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5(2 / 2)

帝国的荣耀 曾鄫 5893 字 2019-04-17

由于是前装炮,必须要将炮管全部拉回船舱里才能装填,其中还需要中间活动的空隙,如此一来。要求的空间至少在十米左右。而一般一级战列舰船宽在十五米以上。三级战列舰船宽在十二米以上,但是这只是船体水线宽度,其实一级战列舰甲板宽度为十二米以上,三级战列舰为十米以上,船舱的空间宽度大致差不多。

在下层甲板,那里是专门给火炮用的,三十二式重炮装在那里就算把空间全占据了也没有人跟它抢。但是越往上就不行了,因为那里将成为海员们活动的地方,尤其是主甲板,操帆手、绳缆手、火枪手等等都要摆开手脚,要是装上三十二式重炮,岂不是将空间全部占了去,所以只能改用炮管较短的十八式、十二式,在保证火力的同时尽可能腾出空间来。了解清楚后刘浩然也就不再刻意去追求战舰的火炮配置,现在这种配置已经算是天下无敌了,不用担心太多。

刘浩然与格物院等部门将气锤制炮法确定为大明利炮的主流方法,在这种制炮方式下,火炮重量将下降近三分之一,如原来的三十二式舰炮按照炮身重与炮弹重比例为,力,其重近四千斤,采用气锤法后这个比例减少到呐,炮重减少至两千八车斤,原陆军配置的杜重六乙式九斤炮采用气锤法后,其改进型杜重六式,凶野炮重量从七百斤减少至四百五十斤,提高了灵活性,节省了大量的材料。

确定靖康戊式步枪和为大明陆军标配列装枪,零九式步枪为大内亲军列装枪,杜重六丁式火炮为大明列装火炮之后,刘浩然又面临两个。大难题,陆军要求生产更多更好的枪支,尤其是骑兵用的枪,骑兵将领对左轮枪和潘式步枪非常感兴趣。此外他们更关切地要求装备更多的杜重六丁式火炮。

这个没有问题,左轮枪和潘式步枪正在完善之中,很快便会装配到部队。杜重六丁式前装线膛炮也没有问题,大明自从有了气锤技术和大型机床后,生产制造这些火炮都不是困难的事情。最大的问题是大明的钢产量太低了。

用青铜太贵,而且铜太软。几经射击后炮管会发生形变,膛线更是会变得一塌糊途,所以只能用铁,可是铁的强度和硬度还是有些差强人意,最好的材质是钢。

但是炼钢是个技术活,牵涉到化学、高端冶炼等技术,刘浩然知道,炼钢到了二十世纪都好属于尖端学科,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在这个时代是一时半会都急不来。不过最让刘浩然头疼的是一旦进入到后装枪炮和铜壳子弹炮弹时代,时机加工工艺和材料的要求、自动化程度都会提高,大明现在由于刘浩然开了金手指,在某些方面超前发展,但是基础却沉淀得不够,就像单腿的蛤蟆,能蹦得多远所以必须耍努力和加快发展基础技术和科学。

干大明兵器研究所数年前就发明了尾部凹槽式长锥形4渊、程式错弹,经过数年的使用,兵器研究所对其在线膛枪上的使用也获取了大量经验。从而研制了更精准更可靠的新式子弹。

而且兵器研究所在无意中发现,如果将这种子弹制作的口径比枪管则很容易从前部装进去,由于其尾部比前部软。在推进药炸开时,较软的尾部凹槽被涨开,与膛线咬合,从而被带动旋转,当子弹出枪管,由于四槽尾部依然还在弹体上被带了出去,因此使得膛线槽沟能够保持干净。经过测试,依然使用黑色火药的靖康戊型步枪最大射程超过九百米,有效射程为三百米,而且精度得到了数倍提高,关键是这种新式步枪是在原来的靖康乙式前装滑膛枪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生产工艺上不需要做太多的改进,而大明兵工厂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对靖康乙式步枪的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

最后确定的靖康戊式步枪数据如下:由于有了线膛,不再需要靠较长的滑膛来保持子弹飞行稳定,另外为了能够迅速装填子弹,靖康戊式步枪枪管缩短为枪长,径为旧,枪管里有四条螺旋形膛线,枪身上还安装了从零九式步枪中吸取的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

靖康戊式步枪采用的是改进型口径一体化程式错弹,程式铅弹、推进药全部装在一个油纸筒里,可以不必撕破纸筒灌推进药,而是直接将整个油纸筒弹药全部装进去。这是因为靖康戍式步枪的枪腹里多了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装置,当火帽装上,士兵将击铁全部扳开准备击发时,枪体里一个与击铁联动的小铡刀产生动作。直接将油纸筒尾部切破,使得推进药洒出。火帽一被击打,火焰溅在洒开的推进药上便会立即点燃,提高了可靠性。如此一来,靖康戊式步枪的射速可以维持在每分钟四到五发。

经过靖康乙式滑膛枪与靖康戊式线膛枪实弹测试,在一百五十米距离里射击同一目标,靖康戊式步枪的准确度是靖康乙式的两倍,在二百五十米,则是五倍,在三百五十米则是十倍。而超过三百五十米,靖康乙式滑膛枪几乎完全失效,而靖康戊式线膛枪在五百五十米距离里还可以像滑膛枪那样进行瞄准队列射击,在九百米的距离里,靖康戊式线膛枪的铅弹还可以穿透十厘米大约四英寸厚的轻质松木板。

刘浩然确定零九式和靖康戊式两种标配步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零九式步枪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就算拥有如此先进水平的大明光是改进和完善起码的花好几十年时间。在前装线膛枪和零九式铜壳子弹枪之间,大明兵器研究所也发明了好几种各式各样的枪,如后装烦发枪,后装针击纸筒弹枪等等,这些枪的确比靖康戊式枪先进,有不少优点,如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可以提高到每分钟六到八发,可以摆脱前装枪必须站立装填的困局,可以进行蹲式、卧式装填。

关键是这些枪支加工工艺相对非常复杂,几乎和零九式相差不远,而且后装蛙发枪和后装针击纸筒弹枪有个。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漏气严重,气密性不及零九式,甚至不及前装枪。后装枪只有采用了铜壳子弹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这个工夫,还不如直接跃进到零九式,直接去改进和完善零九式。如此相比,后装烦发枪和后装针击纸筒弹枪制造工艺没有前装线膛枪成熟,效果又没有零九式好,地位非常尴尬,而制造工艺成熟是大规模生产最关键的条件。几经考虑,刘浩然与枢密院、兵器研究所商讨后最后确定靖康戊式步枪为大明标配步枪,零九式步枪为大明重点发展步枪。

至于其它枪支。如左轮枪,采用下落闭锁和后击锤式枪机的潘式步枪,兵器研究所还会继续研究,准备装备用于骑兵和推向民用。值得一提的是潘式步枪。它是兵器研究所研究员潘会辰的天才发明,工作原理为拉下扳机护圈,带动弹膛后方的闭锁闩落下。弹膛露出,装入子弹;拉上扳机护圈。闭锁闩回位,封闭弹膛。如果使用纸质弹筒,则同时闭锁闩上的铡刀把弹壳的底部切开,将发射药暴露在外,靖康戊式步枪就是吸取了这一长处。但是它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使用纸质或亚麻布弹筒,依然受到漏气的困扰,只有改用铜壳子弹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一旦使用铜壳子弹,陆军部却希望采用零九式,因为它够可靠,够稳定,够精确,而且只要制造工艺成熟,加上弹匣便可以成为连发枪。

步枪确定好了。接下来是火炮的问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大明制炮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历八年,大明机械研究所和兵器

究川个问研制出一种新制炮技术,气锤法。首先铸造大型铁坯,初步定型出炮管和外形,再由中等精度大型车床初步切割出外形,用钻床和铿床对炮管进行初加工。将初加工好的炮管垂直固宾在专用钳台上,以定滑轮、动滑轮组、齿轮组加导轨定向的冲锤制作水力或畜力气锤,冲锤为为圆锥头钢棒,其直径略大于炮管内径,在炮管里上下来回撞击,迫使炮管自紧,这是由于铁质炮管受到钢锤挤压,使其内侧炮管材料永久性变形导致内径增大,外侧炮管材料形成向内的应力,从而增加炮管的抗压能力,效果相当于炮管厚度增加溉,同时具有消除炮管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