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2 / 2)

帝国的荣耀 曾鄫 6658 字 2019-04-17

“罗大人何出此言”

“陛下常叹道,你陶惜辞聪明绝顶,颇有谋略,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甚为憾事。而且陛下常叹道,他胜之不武。”

“胜之不武,能得陛下如此盛赞,陶某死而无憾。陶某常常也在想,如果能供陛下驱使,当是何等的荣幸。可惜,陶某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难以回头,只好将错就错。陶某只是不明白,理学为何遭陛下如此记恨”

罗贯中默然许久才言道:“陛下曾对我言道,理学利于刘家之天下,不利于天下人之天下。”

“利于刘家之天下。不利于天下人之天下,虽然陶某不明陛下这话之深意,但是这份胸襟和胆魄,陶某敬佩不已,不愧我在当今这些上最敬重之人。可惜我这个无君无父之人,已经难容于这天下。”陶希言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罗贯中脚微微动了动,却最后还是停了下来。

“罗大人,请让我死而瞑目。”陶希言放下酒杯道。

“好,我引见一人,宗伯,请进来。”

一人闻声走进来,拱手向陶希言道:“惜辞兄,宗伯虽然有愧于你,但是各为其主,还请见谅。”

陶希言不由一惊,但是很快便平静下来:“原来是吴兄呀。我应该想到的,国试三甲乃陛下钦点,岂是那么容易中的。那帮老夫子,以你为将来之国柱,陛下此计。真是击中要害啊”

“以陛下之大才,我想已经定下善后之计,以法论罪,自当以法为度,陶某倒也不用担心株连蔓抄,祸及无辜。”说到这里,陶希言嘴角渗出血水,他的气息也变得艰难起来。

“惜辞兄”吴结不由叫了一声,正待冲上去,却被罗贯中拉住了,“没用了,来不及了。”

吴结只好顿足垂泪。黯然伤神。

“大明啊,大明”陶希言向内城皇宫方向艰难地拱手行了一礼,最后幽幽地叹息了一句,“日月不落,永耀大明,可惜以后再也听不到了。”

说到这里,陶希言身子一软,头趴在了桌子的古琴上,发出一阵铮铮的声响。

罗贯中和吴佑神情肃穆,恭敬地向小亭处拱手行礼。

第二百九十八章定二

刘浩然坐在后宫的书房里,默默地看着窗外的“切。命知下去了,网也已经撒下去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可是当刘浩然回味着这场惊变时,发现自己错了很多。

自己亲身去迎接蓝玉和李文忠,虽然有些冒险,但是却是有惊无险。刘浩然知道自己性命的重要性,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刚刚从历史的轨迹中拐了一个弯,今后的道路还很艰难和漫长,如果自己突然身死,太子继位。一切都变得不可捉摸,所以刘浩煞不会将自家性命押在运气上。

刘存胜等人召集了一批顶级的狙击手手。沿着内城到夏浦码头的路秘密地转了好几圈,几经勘察,发现了几处容易动手的地点和时机,也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刘浩然知道,要想刺杀自己,只有利用狙击手进行远程刺杀。近身根本没有办法,因为侍从武官和大内亲军不要说江南学派,就是淮西派都很难伸手进去,都是刘浩然最信任的嫡系。而对付狙击手最强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更高明的狙击手。

根据侍从司的推演,在去的路上狙击手是没有丝毫机会,因为刘浩然被侍从武官围得水泄不通,无论是从那个角度和方位都无法击中目标,而当下的狙击手只有一次机会,因为当他开枪之后,练有素的大内亲军和混在其中的顶级狙击手自然会迅速找到潜伏处,给予还击,而且他们拿的都是精良的零九式步枪,射程和精度不是其它枪支所能比拟的。

周向东的异动侍从司事先并不完全知道。他们只是知道此人与江南学派某些人有过秘密接触,属于严格监控对象之一。但是这厮素质太差,还没有事发就变得神情慌张,而且在这个敏感时期,刘存胜和侍从武官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就算是蓝玉和李文忠有任何异动,他们也会立即抢先动手,再说了,在刘浩然接见他们时,侍从武官已经占据了各有利位置。所以周向东的异动反而成了整个过程中风险最高的一次变故,但是也成了最容易应付的。

与蓝玉、李文忠来到马车上,刘浩然一边与他们俩谈话,交待这次行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另一边一位身材与刘浩然非常相似,面貌长得又有几分相近的侍从武官换上了刘浩然的大元帅服,而刘浩然稍微一化妆,便成了一位普通的侍从武官,跟着其他两位侍从武官走出马车。混进了侍从武官的队伍中。

换上大元帅服的假刘浩然成了引人瞩目的目标,刘洁然和侍从司推演过,虽然大明到处挂着刘浩然的画像,但那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是将刘浩然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军民面前,真正的刘浩然换上其他衣服站在不知情人面前,你可能只是觉得眼熟,但是要想确认他就是皇帝陛下,除非是很熟的人在跟前仔细观察一会才有可能。而狙击手是不可能靠近刘浩然来观察的,因此他只能凭借大元帅军服和众人簇拥这些明显的特征来辨别。

刘浩然曾经看过毛太祖识破林副统帅阴谋的和电影,毛太祖明明知道林副统帅准备篡位,可还敢冒着风险四处巡视。找地方军政领导谈话,甚至用话语明白无误地敲打某些人,待到林副统帅被逼得狗急跳墙时,却突然下令列车提前发车,打乱了伏击计划。毛太祖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他当然知道,可是他偏偏这么做了,用意深远啊。而且列车突然提前发车,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正好卡在了林副统帅下令展开行动和行动开动之时,这不能不令人产生联想。

这些都是刘浩然借鉴的东西,至少毛太祖的权谋值得他借鉴,以法制治国是一回事,在规则框架下玩权谋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在穿越前,刘浩然在网上常常听到某些中外领导人替身的传说,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瞒天过海的计谋在刘浩然当了皇帝后不会不做准备。

在接见完蓝玉、李文忠和回程之间换人,是刘浩然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自己的对手都是聪明人,如果自己用替身参加完整个过程,难免那些深谋远虑的对手不会看出问题来。一旦他们看出问题来,肯定不会动手,而是继续隐忍下去。刘浩然早就知道这些人试图谋逆弑君。但是缺的是证据,他不想像历史上的朱元樟那样,先下手为强,一点点风声就抄杀一大片。以法治国。最重要的是证据,刘浩然既然决心以法治罪,就必须办成一件铁案,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真的刘浩然接见了蓝玉、李文忠及立功受勋官兵,他相信,围观的军民中应该有江南学派的细作,正在仔细地观察着远处的一切,确定那位是不是真正的目标,有无异常。虽然江南学派或许不知道有替身这一说,但是以他们的性格和要做事情的影响程度,谨慎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江南学派细作如何通知完成刺杀的狙击手,刘浩然和侍从司就难以得知,也没办法去管了,但是可以推测,如果细作发现有问题,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造成一些无关紧要的混乱,从而给伏击者提个醒,改变计划。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应该不会做出任何反应,一切按照原计戈进行。

既然目标是假的,刘浩然自然会示意在回程中露出峦些破绽,以便让伏击者动手。已经抱有心的替身幸这地躲讨了路上的,枪。可是在城门处却躲尔丑突如其来的一箭。那淬有剧毒的一箭也把刘浩然吓出一身冷汗来。虽然他当时十分地安全,但刘浩然还是被那些幕后策划者的大胆和缜密所震撼。在如此劣势下,他们依然能够安排出如此完美的连环刺杀计划,如果他们能够多掌握一些资源,后果将是怎样

想到这里,刘浩然却对自己的冒险丝毫没有后悔,反而感到庆幸,自己拥有如此无上的权力和庞大的资源,也只是堪堪躲过一击,如果任由这些江南学派的阴谋家暗中发展,就算大明向着科学、民主路上发展。难保这些家伙不会在自己的儿子、孙子身上耍花样,这些人的厚黑和疯狂都是令人畏惧的。

不过这些只是感叹一下而已,因为事情已经过去,江南学派已经跳进自己挖好的大坑里,剩下的只是填土而已。关键是刘浩然通过这次惊变看到的一些妹丝马迹,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与胡从宪勾结的军方将领是陈耀。他不仅是原元军义兵元帅陈野先的部将。还是他的义子。当年陈野先在刘浩然攻打江宁时被用反间计死于元将福寿之手,其子陈兆先投降,后来被闲置,当了一个富足翁。而其部将陈耀在投降之后由于同样出身准西。又治军用兵有方,逐渐被吸收入淮西集团,在军丰逐渐成长,在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