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4(2 / 2)

无上妖君 听风画秋雨 5943 字 2019-04-25

算命,若是到了一定境界,那就是推演天机,真正强大的修士,可算天机,趋吉避凶,妖族因为强大的本能。也可趋吉避凶,可是终究不明天机,登不上大道,被修道的人所鄙夷。

其实这也和妖族很少修炼元神有关,体魄如天地,而元神就如天机,妖族少修元神。自然不明天机,而道家、佛家多修元神,讲究肉体只是臭皮囊,高深境界可脱离肉体,元神成圣,自然深案天机。

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极境。元神极境,和体魄极境,都可窥伺无上之道,元神极境,可明悟天地之道,借天地之道为己用,体魄极境。可破碎天地之道,塑造自己的道,正所谓天地朽而神魂不朽,天地灭而己身不灭,说的就是这两个极境不一样的地方。

宁无缺的情况多有不同,他有着妖族的体魄,犹如魔神的身躯,同样有着人类的神魂。一样极强,他的体魄如今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受到一种束缚,是天地施加在身躯上的束缚,这是天地秩序的一种极限,就如同武者到了极限需要碎裂虚空一样,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斩断这些束缚,脱离这个囚笼。

体魄再进一步,就是金仙,这是一个遥遥无期的境界。金仙已经是天地间可数的强者,四大部洲古往今来,多少修士天才,困死在元阳天仙境界,不得不转世重生,以期更进一步

宁无缺如今屹立在元阳之境,更能深深感触到当年翠云山牛魔王付出了何等代价,才破入金仙境界,那是以生命和未来作为赌注,虽然让他成功了,可也留下祸根。

摆摊算命,是磨砺神魂的一种方式,也是宁无缺尝试着对天机的推演,这绝对是一个禁忌领域,这片天地,真正能够推演天机的并不多,就是圣人,在天机晦涩之时,也无法看穿未来过去,他们也只是在这条路上走了一小段距离而已,而宁无缺自己,也只是刚刚入门。

宁无缺的推演之术乃是从东胜神州得来的连山,这是一本古籍,收藏在周朝太庙里,宁无缺用了些手段得来的,相传乃是伏羲氏、神农氏所创,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法,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和著名的归藏、周易并称三易之法,其经卦皆八,其别皆有六十有四。

连山之法,是很多修炼之人都推崇的法门,可算吉凶祸福,若是更进一步,可揣摩天意,接触天机,比文王周易还要更久远一些,或者说,文王排八卦,衍化周易,也是在这部经典之上蜕变出来的新的法门。

在四大部洲推演之法众多,每个派别都会有一门推算之法,此外,还有紫薇斗数、北斗斗数、梅花斗数等等,但众多推演之法,只是对天机推演的一种表现而已,当达到一定境界,自不用再借助这些手段,如众圣一般,自可明悟天地之道,知晓天机变化。

宁无缺还没有那种能力,只能按部就班,仔细揣摩钻研连山,一年半载下来,也算是有些收获,可替人算祸福吉凶,在这条街道上有些人气。

很快,宁无缺就有了第一位客人,是一个准备出远门的行商,随着东胜神州商队的涌入,也让临近西海的乌斯藏受益,这片海域是西牛贺洲和西海接壤所有沙滩海峡之中较为安全的,而其他地方,不是悬崖峭壁,就是有海里凶兽游弋,许多人都下海做了商人,四处收购西牛贺洲的特产,这些东西在西牛贺洲不罕见,可在东胜神州却是少有。

宁无缺开始工作,算命能够接触不一样的人,经历他们不同的经历,会来算命的,大多都是有些故事的,体验人生百态,这也是一种入世修行,从远离尘世,再到入红尘,是很多修士会经历了,有时候会听到许多故事说路边的某某乞丐、街边的某某老人突然变成绝顶高手,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也在入世,在红尘之中磨砺自己,这也是一种修行。

处在不一样的位置,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真正让自己平静下来,平凡下来,你会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感悟他人的经历,终究不如自己经历的来的实际。

一天时间,悄然流逝,这就是宁无缺在凡间平凡的一天,平平淡淡,没有腥风血雨,宁静下来,有许多新的感悟,是曾经未曾感受过的,阅尽人世沉浮。

第四百七十八章成长

十年如一日,宁无缺一家静静的在乌斯藏国内撒加城居住下来,十年时间,悠悠流过。

对宁无缺一家而言,这是宁静而又平和的十年,平凡的生活,却能够让一家人享受温馨和幸福,当权势达到一定境界时,反而羡慕起平凡的生活来,这几乎是每个生灵的通病,饭菜永远是别人碗里的好吃。

十年里,宁无缺唯一离开撒加城的一次,就是前去狮驼国给金翅大鹏王拜寿的那一次。

狮驼国如今在西牛贺洲是仅次于妖盟的妖族势力,特别是金翅大鹏王,生来不凡,来历高贵,结交的强者不在少数,就是西天佛门,也有强者出现,来给它拜寿。

金翅大鹏王并没有提孔雀公主的事情,也只当宁无缺是个平凡的客人,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金翅大鹏王不发难,宁无缺也不会自讨没趣,拜完寿,和不少妖族兄弟联络联络感情后就回到了撒加。

当然,如今宁无缺也不再是王府书塾的老师了,几年前,王府主人仰慕东胜神州繁华,得到贵人指点,带着家人搬离了撒加,王府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新搬来的一家人不算富裕,只是落魄家族,几乎很少出门,也不和街坊邻居打交道,久而久之,人们都忘记了那宅院里还住着人。

李铁匠家里,两个大儿子都已经娶了媳妇,老大的小孩甚至已经可以走路了,而老三李白如今也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李铁匠最喜欢的还是李白,将他视为李家崛起的希望,供他读书,如今李白在官学里上学,再进一步,就是官家之人。

李铁匠已经老了,白发苍苍。每天坐在铁匠铺外,晒着太阳,和进来买铁器的街坊邻居们打着招呼,有时候也会来找宁无缺喝酒,不过,因为常年喝酒,身体早已经被掏空了。李铁匠已经不胜酒力,几杯酒下肚,就开始诉说着李家的曾经。

张寡妇也成了中年妇女,皱纹爬上眉头,岁月留下了痕迹,可她织出来的布越发精美了。就是百花仙子看了,也会赞叹,称可比织女,孔雀仙子和张寡妇学织布,也算得了些真传,至少,宁无缺一家的穿衣布料。都是她绣出来的。

而张寡妇的儿子张玄,和李白一样,也在官学里念书,算是王家离开的几人,宁无缺教出来的学生最出色的要数这两人了,足以自傲。

清早,宁无缺依旧在家门外摆着算命的摊子,十年。他的算命之术已经不再是十年前那般,只算祸福,只要不是命格极至的人,宁无缺大体能推测个七八。

两个穿着儒袍的十七八岁的少年郎结伴而归,今天是官学放假的时间,张玄和李白都会回家吃顿饭,见到宁无缺。两人都是走过来恭敬一礼。

“老师”

李白颇为豪放,天资聪颖,而张玄更为沉稳,有些木讷。这从两人的面相,穿着,气质上就体现得出来。

宁无缺看他们一眼,微微颌首,“回来了先回家吧”

“是,老师”

李白笑了笑,快步走回家,而张玄则显得严肃,一步一步朝家里走去。

下午收了摊子,宁无缺回家,百花仙子正在书屋里教两个孩子读书写字,如今宁风和宁莹已经十岁,逐渐展露出不凡来,过目不忘,天生聪颖,可以称得上是神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