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2(2 / 2)

独断大明 官笙 6307 字 2019-04-16

秦淮河上,一夜之间,数百家青楼歌坊被查封,抓捕了五百多人,整个南直隶,查封的书院,青楼,歌坊以及各种文会,书会,多达上千

孙传庭的内阁权威日盛,地方上是如临大敌,哪里敢怠慢,一场轰轰烈烈的“除谣”行动席卷整个大明,为此单单被抓捕的人,就高达近万人

无数的奏本,弹劾,一些“不仕联盟”的人更是顶风作案,一封一百多朝野宿儒大家的联名信,公开发表在南直隶最大的报纸苏报上。

各种大道理,如“党锢之祸”,“堵塞言路,直臣遗野”,“朝廷酷劣,万民皆哀”等等,虽然没有直言,但言里语外,都是对朝廷这次动作的愤怒与不安。

庞大的压力,如海潮一般,汹涌澎湃,冲击向内阁。

傅昌宗的那些旧事,再次被翻出来。但没有骆养性在背后操纵,一切的事情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相当零散,攻击力薄弱,周应秋反手就给处理了。

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孙传庭毫不留手,皆由此案,将朝廷一系列机构的实权充实,并进一步伸手入地方,督政院,大理寺迅速推进,反贪局各是大肆株连,五六品的官员一口气抓了一百多个,遍布朝廷与地方

由此引起的不稳与反弹,如百河归海一般,涌入朝廷,涌入内阁,涌向孙传庭。

孙传庭这会儿正在乾清宫,他站在朱栩面前,道:“目前,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地方横亘交错的士绅势力,现在没动一点,地方就要抖三抖。虽然朝廷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精力,全面,集中的处理地方事务,但这样零碎的敲打,未尝不是一种准备。”

朱栩正在下棋,盯着黑白棋子,随意的“嗯”了声。

就好比前些日子他与这些阁老说的,大明要打破脑袋里的长城,水瓶,这些事情他早就做过铺垫,做足了准备,现在做,都算是水到渠成,没有什么阻力。

孙传庭恭恭敬敬的站着,道:“锦衣卫那边向内阁通报,这次没有骆养性等人的参与,纯粹是反对新政的那些人在反弹,臣已经妥善处置,不会搅扰到乾清宫。”

朱栩这才笑着转过头,道:“嗯,朕相信你的能力,这些事,无需特意跑过来汇报,安心做事。”

孙传庭脸上依旧是敬崇之色,道:“是。臣与帅府已经协调过,他们那边准备的差不多了,可能会提前征讨,臣命山东,天津,辽东三方做好后勤,不会拖累战事。”

朱栩看着他,道:“这个先不提。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孙传庭道:“巩固朝廷,理顺各机构,严肃权威,同时推进吏治整顿,由京内扩展到京外,当前朝廷的要务,还是吏治第一”

朱栩点点头,赞同道:“嗯,持之以恒,不要畏惧,退缩。今年的科举,你亲自主持,进士名额可以进一步扩大,万历之前的公卿之后,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成才的,可以提拔出来。整顿吏治,培养新人,也很重要。”

孙传庭能明白朱栩的用心良苦,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道:“裁撤各省总理大臣,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孙传庭稍稍思索,道:“辽东那边规划为三省,辽东,上河,漠阳,外加那虚三省,我大明总共二十五省,若是有总理大臣也是鞭长莫及,现在也不需要总理大臣了。臣计划召回各总理大臣进京,议会那边也准备好,这个月,应当可以完成。”

朱栩点点头,道:“嗯,还有什么计划”

孙传庭道:“这次之后,臣打算召集各地巡抚分批次进京,与他们深潭一番,而后一致行动,推动各方面改革,以免朝廷的变动,影响地方士气”

朱栩下了软塌,站起来,道:“这个很好,你先谈,朕再见见,压一压,这些大人们久在地方,知道种种问题,种种困难,他们会畏惧,会退缩,必须给足足够的压力”

孙传庭侧过身,道:“是。臣的意思,是要他们一致行动,造足声势,只要气势一成,再退缩也就难了。”

朱栩走到书桌前,坐下道:“嗯,想法是对的,做的要再快一点。今年神龙府的贸易大会,你亲自去一趟,商业方面,要多做准备,促进发展”

孙传庭道:“是。臣还打算,双管齐下,商业,或许也是打破士绅勾结的一个关键。”

朱栩笑了,孙传庭想的还是比较全面,除了一些盲点,基本不需要他提点。

在孙传庭面圣的时候,登州数百艘大船云集,安静的漂浮在水面上。

曹变蛟与多尔衮并肩站在一处山头,指着海面道:“往北去,就是对马岛,那里有一处基地,是我两年前夺下来,现在打造的很不错,适合大军驻扎,也适合海军停靠,后面是朝鲜,前面就是九国岛,进可攻,退可守,是一个绝佳之地”

多尔衮已经详细研究过地图,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地方,但是运送过去,还得看看多少人晕船,海战,我们不太适合。”

曹变蛟道:“好,先到对马看看,对马到九国岛不远。”

多尔衮神情平静,如大明忠心的将领一样,道:“曹都督,末将想面见一下杨大都督,不知是否合适”

杨大都督也就是杨嗣昌,这一次的征讨使。

曹变蛟看了他一眼,面色如常,道:“杨大都督已经去了虾夷,那边有三万蒙古大军。”

多尔衮没有接这个话,默然一阵,道:“根据末将得到的情报,倭国是岛国,地形艰难,而人口十分稠密,可用的青壮高达数百万,他们的那位幕府将军颇有能力,十万大军,真的足够吗”

曹变蛟看了他一眼,罕见的露出笑容,道:“你这个担心,朝野也有。现在正值夏收,倭国那边肯定焦头烂额,他们致命的地方在于没有要塞,毫无遮拦,各地都在我大明可进攻范围内,倭国必败无疑”

多尔衮几乎是下意识的点头,但心里实则不以为然。

倭国是岛国,多山地,多岛屿,半岛,道路复杂,风气凶悍,人口稠密,若是其中,胶着而战,那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定。

明人行军,向来恪守“礼法”,只诛首恶,其余赦免,这岂不是要没完没了

这些,他没有说出口,他的身份很敏感,在这个时候不能多言。

曹变蛟不知道怀有怎样的心思,看似知无不言,实则有很多保留,并未告诉多尔衮。

与此同时,琉球,朝鲜的军队集中的很容易,他们并没有被派驻对马岛,而是去了鹿儿岛的萨摩藩,归属左良玉调遣。这样一来,萨摩藩的军队就有了两万,加上他们临时扩充,接近三万

库页岛往南,就是虾夷岛,虾夷在后世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北海道。

现在的虾夷岛,还算是一片荒凉,人口稀少,开垦的并不好,即便这几年大明有移民,阻止开垦,相对偌大的岛屿,还是只在一隅。

蒙古的三万大军已经驻扎在这里,隔着津轻海峡,一水之隔的看着本国岛。

这个时候,杨嗣昌与参谋处处长钱瑾孝正在大营里,商讨具体的策略。

钱瑾孝看着地图,神情严肃,道:“大人之前的设想挺好,但近距离登岸,拿下江户,一举瓦解倭国。但不说能不能顺利抵达江户,若是德川幕府带他们天皇提前撤走,我们也无法长距离追击,没有后援,后勤支持,若是再陷入苦战,怕是可能全军覆没,影响整盘计划”

杨嗣昌脸上没有任何不悦之色,目光紧盯着地图,