稀落落的回答。过去又是一顿揍,这下好了,一个个声嘶力竭喊:“听到了。”

其它三个营房里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又是一通揍,才勉强让这些兵起床整理内务。

出门站队列也是一通揍。

总之,包括张峰在内,所有的排长都像土匪一样每天揍人。

士兵们开始还反抗一下,但是看见最大的官张春,还有队官夫人也穿着军装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炊事班是张春亲自带的,这些人其实挺辛苦的,除了起早贪玩给这些家伙们做饭,还要进行训练,军事训练虽然少一点,但是队列和内务一点都没有放松。

丽质是怎么都要和张春在一起,所以两个人和大家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服,一起训练。这使得这些士兵被打了也只能怪自己没做好。默默地努力。

应该说这个时代的人服从性太好了。要是后世,张天他们的这种做法,要惹出大麻烦。

为了尽快恢复这些士兵的体力,一日三餐,每餐都有肉,好在只有三十多个人。前李村的养殖场还负担得起。至于那一百两军饷,聊胜于无而已。

这三十个人的家属全部到采石场去了,算起来这些人还是张春的私兵,花些银子还是值得。

因为和常备军的灰色军服不同。所以云龙镇也把张春的兵叫做绿皮兵,或者和尚兵。

不过一个月后,这些士兵的头发长出来了,只是一直留的板寸,没有带军帽。而常备营的人还拖着辫子。

第九章养殖场

开始的一个月,这些兵都是只跑步,站队列,每天转来转去,连枪都不拿。

一个月过后,士兵们开始脱胎换骨,身上开始长肉,因为年纪还小,所以有些开始长个子。可笑的衣服慢慢撑起来,不再那么可笑。不再懒散,脸上有了笑容。其实都还是些孩子。

第二个月开始拿枪了,每天拆装枪支,保养枪支,训练刺杀。却没有学习射击。

士兵们被命令就是睡觉也要把枪支放在手够得到的地方。枪支就是士兵的生命。

直到第三个月,除了每天的跑步声,刺杀声,云龙镇想起了整齐的枪声。

军营其实建设得不是地方,离镇子太近了。以前的士兵一个月都不会打一次枪。现在天天打。连辛宝久都受不了了。跑来说军营是不是挪一个地方。

张春说可以呀,不过地方得我挑,占了谁家的地盘,用这块营地换。

于是张春找了紧挨着绿源山,通向县城道路一侧的紫林山。这是北广河的源头,大李家湾的地头。张春没有要多的土地,真的只要了一块和训练场差不多大的山间平地,不过他宣布整个紫林山都是他的训练场。反正大李家湾也拿不出那片山属于自己的证据。

紫林是雁门口以北最大,最高的一座山峰,直接扼守着出山的道路。而紫林山是大小二十多个山峰组成的山脉。是山地和平原的交界。紫林以东就是大李家湾平整的棉田,往南一直到雁门口十八个山尖,雁门口一过,就全部是山了。再也没有平原。

十八个山尖和紫林山,石女山,牛头山,竹皮山一起,形成了高高飞翔的大雁翅膀一样的地形,雁门口处于正中。这就是雁门口的由来。

紫林峰虽然高大,比石女峰还要高,但是却是一座土山,上面林木丰茂。石女山除了靠河口的主峰比较高以外,就是四十多座大大小小的石头山,这里地形复杂,沟壑众多,是土匪们的藏身地。

土匪和山民不同。山民亦民亦匪,多少还从事生产。土匪不进行生产,以抢劫杀人为生。

张春占据了紫林山,又在石女山的南峰动了手脚,一下子就遏制了土匪出山活动。辛宝久是高兴了,但是这也意味着剿匪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春丫带着人先一步进山去了。这几年她和一些高手不停的暗中较量,慢慢占据了上风。当然不算用枪战胜的。

听说张春选了紫林山作为军营。和张春打了一个招呼,直接进山了。据她说,这周边和她交过手的一共有四个好手,其中三个是一家子,不是土匪,算是义士。另外一个是一家土匪的大当家。只要逼退这个人,其他的张天他们就能都对付。

顾明那边有石女村的猎户与张家堡的护卫队撑着,采石场很顺利地开了起来。有几次小冲突,土匪们打了一个照面就离开了。

所以顾明就把大部分民夫派来修通从前李村到紫林寺的道路,并在紫林山建设军营。一共来了三百多壮劳力。

辛宝久也动员各家族派人帮忙,因为驻兵紫林山对大家都有好处,连李家湾也派了一些人过来拓宽了从紫林山到大李家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