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6(2 / 2)

棋人物语 不语楼主 5549 字 2019-04-23

“黄院长,您对我是不是太有信心了”王仲明提醒道。

“呵呵,重要的不是我有没有信心,而是你自已有没有信心,只要你有信心,我就对你有信心。”黄德志笑道。

。这两个人,打的什么哑谜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孙学刚很是纳闷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王仲明有没有信心的时候,他的回答是相信自已,不如相信自已的实力,而到了黄德志这儿,又变成了只要你有信心,我就对你有信心,说来说去,这个信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对了,既然已经决定参加三星杯了,有没有需要棋院帮忙的”笑过之后,黄德志问道,他这不是客气,而是真心的想做些什么。

“我需要系统性的训练。”王仲明也不客气,直接了当地提出要求。

“呵,你就是不提这个要求,我也早就想过了,就是不知道陈老那里怎么样。”黄德志笑着说道,同时目光转向陈淞生王仲明退出职业棋坛已有七八年之久,再次重新参加正式比赛需要个适应过程,如果目标仅仅定位在预选赛出线倒是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如果想的是走得更远,那么现在的训练强度显然就远远不够了,虽然可以通过网络与中、日、韩三国的职业棋手交流,但网上下棋与面对面的实战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至于金钰莹,她的实力的确是提高不少,差不多达到可以与男子职业二流棋手相抗衡的程度,但做为可以帮助王仲明恢复状态的对手,份量就差的远了些。中国棋院别的没有,多的就是职业棋手,王仲明如果来棋院进行恢复训练,绝对不用担心会找不到练手的对手,只是这样一来,肯定会影响到他在棋胜楼的工作。

“呵,瞧我干嘛既然同意小王参加三星杯,我难道会拖他的后腿,从今天起,小王你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备战中,棋胜楼那边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陈淞生笑道。

“呵呵,到底是陈老,顾大局,识大体,有您这句话那还有什么问题。志峰,小王训练方面的事儿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直接向我或者文东汇报。”陈淞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王仲明可以随时来中国棋院训练,用不着管棋胜楼那边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支持更实在呢

第八百二十一章礼遇

看着棋院院长安排工作,旁边的孙学刚眼珠差点儿没掉了下来,以其所知所闻,他实在搞不明白黄德志对王仲明会如此礼遇只要交纳相应的费用,业余棋手在中国棋院与职业棋手一起训练并没什么,象武亦东,曹英等人获得晚报杯冠军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前,都曾经有过到中国棋院与年轻的职业棋手们一起训练,研究,打内部循环赛,但无论如何,至于要让刘志峰来亲自负责吗刘志峰是国青队的主教练,他负责的是国青队的训练和管理,让刘志峰亲自负责王仲明的训练,岂不等于就是让王仲明与国青队的那些棋手一起训练能够进入国字号队伍,哪怕只是预备队中的一员,哪一个不是棋坛精英,未来之星与这些棋坛精英分子一起训练比赛,其效果和与普通的棋手一样吗话说回来,如果让武亦东,曹英等人知道王仲明可以参加国青队的训练,他们会是怎样的想法和反应如果他们也要求棋院一视同仁,想参加国青队的训练,黄德志会批准吗

不提孙学刚那边胡思乱想,这边刘志峰已是满口答应,有黄德志的指示,他有什么好为难的,“呵,王老师,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训练是只有白天来呢,还是干脆就住在棋院好了。”他还真是个急性子,任务刚交待下来,他已经在考虑细节问题了。

“呃如果能住在棋院自然最好只是”王仲明想了想后说道从训练恢复的角度,自然是住在棋院最好,这不仅仅是可以省去来回往返的麻烦,而且还可以参加晚上的训练虽然晚上的训练通常是靠棋手的自律,教练组并不会安排具体的项目。但在训练室许多棋手用功时所形成的氛围更容易让置身其中的棋手进入状态,就象大学期末的考试前,尽管在宿舍或者家里也一样可以学习,但学生们还是更愿意去学校的自习教室温书。只不过他也知道,棋院的宿舍一向紧张。不是什么时候想住进去就能住进去的。

“噢,要是担心住的地方完全没必要,周松住的那间宿舍还有一个床位,只是条件稍微差了点儿,就怕委屈了你。”刘志峰对国青队的情况了如指掌,马上答道同在国青队受训。正式队员和预备队员待遇不可能一样,周松是地方棋院委托代培,就地位而言在国青队队员中属于最低的那种,此外他是上个月才来的北京,好的宿舍早都被别人占了。当然,如果可以亮明王仲明的真正身份。刘志峰完全可以让其他队员腾出条件好的房间让王仲明来住,问题是王仲明此时公开的身份还是棋胜楼的讲师,而不是一代棋坛霸主,那样的做法难免会引起年轻棋手们不满。

“周松就是刚才带我们上来的那个小伙子吧,没关系,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可以了。”王仲明答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天晚上我让周松把宿舍收十一下儿,明天你就可以搬进来了。”刘志峰是个做事不拖泥带水的人。直接就替王仲明做出了决定,看他的意思,如果不是有行李私人用品的问题,他恨不得王仲明干脆今天就住进棋院来。

住宿的事儿就这么定了,至于更具体的训练计划,刘志峰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终究王仲明不是现在他手底下那些十七八岁,二十不到的毛头小伙子,适合那些年轻人行之有效的方案对王仲明未必适合。

“对了,黄院长。有个问题可以请教一下儿吗”趁着一个话题结束,孙学刚忙插口说道。

“哦,是什么问题呀”事情的进行到此都很顺利,黄德志的心情很好,见孙学刚有话要讲。于是笑眯眯的问道。

“是这样,刚才我陪着王老师在楼下办报名手续时,听负责办理手续的小姑娘讲今年报名参赛的业余棋手比往年都多,截止到刚才为止已经达到了十五人,后又听陈老讲,三星杯赛分配给中国籍业余棋手的名额是十个,现在报名人数超出许多,请问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呢问这样的问题很冒昧,但因为这件事关系到银海集团接下来的后续工作安排,希望黄院长不要见怪。”孙学刚解释道他不想让人误会介入棋院工作,但这个问题对他很重要。

“呃,真的吗”听到这个情况,黄德志稍稍一愣,转头向刘志峰问道他是棋院院长,报名统计这种具体工作自然用不着他去盯着,如果连这种事情也要他去管,那还有时间干别的吗

“对,是这样。”刘志峰点头道,”离报名最后截止日还有三天,估计报名的人数还会增加。”

“呵,这也该算是一件好事吧。”确定情况是真的,黄德志搔搔脑袋笑道原本的计划是制造舆论,为促使王仲明参加三星杯创造条件,谁想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使国内业余棋坛的那些高手大腕活跃了起来,如此踊跃地报名参赛,也算是一种成绩吧虽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花费相当的心思,但这是喜悦的烦恼,如果可以,他倒希望能够来的越多越好。

“呵,当然是好事儿了,就算是打架,人数多些场面上也好看点儿呀。”陈淞生笑道三星杯赛预选赛参赛棋手在三百人左右,其中韩国棋手人数至少占到六成以上,三四十个中国棋手分散在赛场上几乎很难看到人影,以前常有人说中国人打仗就会玩人海战术,其实韩国棋院才是将人海战术发挥到极致的个中高手,可惜,三星杯是韩国人出资举办,赛场设在韩国而不是中国,若是哪天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