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位客人都有些脸红,李元兴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这东西新鲜着,运到长安。老王给开个价吧”
“怕是吃不起”王及善笑呵呵的应了一句。
李元兴也跟着哈哈大笑着。
陆毛锋这时进来,躬身一礼:“殿下,两条飞舟起飞了。想来明晨可以到耀州,所有的海珍都用桶装着海水活运,船大空了些地方,依殿下的吩咐,将那殿下命令为海带的干海草给装上了。”
“那东西,你们要多吃些。小孩子从小吃了,就不会有大脖子病。”
“是”
“那份海参你吃了吧。这东西热,补的很。”李元兴笑着说道。
陆毛锋听到这话,笑的合不上嘴:“殿下,中午的时候有几个亲卫贪嘴,吃的多了些。倒是结了些露水姻缘。”
李元兴摆摆手,示意陆毛锋可以退下了。
这种事情李元兴不会作出评论,说不上是好事,也不能说是坏事。
高句丽并不太平,男人死的也不少。与前隋打仗,与新罗也有战事。男人少女人多。而且在许多偏僻的地方本身就有留种的风俗,这也是古代民间改善基因的一种方法,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往往有些村子几十年都难见一个外人。
就是嫁娶也在几十里之内。
自然就有了类似于近亲结婚的问题,所以许多交通不方便,或者女人多的村子。本身就有过客留种的风俗。
金蔓青已经把头几乎埋头衣服里去了,脸红的怕被人看到。
突然,李元兴话锋一转:“金管工,你如果吃好了就下去休息吧。明天本王特批一百名军士护送你回家,再赏赐钱十万。如果你不要钱,换成别的东西也行。”
金蔓青赶紧施一礼退了下去。
李元兴的表情变的严肃了许多:“国内城那京观,本王在想是拆还是不拆”
“怎么讲”王及善酒劲一下就醒了,李元兴能提到拆或者说不拆,必然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这怎么能让他不专注呢。
“那里很快就是我大唐的领土了。这与原先打了就撤退不同,现在那里要占下的。说实话那骨头不少呢。运回去之后怎么办,堆在大慈恩等吗或者送回这些人的家乡去,可谁知道他们的家乡在那里”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王及善也感觉到有些为难了。
这当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呀。
“这也是我把你们叫来的原因呀。我想着,就在原地埋了。然后立一个十丈高的巨碑什么的,然后再修一个园子。反正占下了的城我们能再还给高句丽吗”
“肯定不能还”
李元兴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在历史上,那怕是大唐帝国最辉煌的时候都没有占领过辽东,甚至是东北的地盘。这一次要占上,就一定要全面开发东北。甚至再往北去。
王及善想了想:“这个如果留下,怕是我等身份不够”
“当真是后悔了,应该让萧公跟飞舟一起。让他走陆路,至少还要十多天才能到这里,就算是让飞舟去接他,怕也是找不到人在何处。”李元兴说的没有错,古代又没有电话,在空中找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怕是找到人的,人也到了建安了。
“他也不行”王及善又摇了摇头。
李元兴这会就不懂了:“那么,谁行”
“如果立碑,不搬运骨头的话。依礼,殿下在这里却是足够。可此事长安百姓、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关注着。所以不能轻视了,当真如果是选择立碑的话,至少要在长安挑选百名宿老,一百名士,然后还需要圣上亲自来祭祀。这是在给天下一个交待,要让天下人看到大唐对前隋死难将士的重视。”
王及善的意见倒是中肯。
“这样吧,本王下令围城不攻,等”
“不用等,先城打下来,就算是要把骨头运回去,建个碑也是必要的。老朽需要回长安一次,此事须当面向圣上报告。正好飞舟已经离开,老朽今晚先与礼部众官与袁天师,佛门慈苦大师商议一番”
王及善说完,起身就要告辞,在他看来这是大事,天大的事。
李元兴没有留王及善,在小村也没有什么值得留的。
王及善坐着马车回建安,金蔓青也跟着走了,她打算明天就从建安出发回家去,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家中去了。
当晚,建安城中一份电报发到了李靖处。
这是王及善亲自写的电文,他需要和李靖商量一下,毕竟那京观就是前隋的士兵,这也是兵部的事情,更何况兵部许多将军都是前隋的将军,他李靖也是。王及善需要李靖的意见,也需要众将军的意见。
李靖看到电报之后,也拿不定主意了。
“来人,给候君集、老程、阿史那杜尔”李靖一口气念了十几个将军的名字,然后一一的布置的任务,最后竟然是候君集、程魔头、尉迟恭、阿史那杜尔。四员大将围城,给他们五天时间,连同路上也算在内,五天之后,国内城要给拿下了,那怕是把城平了也无所谓,李靖只要城,只要那京观。
士气如虹的大唐军队这一路就是碾压。
四支部队面对一座城,而且远不如安市那样的雄城。要知道安市城就是被牛进达一军打下来的,四支部队打一座城,这不是对将军们能力的怀疑,这是大唐兵部对国内城,对那京观的重视。
国内城再往北,高句丽人的控制区已经人迹罕至了。然后再北的靺鞨人部落极少。再北到了现在黑龙江一带才是真正的荒芜之地。
那里虽然有靺鞨人的部落,却是极稀少的散布在那广阔的土地上,这些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寒冷,已经不是大唐的敌人,只要那里有足够的利益。
大唐现在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距离,另一个是人口
这对于李元兴,对于这个时空的大唐来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第651节长安城出大事了诚意四更
长安城,凌晨五点。
伟大的大唐皇帝李二正在长孙皇后房中吃着早餐,高公公却是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圣上,圣上”
“懂什么”李二的脸沉了下来,在他看来就算有天大的事情,自己身边的人只需要冷静,只需要非常详细的给自己报告,慌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圣上,飞舟回来了。”高公公大叫着。
“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