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1 / 2)

大明地师 齐橙 5863 字 2019-04-24

匠等。这些招募来的工匠,根据各自水平的高低,被分成了几个级别。高级的工匠充当工厂里的技师,做一些精细的工作;低级的工匠则安排在流水线上,做一些程序化的工作。

为了避免技术外泄,苏昊与郝青等人反复商量,也想出了一些方法。比如说,将配方严格控制在自己人的手里,把一些生产环节拆分开,分别交给不同的工匠,使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掌握整个流程的诀窍。

除此之外,照着董、杨二位的建议,苏昊还和工匠们签了生死协议,规定如果工匠盗走工厂里的技术,将要承担最严重的后果。工匠们对于苏昊的这种威胁深信不疑,他们知道,像苏昊这种有背景的人,要收拾一个工匠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工业的种子已经撒下去了,要收获成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苏昊对此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他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工作思路都写成了文字,交给徐光启、罗余庆等人去执行,至于他自己,则收拾起行李,带着勘舆营,准备踏上新的征途了。

原来,王锡爵在无法得到内阁支持的情况下,与万历商量出了一个妥协方案,给苏昊找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地方,这个地方名叫淮安府。

第213章荣升工部主事

“改之啊,这次遣你去淮安府,是因为你在江西的时候曾经筑过水库。如今淮河水患频频,右都御史潘季驯总督河道,治水多年,未能治根,圣上的意思,是想让你去助那潘季驯一臂之力。”

依然是在德福楼上,太监李龙与苏昊对面而坐,向苏昊解释着此次差遣的缘由。

“这只是皇上的意思,还是有其他人的意思”苏昊问道。

李龙道:“这个提议,其实是王锡爵王次辅提出来的,这也算是一个权宜之计吧。”

“权宜之计是什么意思”苏昊继续问道。

李龙道:“依咱家看来,这王次辅当是颇为欣赏你的,听说为了提拔你的事情,他还和申时行吵了一架呢。”

苏昊道:“怎么,为了我这个小小的六品武将,首辅和次辅居然还吵起来那我岂不是太荣幸了”

李龙笑道:“改之有所不知,朝堂之上,为了比这还小的缘由吵架的事情,也多得是呢。唉,说起来也是咱家照顾你心切,急了一点。若是咱家不请皇上下圣旨召你进京,兵部那帮人也会召你的,这样内阁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了。现在这样一来,内阁把你看成了咱家的人,岂能不给你使绊子”

苏昊道:“李公公真心待我,我本来就是李公公这边的,内阁愿意怎么看,是他们的事情。为了当官而卖身求荣,这种事情苏昊是做不来的。”

“哈哈哈哈,改之是真性情,说得好。”李龙大笑起来,苏昊这个表白,让他觉得颇为满意。

苏昊只是微微一笑,他刚才这话也是半真半假,更多是为了不得罪李龙。在苏昊的心里,对于拉帮结派的太监和朝臣都没什么好感。他没打算与其中的任何一方结为死党。不过,这种话是不能当着李龙的面说出来的,既然李龙想招揽他,他就投其所好,说几句表忠心的话好了。

“改之啊,这些话咱们之间说说就好了,这天下毕竟是读书人的。你可万万不能开罪于他们,否则你不但前途毁了,没准还会堕入万劫不复之道啊。”李龙真诚地劝告道,“这一次,圣上和王次辅好不容易才让内阁同意给你授了一个六品的官职,你可要千万珍惜。别因为得罪人而被罢了。”

“哦居然给了个六品官不知是个什么官职啊。”苏昊饶有兴趣地问道,他现在身上还背了一个百户衔,也是六品,但六品的武职与六品的文职相比,根本就拿不上台面。

比如说,一个知县仅仅是七品官,但能够管辖一个县的数十万百姓。即便是比较清廉,一年捞上几千两银子也是很容易的。俗话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并不算什么夸张的话了。

但武职就不同了,一个六品的百户,能够管辖的只是自己的百户所,连上自己在内。不过是112个人。百户所的收入,来自于屯田,也就是一个小型农场,满打满算,一年不过几千两银子的产出,应付这100多号人以及他们家属的吃穿用都有困难,自己名下能够落下几文

正因为权力不同、利益不同。所以一个六品的武将在七品文官面前,基本上是抬不起头的,武官向比自己低三个品级的文官行礼的事情,在明代并不奇怪。

听到苏昊的询问。李龙便一五一十地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向苏昊做了一个介绍。

万历和王锡爵都与苏昊探讨过治国方略的问题,对于苏昊颇为欣赏,有委以重任的念头。但万历与内阁闹翻了,不敢主动提出提拔苏昊,只能私下委托王锡爵去办此事。王锡爵倒是内阁成员之一,无奈一说到苏昊的事情,首辅申时行加上内阁的另外两位大学士许国和王家屏都表示反对,王锡爵孤掌难鸣,只得妥协。

既然内阁不想让苏昊这样一个打着阉党标签的人进入朝堂,王锡爵便想到了安排他到地方上去做些事情的念头。此时,正好泗州、凤阳等地的官员联名上书,指责潘季驯治河不利,导致淮河中游几府被淹,万历和内阁都颇为头疼。王锡爵灵机一动,想到了派苏昊去协助潘季驯治河的点子,这项工作在明朝官场中是数一数二的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让苏昊去办这样的差事,想必朝臣们总无话可说吧

也许是因为万历和王锡爵联手,内阁也不好一直不给面子,也有可能是因为内阁也认为治河是一件苦差事,乐得让苏昊去受累。最终双方达成妥协,给苏昊封了一个“淮安河道主事”的官衔,正六品,隶属于工部的都水清吏司,算是工部派往淮安主持河道治理工作的专员。

“工部主事,这个官,权力大吗”苏昊笑着问道。

“这权力嘛,还真不好说,算是可大可小吧。”李龙说道。

“李公公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苏昊道。

李龙道:“这淮安河道主事,顾名思义,就是分管淮安一带河道治理的总管。淮安的清口,是河、淮、运三者的交汇口,是治河、治淮、保运的关键,每年朝廷拔付的帑金多达数万两,这些钱都是归你使用的,你说权力大不大”

“呃也算是挺大吧。”苏昊点点头。对于贪官来说,能够控制的公款越多,就越有上下其手的机会,这当然是好差事。但苏昊没想过贪污的事情,在他看来,管的钱越多,就意味着责任越大,也就越累了。

“但是”李龙话锋一转,“现在总督河道的是潘季驯,这老头三下四上,可谓六亲不认,你在他名下做事,只能小心谨慎,若是让他抓住了把柄,请出尚方宝剑把你的头砍了,也没人会说什么的。”

“这砍头总得讲理吧”苏昊摸摸自己的脖子,颇有几分心惊,谁知道这姓潘的老爷子是什么脾气,万一是个老顽固,自己跟他讲几句现代科技,铁定把他惹恼了,届时手起剑落,真把自己砍了,自己找谁讲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