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 / 2)

农业中华 郁榕 5489 字 2019-04-27

望能够出现一个神灵来解救她们。八岁就能拿枪杀人的张春符合她们的精神需求。

所有在院子里的人见到张春出来,都恭敬地站起来叫少爷。其实除了春丫这个地位较高的丫鬟以外,剩下的这些人脸上无不带着饥饿的颜色,就算在张春的安排下,已经洗漱收拾得不再那么狼狈,那种凄惶却是无法掩盖的。

张家以前对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连张春现在都感到羞愧。

张春紧了紧自己的衣袍,衣袍有些大,显得空荡荡的。“春丫,你还记得你的父母是什么样子”

“还记得。”春丫回答得很简单。

张春默默地站在院子里看着忙碌的人们。“为什么要革命因为那个世界已经腐朽了。”这是张春记得的父母为数不多的话语,后来父母就都因公牺牲了。只有实际到了这个社会才会体会到,“腐朽”两个字是多么可怕。

后院其实也有几间房子被烧了,不过原来小姐们住的闺房、小厨房和丫鬟们住的偏房,杂物房还在。屋顶上,两个年轻人拿着长矛站在上面担任瞭望哨。一个老郎中正在小厨房里熬药,满院子都是药香。而偏房里都是哼哼唧唧的重伤员。通向前院的院墙和两间房子成了废墟,前院的房屋全部烧毁了,还没有来得及清理。十几个身上都有伤的男女扛着一些木料走过来,院子的一侧已经清理出有了一大堆木料。两个有着木匠手艺的男人正在张秀清的指挥下准备建房子的材料。乡下人大多都懂一点木匠和泥瓦匠的活儿,因为他们的房子都是相互帮助建起来的。这点倒是不陌生。

院墙很高,还算完整。不过大门没有了。门口摆放着长矛和马刀。这是这些男女们用来战斗的武器。现在这些人那里有半点之前任人宰割的样子

“我想不起来父母是什么样子。我只记得奶妈。”张春想了很久,才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了这一世的亲人的痕迹。没有,或者说很少,张春正是看到奶妈用身体保护他倒在血泊之中,才意识到了危险,而拼命抵抗的。除了奶妈以外,似乎只有一些内院的争宠和宅斗。现在想起来有些可笑,人都死光了,宅斗还有什么意义张家聚集起来的财富不可谓不多,但是贼人们抢了去,恐怕也换不了多少粮食。张家和所有的地主一样,将享乐建立在穷人的痛苦之上,现在毁于穷极成匪的人们,这是历史的必然,连国家都是这样,何况是家族

“老爷和太太都很有本事。”春丫说话明显有些言不由衷。

张春不记得这一世的父母长什么模样,却知道他们都是标准的纨绔子弟和富家小姐,要说什么本事,恐怕还真没有。春丫也明显在敷衍自己。

“要是真有本事,也不会家破人亡。”张春叹了口气说:“我想去坟前坐坐。”

张春对张秀清交代了一下。然后带着春丫走出院子门,没有要人跟着,因为大家觉得没必要。因为张春拿着盒子炮满村子杀贼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为什么张家会有一把毛瑟手枪,现在没人知道了,因为主家的人死绝了,而张春并没有多少这个时代的记忆。这种从上方装弹的毛瑟手枪,现在看应该也是德国人最先进的枪支。张家有一把,并且都一百发子弹。奇怪的是张家虽然有枪,却没人会用,要不然怎么会把人都死绝了,还要等着张春这八岁的孩子来拯救

手枪就跨在张春的腰上,剩下的弹夹用棉布缝成子弹带,六十发挂在春丫身上。十发在手枪弹夹里。春丫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铁盒子还能杀人,比武功什么的更加有效。所以她像宝贝一样守着子弹和张春。

张家大院以外的房子烧毁了,但是张春却看得见废墟上没有一篇砖瓦,所以实际上,小荣他们想要找有用的东西的几率很少,他们更多的是找还有没有遗漏的尸体。

一些竹林和树林也被点着,一场雨挽救了它们。地上很泥泞,在野地里抬着尸体的人们穿着蓑衣,带着斗笠。这还是张家从后院的仓库里翻出来的。活着和死去的人们都衣不遮体,不管是土匪还是村民。

张春瘦,但是张春除了已经去世的自己家的老爷太太以外,就没有看见过胖的人。连算起来还算强壮的榨房伙计强子和小荣也瘦的看得见肋骨。只是身量高一些而已。

死去的土匪比村民更加不如,几乎是皮包骨头。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西洋人说中国是东亚病夫,不是没有道理。能够吃饱饭的富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富人们也被和酒色淘空了身体。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失败

整个村子,没有看见普通人家饲养牲畜和鸡鸭什么的。张家有,但是被抢光,一把火烧掉了。老百姓对于过去的张家来说,真的还没有猪狗重要,因为猪狗总还是有足够的食物,老百姓没有。

走出村子就看见了麦田。不管是旱地,还是水浇地,麦田似乎都是小麦和大麦混杂在一起种植的,没有田垄和施肥,灌溉采用的是漫灌,麦田里杂草很多。

还算看得过去的是水稻地,一些水稻田被单独翻耕灌水,这是准备育秧用的。

中国是农业大国,按道理来说,农业技术应该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在张春看来,这里的农业非常落后,张春见过清末民国初年的农业产量,他当时不相信会有那么低的数据,但是现在看来是真的。

第三章大姐

南河河畔,数百人埋在一个坑里,这算不算万人坑

这是张春下的一个最不能让人接受的命令。张春把自己的家人和佃户,连同土匪们一视同仁都埋了进去。

“不办丧事,不单独立坟,我算是不孝了。”张春坐在坟前,带着几分自嘲。不是嘲笑自己,而是嘲笑这个国家和这个世道。张春做这个决定,因为他对这些先辈没有什么感情,甚至有些厌恶。因为这是乱世,或者说是乱世的开始,而这个乱世很大程度上就是死去的家人这个阶层的堕落而造成的。

“老爷太太会明白少爷的苦心。”春丫对这个脸色阴沉的张春带着几分敬畏。

张春笑了:“他们怎么会明白不会,如果他们明白,就不会弄到现在这个局面。这些土匪,比我们还要瘦弱,这些土匪们就是老爷太太这样的人逼出来。”

春丫没有答话,因为张春这个样子,说大逆不道都是轻的。

张春叹了口气说:“我要让我们这些人都吃饱饭,老百姓只有吃饱饭才不会造反当土匪。我不想当东亚病夫,你知道东亚病夫是什么吗”

春丫摇头。

“那是西洋人对我们说法,说我们的民族都是生病的弱小民族。”

“洋人是很高大,镇上有洋人的教堂。”春丫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